LED照明行业的本质——集权加分权

提要:传统照明的发光原理,是通过金属发热将热能转化为光能,效率非常低,仅有7%左右。100多年来,国际巨头通过分权与集权的操作,达到技术效用的最大化,从而成功地扩张自己的领地,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中上游的市场空间。


  探索突围之路:首尔半导体从模仿到超越

  来自IMS的数据显示,根据2009世界LED市场分析调查结果,“首尔半导体”紧跟着世界三大LED封装企业日亚、欧司朗飞利浦,排到了第四位。

  首尔半导体的管理层还期待,2011年总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全面超越飞利浦,排名上升到第三名。

  如果大家对前面的内容还有印象,可能会觉得首尔半导体听起来有点耳熟。对!它就是因为“模仿”日亚化学的技术被起诉的首尔半导体!

  首尔半导体和日亚的恩怨

  自2006年以来,日亚化学和首尔半导体这两家公司的专利诉讼纠纷一直不断。一次次诉讼和反诉讼,互告遍及美欧亚地区。

  官司进行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日亚化学却突然于2009年宣布,和首尔半导体签订“交叉授权协议”,并停止在美、德、日、英、韩等国进行的所有专利诉讼案。双方协议,可互相使用包括LED及半导体镭射器相关技术在内的专利技术。但具体内容为对外公开。

  业界一般认为,首尔半导体在学习和模仿日亚化学的基础上,在白色LED技术取得突破(自主研发成功了1201m/W的世界最亮的白色LED——Acriche半导体照明技术),获得讨价还价资本,最终达成技术互换协定。

   首尔半导体宣传,“为我们多达5000项的封装概念技术专利感到自豪”。而这不过是其他厂商的技术改头换面、重新包装组合的结果。

  首尔半导体如此厚颜的发展战略,不免遭人诟病,但至少他们作为商人,充分认识到了技术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并不惜一切代价挤进了技术核心圈。

  首尔半导体从日亚化学抄袭并改进技术,选择了类似日亚化学由产业链上游为起点的向下突破。抛开道德因素不谈,这样的策略的确是把握住了行业本质。

  成功之道:技术模仿和单点超越

  从行业本质来看,传统的三巨头占领者最大的市场份额和中高端的技术,而日亚化学则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拥有了更强大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利润率。

  但首尔半导体则是走了一条颇有争议的捷径:它全面模仿了一个成熟企业(日亚化学)的技术,并在关键技术上实现超越,从而拿到了向行业本质靠拢的敲门砖,成功突破核心厂商构筑的行业壁垒。

  后知后觉的日亚化学受制于首尔半导体的新技术,被迫分一杯羹,达成技术互换条款。

  此外,首尔半导体还不断试图巩固自己的技术基础。它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和新行业内规则制度不完善的特点,于2009年12月引入具有强大政治力量的浦项财团Posco,接着又向韩国政府游说自己的标准制提案。一旦获得通过,各行业竞争者向韩国输入LED灯具的标准,将唯首尔半导体马首是瞻,而且更有可能被其他国家采用,这样,首尔半导体就有希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技术制高点,并把这种技术效用最大化。

  所以,没有技术的后来者,除模仿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获得超越。反而可模仿已有的成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缩短研发时间,这正是后发优势。

  首尔半导体正是有当地政府的技术保护,不断模仿,利用后发优势突破技术壁垒。这与当年日本半导体和汽车公司,通过抄袭欧美设计工艺而起步异曲同工。

  所以,对于更迟一步的中国企业来说,发挥中国工业擅长的模仿改造能力,剑走偏锋、切入行业核心,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若连模仿都困难,可以像台湾人那样去收购

  在阶段性成功之后,亿光电子既没有固步自封,也没有盲目往上游扩张,而是策略性地投资上游厂商,将中下游获得的资本,转化为对上游的技术力量的控制。

  探索突围之路:台湾亿光电子布控上下游

  首尔半导体的“技术模仿路线”,适用于那些已经在LED技术上下过长时间功夫的企业。就像首尔半导体,在长期的模仿过程中,还要面对和日亚公司专利纠纷的压力。一场官司在全世界各个市场打上四年之久,可见这条路需要强大的忍耐力和坚定的自信。

  对习惯了走下游短期市场、追求短平快效益的中国内地企业来说,有没有更好的途径呢?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台湾LED照明的领军企业——“亿光电子”的身上。

  台湾的LED产业始于197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LED生产制造的重要地区。自2000年以来,产值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2007年全球LED总产值达67亿美元,其中有25%来自于台湾。

  但从2007年起,台湾LED企业集体跳水,股价纷纷跑输大盘,为什么?一是下游需求放缓,同时大量工厂迁往成本更低的中国内地,产品整体利润率下降。

  就行业本质而言,台湾企业的技术专利大量集中于中下游的芯片封装和照明应用。相比较上游核心专利的集中和覆盖面广,这类下游的应用层面专利则相对分散,仅仅附庸与产业核心的边缘。因而不能进行集权和分权,并作向上突入“核心利益圈”的尝试。而台湾亿光电子,则在众多台湾灯企中一枝独秀。

  公司于1983成立,几十年来,一直专注于LED芯片封装。在1996年,亿光电子成功研发出“表面贴装器件封装技术”SMD,成为这一领域的老大,是LG、夏普、三星等LED液晶电视厂商的主要供应商,月产能约10亿颗,年销售额近3亿美元。

  在阶段性成功之后,亿光既没有固步自封,也没有盲目往上游扩张,而是选择策略性地投资上游厂商,将中下游获得的资本,转化为对上游的技术力量的控制。

  在上游,亿光已是晶电(台湾龙头芯片厂)、泰谷和广镓等LED芯片厂的主要股东。而在2009年,晶电投资7.2亿元,占泰谷19.9%股权,成为泰谷最大股东(同时亿光占泰谷15.9%),而亿光也是晶电最大法人股东。

  经过这样一轮的合纵连横,台湾上游晶粒厂已纷纷进入亿光的势力范围,使得亿光未来资源无缺。这也使得亿光成为在LED上游外延布局最完整的封装厂,并与国际照明大厂欧司朗达成全部专利交叉授权。

  通过月销售的排行,可以明显的看出,亿光电子是台湾LED封装产业的龙头,大幅领先后面的竞争者。而其控制的“晶电”,则是台湾芯片产销量第一。

  在下游,亿光亦强化中国内地照明市场的布局,充分挖掘其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

  亿光在原有“广州恒光电子有限公司”的基础上,2009年与“上海亚明灯泡厂”合资设立“上海亚明固态照明”。又与“厦门市软件产业投资发展公司”签约,共同建设“厦门市现代照明应用设计与创业中心”。

  之所以说亿光的经验值得借鉴,是因为,它位于产业链中游,通过有选择地投资控股上游技术型企业,从而控制技术,做突入“核心区域”的尝试。

  对照明行业,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照明是个低技术低门槛行业,要想成功必先做好渠道,树好品牌。殊不知,这股不正之风正好暴露了中国照明企业贪图短、平、快的致命弱点。

  通过以上研究后,我们发现迅速崛起的年轻企业,如日亚化学,首尔半导体以及台湾的亿光电子,都是通过各种努力,在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上下了很大功夫,并通过申请专利,与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交叉互换形成专利池,构建行业壁垒实现集权。同时,通过分权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技术优势。在集权和分权的之间找到平衡点,最充分地发挥技术效用。

  而部分中国LED企业的专利,仅限于外观设计和照明设计等及其细分的领域,高度不够,没有集权能力。

  中国企业该从何入手、掌握核心技术呢?

  像日亚化学那样,直接由上游尖端技术切入,对资金和人才的要求过高,与实情不符。可向首尔半导体学习,模仿并改进已有技术,绕开专利,以求新突破。

  若连模仿都困难,可再参照亿光的作法,由中游相对成熟的封装技术入手,投资优秀的上游厂商。

  中国企业需要以具有议价能力的技术,突入以大厂为核心的圈子。再以技术为武器,形成联盟。通过分权发挥产能优势,拓宽市场,让技术获得更多应用。(作者:佟博弘 程居远 黄佳楠 宋明臻 黄燕 夏青)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