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行业的本质——集权加分权

提要:传统照明的发光原理,是通过金属发热将热能转化为光能,效率非常低,仅有7%左右。100多年来,国际巨头通过分权与集权的操作,达到技术效用的最大化,从而成功地扩张自己的领地,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中上游的市场空间。

  国际巨头先发优势,占据有利位置

  从19世纪末开始,以飞利浦、欧司朗和通用电气为代表的国际照明巨头,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财力,抢先占据了产业链中上游的核心利益圈。

  100多年来,国际巨头通过分权与集权的操作,达到技术效用的最大化,从而成功地扩张自己的领地,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中上游的市场空间。

  然而,巨头选择了高利润市场,并没有力争面面俱到,而是在产业链下游,留出利润率低的细分市场空隙。中国企业,则正是进入了巨头放弃的下游市场。

  利用照明技术换代,新兴照明企业切入上游

  但是,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有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所以上游,同样会留下空隙给新兴的技术性公司。

  20实际90年代初,以美国科锐CREE和日本日亚化学NICHIA为代表的新兴公司,以革命技术为敲门砖,在产业链的上游谋得一席之地。然后通过技术集权的尝试压制巨头,并由上往下进入核心圈内。

  中国企业起步低,填充巨头剩下的细分市场

  同一时期,缺乏技术的中国企业加入,但只得在产业链下游的细分市场中进行市场性竞争。其中也不乏做出些名堂的企业,如欧普和雷士。两家公司的发家,都采用了相似的策略。首先,准确定位在某一细分市场,然后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建立品牌,从而赢得市场。

  但问题是,渠道是砸钱挖人就可以拿到的,商业模式是很容易被别人大量复制从而失效的。因而,市场手段并不是紧紧握住手里的硬货,也自然谈不上什么集权和分权的本质了。所以,中国企业在刚刚脱离建材市场的草莽期后,眼下面临着再次突围无方的迷惘。

  在行业分布图里,越成功的企业,越深入“利润的核心区”,而核心区被核心厂商之间的技术壁垒包围。

  为了这个目标,不同起始定位的企业,都尝试如何利用手中的技术作为敲门砖,然后再通过集权和分权的手段切入“核心利益圈”,并扩大自己圈占的利润区域,也就是“追求技术效用最大化”。
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案例详细解读这一过程

  爱迪生:发明家?其实是商业模式设计高手!

  他做了两件很正确的事:一件申请了白炽灯的专利;二是发明了照明配套器具(如电线、开关等)并申请专利。此后,爱迪生授权碳丝灯泡给其他厂商,制定了灯泡的主流标准。

  传统照明巨头的模式:集权加分权之路

  传统照明业三大巨头——飞利浦、通用电气GE和欧司朗,都有百年的发家史,翻翻老黄历,看他们当年是如何通过把握行业本质,谋得今日之核心地位的。

  通用电气:拿来一个灯泡,发明一个行业

  照明史上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无疑是煤油灯到白炽灯的进化。同时,想必大家也深深记住了一个伟大的名字,爱迪生——通用电气之父,和他身后那些真真假假的传说故事。岁月把他的名字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却悄悄地掩埋了其他为照明的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

  爱迪生技术上的成功,或许就像牛顿所说的那样,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然而,他在商业上的成功,却来自于他超前的技术产业化的商业理念。

  他做了两件很正确的事。第一件事最早申请了白炽灯的光源专利;第二件,也更加重要的是,陆续发明了照明所需要的配套器具,如发电机、电线、开关等,并一一申请专利。控制了上下游的配套产品,也就是控制了产业链,拥有了集权的能力,就如同今日微软的软件捆绑销售达到应用软件垄断一般。此后,爱迪生授权碳丝灯泡给其他厂商使用,制定了当时灯泡的主流标准。

  爱迪生的这两步棋迅速将电灯产业化,为他之后成立爱迪生电力公司——也就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前身奠定了基础。爱迪生一百多年前成功集权所积蓄的先发优势,至今仍惠泽着这个历史悠久的公司。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