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清华设计学术周新常态·新设计回归常态经济的适宜设计

提要:5月19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5年新常态·新设计清华设计学术周在清华大学校园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常态·新设计回归常态经济的适宜设计”。本大次大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先生担任主持。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师,共同探讨了新常态下设计行业该如何更好的为人服务,为生活服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服务。同时会议上播放了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2015年的作品,首发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集。以下为会议实录:

  主持人:感谢庄院长的精彩演讲,今天高朋满座,最后还有一个小环结,我相信大家听了一天可能有收获,也可能有问题。今天演讲的诸位嘉宾,一会儿会请上台有一个简单的圆桌论坛,给在座的一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孔鹏:非常高兴,今年是我入学20周年,从学校毕业以后没想到在这个厅在前面讲话,没有敢往这一块想。感谢主办方和庄院给这次机会,最近清华有各种论坛和学术交流,所以跑的比较勤。

  仔细想了想为什么回来呢?很大程度上和我这个背景有关,我也是学建筑学的,我也是咱们学院的学生,也是几位老师的徒弟。我出来以后经历了比较快速的改造,大学毕业以后一张图没有画过,投入到房地产开发洪流中,15年的职业生涯了全部做这样的事情,经历了不同的企业,当然也有很多心得和想法。

  今天听了诸位前辈讲了一天很震撼、很有营养以及价值学术的新东西,我想就这个话题谈一谈我自己的几点认识。第一个是从新常态和新设计角度,朱小地院长说大腕不在,正好朱院长走了,他讲的是我设计。新常态是一个宏观经济的词汇,其实对应的就是常态,什么是常态?常态其实就是我们的国民经济,我们的GDP已经高速成长20多年,30年了。靠原有的增长方式增长不下去了,靠原有的投资拉动、人口红利和资源消耗、粗放增长的方式增长不下去了。但是,我们还要保证我们的经济以不低于7%的速度发展,所以7%的增长就是常态。

  原有的手段不够用了,要换新手段做新措施,这就是新常态。所以说新必然要带来各个领域的新,所以新常态的新对于设计来说,我们会面临一种节制的,资源节约增长,靠创新拉动增长,和以前完全不同。

  所以说2014年到2015年,包括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万众创新解决的都是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的开发和设计,今后都要面临这样一个局面,我们怎么去更节制的,更有质量和更有效率的实现我们的增长目标,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设计环境。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因为我前一段给我们的设计师和团队做完绩效洽谈。谈的时候我就在想,我管了20多个甲方的建筑师,这20多个人又分别对接了六七个项目,每个项目对接了几个甲级的设计院,我也算一个小设计院的院长,间接指挥了两三百人的团队在做很多东西。但是,他们在评价我们的工作怎么做的好,这个事情我最近在思考,思考出来了一个结论。其实我们的建筑师,我们的建筑教育从最根本上有一个很充分的认知,这个认知就是我们所有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的创作都要一体两面分开来看。

  建筑是这样的,瓷器也是这样的。一定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消费品的创造,一类是非大众消费品,叫做艺术品的创造。大众消费品和艺术消费品的创造在根本上有不同逻辑经济学的支撑,我们在所有建筑教育和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学院的教育里大家朝着艺术家的方向发展毋庸置疑,大家要有这样的教育和背景以及理念、理想。

  但是当你在工作的时候,由一个建筑艺术家的理想变成一个建筑师,变成一个大众消费品的创造者。由一个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变成了一个制造茶壶的匠人,中间有巨大的落差。我们怎么样面对这样的落差,往往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其实现在很多的建筑艺术的创造者,包括我们今天讲的这些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知名的建筑师,我们拿出来的是建筑创作领域的东西。但是我从事的是大众消费品的作品,背后有不同点。所以在我们建筑教育和职业思想过程中对不同点有充分的认识,这是我想的第二个方面。

  最后用三个关键词结束我的思考:第一个是价值对标,就像我说的,有时候我跟设计院同仁和设计师讲怎么评价什么设计师最有能力,或者说我作为一个甲方,我怎么看设计师最根本的能力是什么。在我看来,设计师在于它能够迅速的和一个项目的投资方,和这个项目的利益攸关方建立一种能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是最终还要回归到你所在的价值体系,并且运用出来。最终,还要既能达成理想,又能达成经济效果的理想,这种效果不是每一个建筑师具备的。

  如果你具备了价值对标的能力,第二个关键词引申到在我的行业角度怎么看新常态和新设计。我现在和一些设计院的负责人和领导交流,活越来越少,越来越难,规模建设没有了,以后这个行业怎么办?现在房子涨了十倍,设计费一分没涨还降了,大家未来得发展空间在哪里?第二个关键词我讲产业重塑或者产业创新。我和我的朋友在谈设计院最重要的能力是创造价值体系和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大家知道房地产行业目前做跟投,我问我的设计师朋友你敢不敢跟投你设计的项目,我给你打一千万额度,你留一千万押金跟投,为什么设计师挣不到钱?和设计不挂钩,设计完了就接收。你能不能加入进来?如果加入进来你怎么思考这个项目?对这个项目能不能卖的好和好的运营结果感兴趣,还是说符合消防规范、千人指标、符合设计书就可以了。

  所以说你能在前端做思考,提出的思考就更具价值,完完全全在这个产业中拿到产品创造力和产品价值的一杯羹。同时,我们还有一个下游,或者更上游,就是设计和金融的结合。我们整个设计行业面临大的发展,开发商和业主各种各样的项目非常多,你的眼界宽度远远超过像我们这样的人。你在这么多的产业挑选中,你是实实在在的产品缔造者。如果我们是基金的话,愿意不愿意跟着设计师跟投,愿意不愿意跟着庄院投,比如说我是产业基金和房地产基金,你的哪个项目我愿意跟投,为什么?你的项目更好,能不能金融化和基金化,这样又带来一大块提升。其实,这个行业的未来在新常态下有很多放,代表了第二方面的思考,关键词叫做产业创新。

  最后,我想讲一个职业精神。现在这么纷乱的一个社会,或者这么纷乱的情况还是内容。我们建筑师创造能力非常强,我最近特别爱跑日本,为什么呢?我看到日本人有一个执业精神,我会看到我们的人,中国人现在你的精力付出和对价值的判断都是和它的价格有直接关系。这个案子值十个亿,或者两个亿设计费,大家就投入全力设计,比如说这个设计费两百万,就把这个事情做了。

  但是日本人就算在大众消费领域也会拿出艺术品的执着投入,如果有了这个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东西出来。所以,我觉得回到最后还是需要我们这个行业有更多的执业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再加上前两点竞争,我们在新常态下有更好的未来,有更多的新设计产生。

  提问:我想问一下朱锫先生,做了很多艺术类的展示空间,而且和国内外很多伟大的艺术家有交往。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对他交往的艺术家看法,这些艺术家对于他的建筑创作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朱锫:我觉得人有幸运的,有不幸运的,我属于不幸运的,总是做那些挺难做的。自己找找乐趣,也很那些艺术家交往。最初是基于好奇,我自己觉得建筑不在建筑之内,而在建筑之外。所以对其他领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后来发现实际上我们是一个领域,误认为的。实际上对于建筑和艺术来说它有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你所做的工作必须对今天的使用者,或者你要提供一个崭新的经验,可能这就是艺术最本质的地方。

  如果我要问什么是艺术,没有人回答出来什么是艺术,实际上艺术根本就不存在,世界上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艺术家的工作是做一个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在建筑的某些环节里,我要求我自己的每一个建筑都有一点点新的经验,或多或少可能成功或者失败,所以思维方式就变成了在每一个建筑里探索新的经验,这个是艺术家给我的很多启发。

  另外一点是跟艺术家工作,孔总说的很多数字我也记不住,但是一点我很清楚,我认为不管是商品也罢,艺术品也罢,实际上没有清晰的边界。当一件事情做的很好了,如果有新的东西出现,它就是艺术品。况且我觉得在中国的环境里,我谈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中国的文化一直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表面喜欢不喜欢,实际上都是潜移默化的。

  我觉得作为一个新的经验,跟中国的文化要有关联。这个是跟很多跨界的合作,特别是和艺术家的合作,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他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想法,没有太多的局限,他觉得什么都可以做。

  提问:我想问一下文院长,中国院在你们的带领下成立了产业化研究的领导小组,我想知道您带领的产业化领导小组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因为建筑产业化道路是在现在的国策要求下,建筑产业化面临的建筑设计的个性化和建筑产品的批量化之间存在矛盾问题,您带领的领导小组会有怎样的一个发展方向?

  文兵:因为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个战略考量,在新常态下当我们传统的比较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时候,刚才大家说到经济是基础,影响所有的。建筑行业本身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作为一个国企在这种情况下,主管部门对企业有考核要求,你必须找到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匹配的新的增长点,我们也找到了不少,产业化是其中一个方面。

  比如说我们院两千人,都不是说一种状态的人,人也不一样。有的是很好的创作思维的人,控制的很好,像今天我讲的那种。也有的是在技术控制能力非常强,在设计院里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一个企业不能说把所有人用一个模子去衡量,所以通过平台我们做技术的研究,方方面面的协调能力等等都特别强,有可能在这方面把国家的战略匹配上,把企业带动起来。

  这两方面比较强,企业转型和升级一部分的要求,也是对人才有充分利用的。产业化这一块,大多数说产业化大家都在说PC,我们一直说PC不等于产业化。我们都知道在镇江是模块式的,把产业化分成机构体,三个领域都在做产业的研究。包括PC,像我们在镇江的模块建筑、盒子建筑到现在都安装了,有很多在做第二个和第三个,还有钢结构都是属于这个领域的。流动体和结构结合在一起,但是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其实我们现在在发展过程中,除了结构以外更看重的是内装体,和我们的千家万户紧密相连。现在装修完15年的房子很难再装修一轮,但是在两三天的时间范围里面,按照所规定的价格都有要求。

  所以我们现在的团队比较大,但是研究方向有一定范围,主要还是几个项目。我们有几个技术,项目如果有需求我们会把技术拿出来配合。比如说我们在上海、北京都有,结构方面在长江三角洲和北京都有。

  提问:我是城市窗的记者,我有几个关键词可能牵扯到四位都要回答。第一个关键词是智慧尝试,第二个尝试是生态建筑,第三个关键词是智能家居,首先问一下庄院和文院,作为国家的大院一直接着国家比较重点的项目。大家都说未来十年可能是智慧城市和生态建筑是建筑师不得不做的这样一个项目,可能你做这样的项目少,不符合国家的政策,未来你很难拿到比较体面的一个项目。

  所以说两个大院在以往是不是做过比较出名的生态型建筑?另外,生态型建筑是适合国家拿钱推的大项目,还是未来越来越能够深入到从国家的重点项目和普通的商业地产,一直到普通的居住空间,它的可行性有多大?

  另外问一下孔鹏,生态建设的项目未来在开发商认为是不是主要的投资项目,无论是商业地产还是居住地产。如果说以生态建筑为主的项目,您觉得赚钱的预期会不会好?

  作为建筑师的朱锫老师,您以往有没有尝试做过生态型的建筑?这样的作品有没有?如果您有尝试过,有没有一些经历或者遭遇觉得这个项目部是太好做。生态建筑和智能家居怎么结合呢?智能的城市和生态的建筑是未来整合的方向,我们希望得到一些比较权威的回答。

  庄惟敏:首先不是权威回答,最多是个人的想法,我第一个理解的是类型,不过是现在的人或者是现在的领导真的希望把它做成一种综合概念的目标。我们不能说什么叫智慧城市,把它定义一下按照这个就去走了。作为更多的建筑师和设计院研究的是当下最要紧的几件事,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概念太多。就像我们现在的学校里面最烦的事情是研究生写论文的时候造一堆概念,解释一遍论文就做完了。

  因为现在很多人在出概念和解释概念,这一点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对于建筑师或者设计院而言,更多的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对环境更加友好的建筑。很多建筑师从原来单纯的强调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现在更加说的是环境友好或者说贴切的建筑,我觉得这个是关键。

  当然现在很多概念出来了,您说到智慧城市,现在说到海棉城市等等,这些概念从我个人来讲有时候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一点,建筑肯定不是一个废品,一定是合格的产品,这只是最低的要求。我要求我们的员工和建筑师是这样做的,但是这只是一个下限。但是在此之上作为一个大院,我想大院和我们说的私营、民营事务所还是有不同的。因为民营事务所或许他们是不是可以挑建筑,在我的了解里面很多的民营事务所还是挺范儿的,可以炒业主。作为我们就不可以了,有很多是政治人物。当然,政治任务就是赋予大院的责任,有些东西你是必须要做。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保证你自己出来的产品是合格品,在这个基础之上必须要有你自己的创意,必须要有你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对环境的理解。在这个地方多落脚一点,比单纯谈一些概念强,没有就我们院对智慧城市做一些讨论。我们更多关注建筑单体本身是城市设计本身,智慧城市和规划、设计接触更多一点。我想多说两句,这也许是问朱锫建筑师,不由得他来挑做一个生态建筑或者不做一个生态建筑,生态建筑更多被标签化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要问的话,非常难回答。也没有建筑师愿意标榜,你发觉越到今天越没有建筑师标榜做的是生态建筑,拿这件事情来说事。

  文兵:因为我们这个院有一个传统,我们一般是组织人去研究一下,拿出一点我们院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形成大家的共识。我们在行业里面面对政府讨论一些事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观点来说一些事情。比如说对智慧城市来讲有专门的讨论,没有人把智慧城市说清楚,建设部、发改委都不能说清楚。我们自己提了一个概念,我们认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把数据采集并且传输处理,自动的对前端做出指令,让它能够相应的提醒谁去处理,这是城市管理的一个技术手段。就像我们人体是一样的,反射到头脑再收回来,智慧核心就是这样。

  我们在做智慧城市研究的时候,一个是对它的系统做哪些可能性对城市管理有帮助。第二个是对产品型的,前端要采集数据,敏感的采集数据很重要,有强大的中央处理系统。结果有两种处理指令,一种是让设备自动的做出反映。比如说天亮了,自动关灯,这是很正常的。有可能是哪个灯坏了,维修的人直接去维修,说起来不是特别复杂的问题。

  这个东西能够指导我们去给业主方和城市管理者说清楚这件事情,也让我们的技术能力支持这些事情,我们在这方面还做了一点工作。我同意庄院长,概念太多。我们专门研究绿色、生态、低碳等等很多的概念不同的出。说白了就这点,我这个房子做完了以后,同类型的房子在北京这个地方每一平米93度电,我做完了是70度电,不管采用的是被动还是主动的,我实现这个就可以了,这个是在能耗上面的降低,我们对绿色一个重要的区别。崔总做完了一个70万平米的绿色三星,我原来想的是多八个点,今年觉得太多了。因为最后它不是技术对标,骨子里是设计师有绿色的概念,这样他很多的设计方式才会做的更好,有这个意识我觉得是更好的。

  朱锫:什么是生态建筑?我也不知道,我和庄院长的感觉是一样的,我特别惊讶上午讲了一上午,你没有听懂什么是生态建筑。我确实有点困惑,不管是生态建筑还是绿色建筑,我上午提出了那个理论是建筑还是要有一个区域的特点,你要符合它的气候条件,遮风避雨,在沙漠怎么做等等,只要沙漠地区气候接近建筑非常像。比如说回到远古的时候,人类都是隔绝的,没有交往,但是你发现很多建筑惊人般的相似。

  所以我理解庄院长说的那句话,根本这件事情不用提。生态建筑我觉得是一个建筑的最基本问题,每个建筑师的出发点多应该这么想,我们造建筑肯定不是为了浪费能源,特别是中国人的思想不应该靠技术,就是我刚才说的很原始的自然思考方式,所以我们的出发点一直是这样,不借用技术。包括晓东上午讲的把树种楼上,我觉得不是一种生态,那是你和自然作对,你做树的目的实际上你的努力就是你的一个态度,实际上是一个很不自然,很不生态的做法。实际上我认为很多事要特别自然及我们今天太时髦,一会儿生态,一会儿绿色,我觉得不应该做这种努力,不是人做不到,是根本不要做。如果这是你定义的生态,这就是非生态的事情。

  实际上拉萨有多少树?三千米树就很少。比如说在混凝土上种树,人类得付出多大的努力,而且它能活吗?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表象。所以我觉得生态还是发自骨子里,你遵循某种自然法则和规律个,可能很原始。现在我在设计一个很有意思的房子是在一个悬崖上,一半是自动,一半是人造,我期待这个房子可以不用空调,它的冷气夏天可以跑到外边来,即使在热一点的环境里白天也无所谓,反正总是冬暖夏凉,我们不要依靠更多的技术,而是非常朴素的依靠自然现象如何塑造建筑。只要别把深圳的项目盖到新疆,别把东北的建筑盖到柬埔寨,我觉得这是最大的生态。

  孔鹏:谈一谈我的看法,我不是什么开发商,也不是什么老板,我通过十几年的打拼是职业经理人。其实我觉得你讲的三个事情是一个事情,从智慧城市到生态建筑到智能家居是一个事情,是我们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和对数据的了解,重新让一个空间产生更有效率的组织方式,它只不过一个是放在了城市尺度,一个是放在了建筑尺度,一个是放在了户内尺度。目标定的不一样,智慧城市以城市运营目标,生态建筑是以绿色,智慧家居是以舒适度为目标。目标不同反映出来的东西不同,智慧是在建筑空间里面更有效的利用,这是我对这个事情本身的理解。

  就理解的本身想谈一谈第二点是关于生态建筑这件事情,我自己特别同意朱总讲的这句话,我再一个生态论坛上讲过,我们最大的生态是什么?我们要去制定更加节制的目标。我们现在更多是为了奢侈的,更加浪费的,不符合我们应该得到的资源目标上的很多技术手段,企图说这些技术手段是比较低能耗和生态的。

  比如说你是抽烟的人,你跟人家说这个烟焦油含量低,所以我抽它更健康。所以说我们今天的目标和需求是不能够无限制膨胀的,你要回到人本,回到大自然的规划,你为这个需求做设计,才是更有意义的设计。

  我认为建筑师不应该承担这些责任,建筑师更多承担的责任是形式空间美,传统的创造有意义价值空间的,是连接历史与未来得,让人舒适的。每个时代有新的概念和组织方式等等机电方式,都是归到这个逻辑里面,最终满足人的需求,建筑师永远是跟人打最后交道的一关。

  现在我们去欧洲的酒店,你看到的还是两个世纪以前的建筑,甚至连门童和马车都没有换。但是在内部的话,你从左边和右边上床它都能够检测到。但是建筑师始终要保持一颗好奇而旺盛的心,每次要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出来,这个是建筑师必备的素质。

  最后是关于赚钱的问题,哪类建筑赚钱或者说能不能被接受,这一点特别同意庄院的说法,我们不会做某一种假设。作为今天主流的负责开发商贴标签去赚钱我们不会干,已经过了那个时代了。我们核心的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北京现在是这种环境,你有雾霾,我们要做一些调整,最终使人生活在更好的环境里,制定节制的目标。

  本来是三亚,PM2.5才是10,上一个过滤装置这个房子卖四五千,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会刻意的贴标签做这些动作。

 延伸阅读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