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清华设计学术周新常态·新设计回归常态经济的适宜设计

提要:5月19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5年新常态·新设计清华设计学术周在清华大学校园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常态·新设计回归常态经济的适宜设计”。本大次大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先生担任主持。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师,共同探讨了新常态下设计行业该如何更好的为人服务,为生活服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服务。同时会议上播放了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2015年的作品,首发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集。以下为会议实录: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文兵

  文兵:各位师长,各位同学,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

  我站在这个讲台上比朱小地院长还惶恐,我是1994年在清华入学的研究生,1997年毕业,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大概18年的时间。那天庄先生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一开始我认为是新常态下设计院活少了,大家谈一下应对,互相交流一下,觉得应该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大家在一起有更多的交流。

  后来杨女士和我沟通的时候说是学术活动,我比较紧张。因为在单位里面我那帮兄弟和同事和我一起成长,一般都在嘲笑我,你是做建筑院长,不是做建筑的。所以近期在设计这一块做的不是特别多,我后来在想怎么来和大家交流呢?一种是和朱老师、李院长他们一样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大家交流。这一块我接触的相对少一些,也有一些。但是我在想有可能把自己在工作中大型设计院的工作状态和大家做一些交流,以及平时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给大家汇报一下,可能对大家也是有帮助的。

  所以,我就把这个题目设成理性、共生、品质、本真常态经济下的建筑创作观。这四个词是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做的,现在我们还在进行。有一批建筑师说设计院是一个平台,我们允许多元的创作价值,应该允许每位建筑师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区市县自己的价值以及创作思想的态度,要有这个空间。

  但是作为一个群体来讲,我们是否可能总结出一些我们大家都认可的一些观点,或者一些创作态度。我们团队里面每一位同事作为一个建筑师来讲,以这个来提醒自己,就是我的创作能否体现这些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大家的共识,不是个别人提出来强加给所有人的。我们经过了很多人的讨论,现在还没有完全形成最终的结论,但是目前这几个词大家基本上有一定的共识。

  说白了中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最近有一些创作,用这个观点来衡量自己在创作中和它有什么距离。保证整个院的创作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上,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在按照这个模式下跳的更高,走的更远,基于此我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新常态下城市建设的新特征和新常态下的建筑设计创作观,我分为这两个部分来给大家汇报,这个还不是我们最后的结论,但是我把设计院的正常状态给大家介绍一下。

  新常态习近平的原话就是速度满一点,质量高一点,动力要做一些调整。对我们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国家投资会降低,对整个设计行业来讲是项目少了,这两年我估计你们都有同样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既是一个坏事,是在市场上获得认可的机会少很多。但是也是一个好事,我们更多的设计师能够回归到自己最初的及我们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们自己比较追求的理想状态。因为这个状态在常态下面,在大家心态更平和的条件下,被人接受的环境和空间更大了。

  第二个是我理解的新常态,以前我们以资源大量投入带动一个发展难以为继,它必然是现在正常的一个结果。我称之为是被动的应对和主动的选择,被动应对是速度必然慢下来,你没有办法必须适应这个状态。主动选择是既然它可以慢下来,我们主动的认为是一种常态的状态,基于此做自己的判断。

  这个判断对我们建筑设计来讲必然有影响,因为经济是整个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活动必然会导致我们的政治、行业等等发生相应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做相应的思考和探讨。

  在城市建设的市场上面总结了六少六多,以后我们大规模的沉淀肯定会少,有机更新多了。巨额投资少,粗粮细作多了,急功近利少了,勤思慎行多了。千城一面少了,地域性、多样性多了。求新、求怪少,和谐、平实多了。崇洋媚外少了,理性、本土多了,就是说我们受外界的影响少了一些。

  当时我在选择的时候,左边和右边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项目,这是一个大的设计院必然的状态。左边是鄂尔多斯新城,我们是积极的参与者,曾经连续三年每次在这里拿一个多亿的设计。右边是我们最近给长辛店做的一个改造,大家是众筹的一个设计。

  不逐奢,鸟巢是典型,造价非常高。西柏坡的一个小学完全融入了环境,非常谦虚的态度。德州的行政中心和国泰多剧院注重品质太多,左边是我们参与的新城建设,以后我觉得不太有这样的情况,右边是苏州火车站,对文脉和地域性、多样性的关注很多。

  左边的结构逻辑存在问题,实在找不到自己院的作品放在这里体现特点。右边是金融街低调谦虚的作品,品质不浮躁。左边是我们参与的项目,央视。右边是德胜尚城,理性和本土体现了。

  我们觉得作为一个大的设计院来讲,我们需要有一些理性创作,建筑师其实不是艺术家,他是用别人的钱通过别人的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说服很多你的利益相关方,你要想去说服人家的话,创作没有理性肯定是不现实的,你讲不出自己的逻辑和道理,汇报的过程就会很痛苦。你会变成拿出一个方案放在业主面前,他喜欢你就跟着往下谈,他不喜欢你就输了,没有一个交流的过程。所以说理性创作来讲,包括我们在设计院内部相互交流的时候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第二个是环境共生,特别我们提到本土,有时候会有一些误解,大家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其实我个人理解本土是基于这块场地创作的逻辑,有时候这块场地如果在南非也是本土,是基于它那块场地的人脉和特点。归纳的时候应该是共生的关系,不管你是在城市里还是在郊外,像五台山这样的环境里面,环境适应的状态很重要。

  有时候做评委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建筑师做分析的时候,基于这块产地以及周边的几块地来分析。当他放在更大的范围研究和分析的时候,对这个建筑物本身的影响更大,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或者一些东西。我的一个感受是尽可能大的范围研究场地之后,一点一点把场地范围缩小,而且分析完了以后得有结论。

  品质建筑是大型设计院都追求的,有高的完成度。在座的有一位罗总和我们一起做帷幕中心,当时他加入我们,我们是特别开心的。他来了以后通过建造或者构造的方式,让项目本身的完成度提高了,是我们这样的企业追求的目标。有时候我们会说就是同样的一个方盒子,构造的措施和材料选择以及细节处理不一样,可以是很经典的建筑,也可以是一个垃圾。

  性格本真是我们经常看到把一个商场做的像一个博物馆,把一个学校做的像一个儿童乐园的状态,它的性格出现了差异,建筑物是有性格的,像我们人自己一样。你要做一个什么项目,它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和建筑物本身的性质是匹配的。

  这四点不是一个高标准,我们认为作为我们设计院来讲,应该是起码的一个标准。每个建筑物出来,都应该是我们每个建筑师追求的点,我们把它提炼出来。

  我选择了院里面的各种各样的项目,有大的代表国家的建筑物,也有代表商业开发的一些项目,也有代表一些建筑师个人的一些追求。因为建筑物比较小的时候,更容易控制这些东西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些做法,给大家简单的过一下,说明我们这个追求是有支撑的,是大家共同所追求的。

  第一个是网球中心,最大的是结构逻辑。因为它所有的外在形态和它的结构是完全一致和匹配的。我选择了16个项目,每4个项目代表了一个逻辑,这个是代表理性设计,结构的逻辑是非常清楚的。

  这是我们徐磊设计师做的,最大的是在俄罗斯,崔总做的。第二个是德阳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学校,说明的是规划上面的理性,造价是这个项目第一控制因素。所以如何怎么把这个项目的造价控制住,同时实现它的效果,是这个项目很重要的追求目标,已经建成了。

  第三个是大家看到的文化建筑比较多一些,商业建筑是你进入设计院以后必然遇到的。这是北京第一个和地铁结合的最紧密的项目,地铁出来以后直接进商场。因为它有一个内在的商业逻辑,立面是算出来的。因为它的一个橱窗值多少钱,它的广告牌值多少钱是有商业逻辑在里面的。所以说设计角度有三分之一的橱窗,三分之一的广告,在学校里面我们没有面对这种事情。但是在实际工程里面,如何在逻辑上完成这样的项目,而且要不错的完成它,这是我们在设计上需要注意的东西。

  第四个是在汶川大地震以后北川投标做的一个学校,最基本的逻辑是让小孩在山城的时候很方便,因为他们在地震中见到了很多事情,对他们影响非常大。我们通过运动场的看台变成一个直接疏散的空间,把二楼、三楼的小孩迅速的疏散到操场上来,当时很快就认同了,设计要有逻辑基础在里面。

  第二个说一下环境共生,主要是环境和它基于本身的关系。第一个是吴江中心,花了两周时间投标,中标拿到这个项目。用一个比较现代的语言,向传统致敬,当时很快得到专家认同并且被学校的老师所认同。

  这是从一个画家的意向中判断出来的,最终的完成度不是太好,但是这个是它的现实状态,小伙子们已经很努力了。这个是我在十年前的项目,野鸭湖的项目,是在去野鸭湖的路径中做的。因为那个场地很空旷,有点仙气的地方,相当于和环境共生的关系。

  从这个地方穿越,建筑物下面有入口,穿过去以后就进入野鸭湖,中间留出了一个通道。这是完成的延庆旅游接待中心,河边入口正在改造的一个地方。下面的台子原来是非常旧,没有拆,但是做了一个加建,可以看到八达岭、延庆塔和海豚山。最后,成为了延庆入口的地方,对整个状态有很大的提升效果的。

  希望通过这个建筑物,城边上离的很远的景观拉到一起。这是在八达岭完成的长城天地,也是我负责的。这块地在长城入口的地方,如何把建筑物和环境融入在一起让专家认可,我们是恢复了它上面本身具有的停车场功能,建筑物和环境完全磨合的一种状态。

  刚才那边是高的部分,另外一边是比较低的部分,用石材的方式把长城砖的形状表示出来,这个地方太敏感,不太容易被专家通过。

  第三个是对建筑品质完成度的需求,这是apec的酒店,四万平米的一个酒店,岛上最大的建筑物。清华院也有项目,完成度都很不错,大家简单的看一下。

  这个是百度大厦,百度总部办公楼,建筑师是我们院的执行总建筑师。百度整个办公环境大家都很羡慕,当时为人工考虑的非常充分,这是它的内部庭院的状态。这个项目为了把完成度控制住,室内设计和室外共同完成,一起控制,整体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承德喀喇城酒店,也是品质建筑的代表。

  品质建筑中最后一个选择的是内蒙古广电中心,这个项目刚起用。

  任何一个项目本身应该和它的特征匹配和吻合,第一个是吴桥艺术文化中心,简单的看一下。

  这个项目是一个住宅项目,这个项目是我大概十几年完成的。这个项目有一个特点,一般来讲大家看到住宅区,很多的时候是单元式的。你做设计一个单元就可以重复的复制它,十多年前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有点不甘心,很多设计师都会遇到这个问题。院长或者所长说这个项目是挣钱的项目还是挣名的项目,对企业的设计院领导可以这么讲,但是对我们每一个设计师来讲这个想法很有问题,因为我们一生中干不了几个项目,每一个对你来讲都是让别人认识你的过程。对设计师来讲每个项目对你来讲都是自我锻炼和自我修行的一个机会,当时我们不愿意按照传统的住宅去做,我们认为在一个场地里面由于位置不同,如果你前面就是一条路或者一个花园,建筑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我们没有作为单元来做,而把一栋楼当做总的项目来做。所以说面对项目的时候有可能是商业开发项目,不像提高在书上看到的很文化、很诗意和很有创作感情的项目,大家在一生当中会面临很多,你怎么面对它其实还是很重要的。适合居住、让人亲切、温暖,回到这里像回到家一样的感受,怎么表现出来?这个还是值得和大家去分享的。

  鄂尔多斯体育馆,刚刚完成的项目,和场地以及环境、体育中心具有的粗矿的性质比较温和,它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完工,这个项目是我们建筑院的院长主持完成的。

  最后一个是为元大都遗址申遗的时候做的,用传统的方式致敬,在草原上那种气质的表达。在一个设计企业里面有很多很小的项目,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去对待。举个例子,北川在抗震过程中,整个北川里最小的房子包括公共厕所由我们院来做,很多建筑师认真的对待每一个项目,我们当时和中科院合作的时候,我们院作为兜底的设计企业,也有很多小项目,很普通,但是很值得现在去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这是新疆典型的设计。

  今天通过这个讲台我把一个设计院最真实的,我们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项目,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业主,我们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业主的方式和态度,我原原本本的给大家做了一个展示,这是我们平常的工作和生活的真实的状态。

  另外,今天我们所说的理性、共生、品质和本真是我们院逐渐形成的基本创作观和价值观,每一位同事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的更好。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