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清华设计学术周新常态·新设计回归常态经济的适宜设计

提要:5月19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5年新常态·新设计清华设计学术周在清华大学校园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常态·新设计回归常态经济的适宜设计”。本大次大会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先生担任主持。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师,共同探讨了新常态下设计行业该如何更好的为人服务,为生活服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服务。同时会议上播放了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2015年的作品,首发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集。以下为会议实录:

  主持人:有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

  庄惟敏:非常感谢大家的莅临,今天开始是第一天,明后天有更多精彩的演讲。

  时间也比较紧,前面有四位专家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我也看到了很多的发言者观点并不完全一样。刚才文兵院长讲的是对中国院整体的回顾,确实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具有领头兵性质的国内大院树立了一个榜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透过他刚才讲的,看到了中国院很多的中青年一带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去年上半年做了一个展览,就是青年一波人,很多作品已经建成了,我确确实实对他们表示祝贺。

  我在这里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的几个作品,事实上没有太多的理论要讲,但是我想可能会汇聚在几个作品里面有一些特别的感受。我们说当代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多元化、全球化、复杂化,这一点毋庸置疑。各位都非常清楚,现在建筑呈现出来的多样性其实跟半个世纪前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文化多样性并不完全一样,因为今天有相关的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多种可能性,特别是技术的可能性让很多原本不能够实现的东西得以实现。

  另外一个层面是一部分大众的喜好也裹挟着与建筑、城市没有太多关系的情绪,越过了专业的界限,考验着设计师的职业操守和价值判断。因为现在动不动在网上会做一些事情,大家前一段时间关注故宫北院区的投标,正在进行网上投票。

  现在我们面临这样一个特点,设计的原创性、艺术性和专业性安然,混入众多利益诉求的洪流中而变得不再鲜明,全球化的职业实践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地域和城市的面貌,设计的品位、时尚像时装等消费品般迅速传播,冲击着地域文化和本土特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参数化设计也被一些人误读为当下建筑设计创意的一种理性手段。

  立面没有办法了,通过一个编程生成之前没有见过的立面概念。刚才这张图反复的出现过,我就不多讲了。GDP350美金,人均。大家越来越多关注到了我们今天的城市,越来越多关注他们的人工环境,使人们加入一场持久的建筑狂欢,这件事情使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一年的元宵节,CCTV的一把火把CCTV烧了,很多市民在网上发出狂欢,很多市民说像烟火一样看待它。特别是建筑师作为一种可以去参与,可以作为娱乐的状态。面对大众的喜好以及那些裹挟着与城市、建筑本身无关的情绪,建筑师慢慢失去了话语的阵地。

  特别是今天这四位专家的发言我们都可以看到或者读出来建筑师在这里面的一种坚守,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的建筑师,特别是我们大院的建筑师,真的他没有办法,因为他要拿它来吃饭。他们只能退守到实用性问题,我讲适用,我让它好用,让它还算个产品好不好?所以我们很多建筑师慢慢的无奈退到这样一种实用性阵地前沿,坚守这么一个概念。深怕自己选为最丑陋的建筑,工业化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技术之上变成了一种风气,实用主义的思想统治者建筑人居环境的创作,特别是大院的建筑师。

  我们可以用募来的钱做一个自己喜好的,自己可以投入其中的。我们一方面羡慕他们,一方面又在这种环境下被业主、领导和城市不断制约着,不断呵斥状态下的创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当代建筑与城市确实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将建筑的传统范式横扫,当代建筑设计强调多元、纷杂,全球化的标杆下呈现出对形式的狂欢追逐。

  很多人都发现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形式,这种形式能够博得甲方的好感,得到领导的认可,经常在投标的过程中我们强迫自己要编出一点故事,这个故事要讲给甲方和评委听。所以地域文化和地方特征价值观的认同在全球网络化中遭到了危机,这种危机不以我们意识为转移,建筑的形式成为易耗和标新立异的消费品,比如说高度、某个象征等等,我们听到一百年不落后等等,建筑的本质在去精神化和追求时尚的道路上确实越走越远了

  在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我们叫在地性,这个词并不新颖。其实在最早的建筑师提出的场所精神,到后来我们近代包括当代的很多建筑师,包括在我们中青年教师阵营里面有的提到了本土建筑都有在地性的思想。不管是在地性、本土、场所也好,建筑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的存在,作为一个实体存在,存在性在建筑上表现出来极强的场所性。

  建筑与艺术相比更具有场所性,比如说艺术品可以搬回家欣赏,建筑不能动。所以说建筑坐落于一片场地上,建筑因这片场地的唯一性而变得独特,不可分割,有相互作用。

  场地是有菱形的,它承载了历史、文化、宗教和习俗。如果设计得当,场地会将这种菱形作用于建筑上。建筑场地因其发生了历史事件和人类生活,使其建筑具有了人文精神。

  建筑的场所有时候需要变更和改造,这是很显然的。人定胜天的这样一种观念在文化大革命以后越发发扬光大。我们现在很多建筑师小心翼翼的关注了场所,上午朱老师最后用了一个宝石的例子表达。

  这些变更很显然是赋予自然和强加给自然的,我们粗暴的对待它,首先在对待环境的过程中你就输了第一步。场地原始的自然性,比如说地形、高差、土里学特征等恰恰是场所性的具体体现,巧妙结合场地,利用场地特征,是建筑的一个基础。

  建筑和场地结合应该成为一个整体,离开场地的建筑设计存在要有意义,这是建筑师要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原则,所谓在地性的原则。

  通过几个例子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第一个是通辽马头琴博物馆,能让草甸发出声音的博物馆。在这样一块地上,大家知道通辽是内蒙的一个城市,它的特征给我们一个非常奇特或者说非常独特的感受。我们的场地实际上就是在这里,是沿着一条河线性展开的空间,由若干建筑群组成,我们博物馆在居中的位置,河对岸也有。像绸子一样展开的博物馆是舞蹈博物馆,马头琴博物馆可以看到所处的位置和地理环境,三个一组建筑群的位置上它应该属于附属的位置,这是沿河的景观带展开,我们的建筑用地在它旁边,城市景观轴线在这里恩,是三个围成一组所形成的。

  这样的地景关系不陌生,我们看到辽阔草原意向就是这样展开的。就是最初最本真的意向给了我们一种建筑灵感,我们想沿着河边,应该去人工化,应该和大地亲和,连绵不断的水和草甸起伏,缓缓和大地结合,贴合在一起的空间。

  所以下面两张图看到的是我们效果图的一种探讨,这就是刚才说的中心广场的位置,旁边有三个建筑围合起来。上面的博物馆比较高,面对水面和共享广场,大家可以看到我做的马头琴博物馆是附属的部位。首先把自己和环境搞清楚关系,再把自己和其他建筑群的关系搞明白。流线关系很清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沿着陆地的和水面的流线关系,导致了和地势相关的建筑形态。

  沿着轮廓线我们看到了这是在右边的,匍匐的和地面环境结合起来,中间在高台上的博物馆像长袖善舞的感觉。这是它和总平面的关系,有跌落的看台,景观道一起呼应,与冰河这一块结合在一起。屋顶这部分是采光的,其中这一块可以保留一棵大树。

  这是效果图情景,我们原本是像大草原丘陵一样引到屋顶,其实由于造价的原因只限定一部分人走。是用亚克力装置形成模仿草的特征,晚上有灯光打亮出来。沿着这样一个栈道,我们非常清晰的看到和城市河道一起过去,在三个镂空的地方除了有树木生长出来,还有博物馆本身的采光空间。它的低矮和它本身作为陪衬角色,造就了它具有的特性。

  当然,建筑本身也要有它的灵魂,源于它内在的功能。马头琴博物馆离不开马头琴特殊的音乐装置,本身的内部摄影带来震撼的效果,给很多建筑师做室内装修特别是音乐厅设计带来了灵感。共鸣腔作为实体的现象替代,很多被建筑师采纳。

  事实上这样一种特殊的造型,半面切开,既可以做展览空间,又象征着乐器本身,马头琴特殊的装置。屋顶光线从顶部下来,形成一种光影的变化,主要的和结构设计师沟通以及合作,把这三个实体形成了结构的承重装置。通过屋顶便捷的网架,整体造型生成了。这是结构部分和整体屋面的关系,平面是由三组这样空的和实的交接空间,从西南侧进来到序厅等等。

  所以,走到里面去大家可以看到是一个无柱空间,做的非常的简洁,三个实体是用木头的表面,其他部位是混凝土实现的非常干净和洁净的内部感受。亚克力本身通过世博会的英国馆已经认识它了,通过导光的装置可以形成夜景的功能,这样也是为了不让人们踏入屋顶上。

  这边的建筑已经完了,河岸对面是朱小地做的一个书画博物干。后来在我们建筑师的干预下,沿河的护栏原来是汉白玉雕出来的,这样就变的清水了,和我们的大平台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

  可以想象建成之后的这一块应该作为城市非常重要的文化走廊,这一块还没拆完,以后都要整改。

  第二个项目是玉树州行政中心,普措达泽山下的藏式院子。玉树灾后重建政府投入了相当一笔经费,一开始是十大建筑在里面工作。除了有博物馆、纪念馆、大剧院、游客中心等等,还有一个是行政办公,我们接到的项目是行政办公建筑。这个建筑开始有比较多的思考,大家看神山圣水营造了玉树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灾后重建怎么来体现这种特有的气质变得非常关键。中国院做了整体规划,政府投资的十个项目在这里陆续展开。

  一开始定位是24万,为什么在玉树几十万人口的城市里做一个24万的行政中心,后来是中央政府为了体现对玉树的一种力量。几经沟通面积压缩了,最后压缩下来不足十万。

  这张图告诉我们在玉树看到的最多的是什么,依着山,面临水,一个院落形成的台阶式景观给我们造就了一种新的视觉感受。大家可以看到在这里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这样一种藏式的院落结合台阶深入到藏民心目中去的一种空间景象。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知道关于色彩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地方做成灰色或者用混凝土的本色,其实也考虑了钟山的特色,作为一种行政中心,红白对比展现了钟山风格和藏式的独有特点。这种颜色可用不可用?我们做了长期的研究,特别是和当地的民俗专家沟通之后,最后决定放弃掉红颜色的使用,实际上也是我们回归一种更加亲民的色彩,不是过分强调它的宗教特征。

  这个建筑更多强调的是一种院落特征,局部用了一点点符号,窗台上的以及顶部的处理。院落的大小沿着轴线和侧院形成的风格是藏式特有的,树木非常稀少,保存树木是对它脆弱的生态的保护。

  柱子和入口部分我们都看到了,你是要表达一种行政建筑的威严还是表达出具有地域风格的文化气质和亲民气质?我们通过不同尺度的院落看到这种亲民的特质可以实现,这是保留的非常稀少的几棵树。

  这一组建筑后来在玉树形成了特有的风貌。既不同于色彩丰富斑斓的文化建筑,不同于宗教的建筑,是一种贴近市民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质的院落建筑,大家从鸟瞰可以看出来。

  这是檐口部分抽象以后的金鼎概念,这是它的内部。

  第三个是华山游客中心,在一些杂志上登过。随善就势,因地而生。这是沿着华阴市过来的主轴线,自北向南,面南看过去是华山的西峰和北峰。沿着城市主干道一直通向华山,我们把等高线画出来之后就知道这个房子怎么做。不是把地铲平了以后做一个突兀的大建筑,几张模型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我们的策略。告诉大家的是沿着等高线逐级上升的底下是华山博物馆,通过屋顶采光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形成一个对华山历史、人文的回忆。

  建筑分两侧,通过匍匐地上的形式采取了一种策略,将周边的建筑压到比树梢还低,右边是票务,买票以后在这里候车,到这里是纪念品、餐饮等等然后离开。中间一分为二形成了面向城市主轴线,针对华山一个主峰的展现,将我们的建筑一分为二。

  这是屋顶的采光设计,一开始通过方正的几何图,像一些石块插到屋顶上的感觉。大家看得到树梢和建筑的关系,建筑是半埋在地下的,但是屋顶做的时候被施工单位擅自改了,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而且不侧壁垂在屋面,做防水更好,本身是斜的,而且减薄了。

  这个都用的是当地石材,一分为为的台阶地下是博物馆,我们取了一段,实际上是关中门居里面的门市。

  接下来这个是抗美援朝纪念馆,我们第一个思考的不是建筑,而是定位。我们认为这个纪念馆不应该表达和诠释战争多么残酷,敌人多么凶恶,我们多么赋予牺牲精神。我们应该在城市的中心区这一个小山包上,它应该让大家反思战争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和祈福和平。

  所以说整体思路清晰了,在丹东市山坡上,这边是鸭绿江,大桥在这里。唯一的一座山站在山顶可以看到鸭绿江断桥,对它而言是一个纪念公园,建筑本身是次要的。人们站在这里看到断桥也是纪念一部分,所以能不能更好提供空间平台的眺望,能不能提供登高远望的空间,是这个地形的成与败的关系。

  这是山坡的现状,有一个大屋顶式的博物馆和一个纪念碑。原来是抗美援朝纪念馆,哈工大设计院施工。留下来的是黄颜色的,一个是全景画馆、指挥所和纪念塔,当时彭德怀前线指挥的第一号指挥色。三个东西形成了黄颜色,场所特有的要保留。我们刚才说到了一个概念,面向这边走过去看到的是鸭绿江,甚至于透过鸭绿江断桥看到对面的朝鲜,变成城市整体的一部分。

  更加重要的是它的建筑坐落在山顶,这个山又是丹东市比较突兀的市中心的山。我们做了高层的分析,什么地方可以建,什么地方不可以建。根据这样的分析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规划,这个规划在平面上你看不到任何东西,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塔,这是掩体,这是全景画馆。那边我们不希望有建筑,因为它要面向城市和鸭绿江展开,建筑是多余的。但是要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怎么来做?在这里形成了初步的概念。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希望营造的和平公园,把大面积的绿地做出来,配合建筑和功能的分区,形成一个竖向的细致、规划的东西。以和平公园为基调为基础的纪念性公园,一个是保留了这三个建筑,中间掩体是埋在地下。全景画馆没有办法,得立在这里。唯一是这个塔,南侧过来的时候很高,很陡,为了让人更好的瞻仰它,为了流线关系更顺畅,沿线有一个水池缓缓的进入了平坦区域,成为以后大型车的集中地,我们放在后端,让它形成一个特有的地点。

  这个地方是形成面向鸭绿江和断桥本身另外一条相交叉的观览的轴线,这是竖向设计,我就不展开了。这是大家看到的一张鸟瞰图,从北边走过来的轴线和南边城市上去的轴线汇聚在塔上,做一个定向的转折,中间宗色的是掩体,我们中间做了水池,掩体在地下。通过水池的边缘一直走到前广场,我们不仅将前广场保留下来,同时还将前广场逐级向上登高形成广场的延续,这是一个纪念广场,这是保留下来的圆的全景厅,纪念广场将人引入城市最顶端,在山坡上俯瞰鸭绿江和断桥,将整体城市和鸭绿江断桥收入在眼底的景观,底部做了非常简单的几何化处理。

  玻璃窗里面透出来,有一个寓意。所有公共空间围绕中庭,三个展厅逐级向上。这个本身有一个开口,也面向鸭绿江。这是从和平公园看过去,它的背面。水平方向开口的小隙缝是咖啡厅,在咖啡厅可以俯瞰整个园区。

  纪念馆向上走逐级登高,看到了这些雕塑装置,这些是用战车和装甲车改装的纪念碑,这个建筑就是这样的形状。回过头来远望城市,我们用了混凝土的方式,包括像弹坑一样的特征,专门请工人做的。

  这是它的平面,我就不一一展开了。从序厅进来大家看到两个窄窄的折线变化是交通枢纽,在室内的所有交通全部放在那里。和它形成的中间是一个公共空间,两侧就是展厅,几层串接起来的。

  这是掩体部分的顶部,通过混凝土形成的特征。纪念馆里面有水池,志愿军战士模拟,纪念日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献花圈,合影。我们真正融入到其中作为我们的兄弟和兄长来对待,更让人深入到心灵里面对待。

  这是混凝土模仿的弹坑效果,大家看过《上甘岭》,是用铲子挖出来的掩体,两边  穿插的是展厅。是一种非常震撼的机理效果,专家评这个建筑是第一名,实施方案是第二名。

  最后一个是北院故宫,没有宫殿的皇家博物馆。大家在网上看到了,这个博物馆是在北京的西北郊,是北京的风水宝地。清代的时候就是烧制瓷器的。这里还有一个湖面,用来调解水域的。故宫180万藏品在紫禁城展不下,一定要有另外一个地方。台湾做了南院故宫,我们也要选一个地方。比如说高大的陈设和亭台楼阁等等,紫禁城展不下,就要在这里做一个高大空间相应展览的地方。

  但是在这里是一个皇家园林,右上角的图有一条红线贯穿下来,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线,用了我们的三分之一,使我们用地非常紧张。在水库上不敢动任何东西,如果说真的有洪水来了,会出现不能够应急的这样一种危险。

  在这块地方到底做成什么?我们说它应该是一个和环境贴合在一起的建筑群。一个古建筑和环境融合的院落群,而不是再复制一个紫禁城。我们希望这个建筑打断,即便有百白米长,五百米长,仍旧要切段,让它南北通透。除了清代就有的大的湖面景观,还要融合到北边去,而且这里有很多的建筑。

  当然,大家也知道博物馆的营造有它自己的特征。三个展室和几个展室的展开一侧是人进去,另外一侧是展品的流线和工作人员的流线,两者相向而行在展厅汇合。我们将主要的人流东侧引进有一个序列的准备,在这个序列里面缓缓而上从二层进入,实际上我们在这里做了一种类似城墙一样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底部是开场的展城服务一条街,融合了展览相关的所有空间。从金字塔入口下去以后,一条完整的商业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和纪念品售卖以及公共交往、托儿所、书店等等。

  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我们严格将展城的部分和公共开放部分分开,通过这一条曲线性的公共廊道和建筑环境融合成一个整体。三角形的房子是故宫原有的房子,圆形的是老窑。

  这里面留出一个空间,除了南北通透像院子的这一块,中间是展厅,北边一条窄窄的是所有展品的留下,垂直交通的运输。贯穿所有的是面对公共开放,和公园结合成一个整体,里面有书店、会堂以及各种各样的纪念品售卖。

  建筑本身我们看到它的几个主要元素,在屋顶我们做了很详细的构造处理,包括仿城墙的一部分和金鼎的概念。我们前面调续水库就是这个,通过南北的院落串联起来。公共空间是像城墙一样,展览的空间从东侧进来沿着几个大厅看,从屋顶走到城墙顶端缓缓下去,可以俯瞰整个园区。

  这是入口的东部,这是大家看到的老的窑和金鼎的关系,古典的园林变成一种象征用在这里。我们说的公共空间尽量简洁,两侧既可以看得见红墙展馆,又可以看得见我们的水面,这就是刚才说的高大空间,45米乘45米,高度是20米,北院故宫很多局部空间通过这样一种手法把它串联起来。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