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第二届Green-CREP亚太商业地产高峰论坛

新浪地产微信
提要:2013年11月13-14日,第二届亚太商业地产建筑.设计.效能高峰论坛在上海绿地万豪酒店 隆重举行。

  【主持人】:下一个环节:来自三益商业地产研究院院长袁威先生,给大家演讲的是:崛起的景观,TOD交通枢纽商业新标杆——上海虹口凯德·龙之梦案例分析。他是中国建筑学会,商业地产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他对商业地产的超前规划有独到见解,在行内有丰富的资源和管理实践经验。结合商业的运管管理模式,引入崭新的产品设计和研发思路。为商业项目达成最佳产品投放方向提供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

  现在请欢迎袁先生上台演讲!

  【袁威】: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到这里来跟业内的朋友们做一个分享。刚才主办方有一个疏忽,就是这个题目以前放过了。现在更多想聊一聊商业地产的产品,因为我今天看了一下,在座有很多是有设计的同仁,有从事商业地产领域的专家,包括一些同行。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商业地产的产品。

  商业地产这个行业风声水起,非常热闹,但有人认为是洪水猛兽,有的认为是价值洼地,商业地产是三分天下,各自有各自的山头,有开发方、运营方,我们看一下商业地产的基本走向。老牌的开发商在这个领域里精耕细作比较久了,随着市场变化有些新企业也冲进来。

  看到港资的企业,外资的基金,还有投行都在关注我们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包括我们最新的一些传统意义上做百货,做零售的企业,他们也纷纷进入到企业当中来,可以想象到大家对于这一块的关注度非常地高。这些年我们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产品,来回顾、展望一下。

  大家一起到了上海,首先把上海传统的标志性项目恒隆广场拿出来讲。恒隆广场01年开业,到现在历经了十几年,有不断的变化。今天看的图,这是比较早的恒隆广场,现在已经改造过以后整个上面部分有4家品牌重新来改造立面,并且给他们广告位。恒隆广场出来的时候比较适石破天惊。

  90年代末期也就是在浦东的八百伴,跟日资合作的。那时候就知道了好的购物中心是怎么样的,但没想到有这样的出来。恒隆广场实际上脱离于上海市的消费结构和老百姓的认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品。那时候大家知道了一个好的购物中心给了标准,什么叫好,好在哪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不再是从电视、书本上看到。

  看到现在的恒隆广场通过改造以后更加丰富,但它的品牌走得越来越高。

  这是百盛,百盛从我们来看,我们讲十年,往前推十年,04年开始,04年时候出现了第一代我们讲的万达广场。04年左右万达开始发力,疯狂拿地时候这些产品就是它的代表性,因为它的可复制性非常强,标准化的产品。到第三代万达广场依然可以看到他们的痕迹。

  这十年出现一个重量级作品就是深圳的万象城。从我们传统意义上来讲国资、大陆的企业做出了第一个最好最好的购物中心,就是万象城。整个购物中心非常舒适,北京比较高档。从当时的南方来说,除了香港以外就是最好的购物中心了。

  这就是万象城的中庭,这是最早开始时候的办公楼一期,那时候整个对面只有一个地王,经济1百还没有出来。05年上海的龙之梦,龙之梦到现在依然是很好的购物中心,因为是标准意义上的地铁上盖,是地铁的2号线和3、4号线的换乘,通过关联的部分在一起。后来三益11年年底开了虹口龙之梦,也是走了这样的路线。依托轨道交通和人的换乘来把商业向上拉。

  06年,这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南方商业地产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它的气侯比较好,在一个比较好的温暖气侯情况下,能够把开放式的广场打通,而且这个广场据说运营到现在晚上的生意特别特别好。我曾经在南方生活过比较久,对这个项目的体会比较深。到晚上的时候,空气感比较好的情况下,愿意坐在里面。然后有孩子在滑滑板,参与性特别强,不像高级的购物中心拒你于千里之外。它还有酒吧,在深圳来说是当时最新的,而且时尚度比较高的,所以很多年轻人也愿意去关注这样的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后面,包括这是酒吧街的情况,以及顶上的绿化,层次比较丰富。06年南京的德基广场,这个产品从通常来讲这家公司的知名度不像前面讲的万达、华润这么高。但我们要知道在南京,这曾经是南京最好的购物中心。南京这个城市从GDP来说排名很靠前,但这个城市的消费和GDP是倒挂的。老百姓的购买力并不是非常强。这样的城市里出现德基这样的产品,因为德基走高端路线,很难得。南京的商业基本上在新街口地区,客单价相对比较平稳一些。当时老百姓要买比较好的奢侈品,或者高端产品要去杭州,或者是去上海,尤其到上海,因为离上海比较近。但德基广场项目出现改变了这样的面貌,让南京有了自己比较高端、比较领先的购物中心。这是南京德基广场,还是比较舒适。

  07年大跃城的产品线开始出现。西单大跃城是回报最好的大跃城。准备在H股上市,大跃城的产品分批打包进他的资产包也是重中之重,同时出现了像北京的金融街购物中心。这里面走的是一个比较舒适的路线。这个东西可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比较适合北方这种相对比较寒冷的季候。它有日光进来,同时人在里面有一个舒适度,跟传统的购物中心相比它的亲和力更强一点,但做法带来一个问题,相对频效比较低,运营的角度来讲建安面积相对少一点。

  这是北京华贸。会上有几个朋友在聊,我就讲到华贸的事情。华贸是比较有趣的项目,华贸出来之前谁也想不到在这个地方会做这么高档的购物中心。但其实我们想想,它跟北京的经济中心偏移有一定道理,首先靠近北京规划的CBD,03年左右在操作这样的事情。当时北京规划CBD向东移,燕莎,还有赛特开始衰弱。两个最高端的购物中心逐渐开始没落,而这时候我们讲的国贸中心,正好它国贸的三期没有起来,二期整个商业青黄不接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虽然偏东一点,不在主要的商业中心以内,但这个项目很成功。三幢楼,包括德意志银行。

  这是星光百货。现在随着台资退出,星光百货业遇到一定的问题,我想通过整改以后,依然是很好的项目。

  这是华贸中心。

  到了07年,我们海岸城也出现了。开始出现的时候有定点人意外。07年深圳在蛇口片区的现代化程度远远达不到6年以后看到的情况。大运会开始居民结构,地铁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但在当时时候做这个海岸城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那时候的片区的客单价比较低。由于有这样的现状出现,它的客单价,包括对购物中心的理解还是基于当时的购物人群,所以有着它的问题,尤其是洞线上问题比较大。偏中小型店铺,所以说有一定的问题。

  不过最新的无锡海岸城里有些问题已经可以解决到了。台阶式的布局,包括一层层往上的东西可以延续。因为在江南的气侯和我们广东的气侯相对接近,很多我们有些好的设计元素还能够延续。我想假设有一天海岸城像北京、山东、北京去做的时候,我想这样的东西要重新做一个提炼。以后在北京的气侯情况下,可能这个东西不太使用。

  这是海岸城比较典型的做法。这在无锡的海岸城里,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到一模一样的。

  这是08年,北京的商业地产,今年叫三里屯太古里,这是非常棒的项目,这绝对是一个地标性的。通过三里屯的项目,曾经在三里屯酒吧的东西获得了一个新生。现在三里屯附近的酒吧跟十几前相比品质、档次有了提升。为什么讲这个酒吧呢?酒吧是参与度很高的地方,而且目的地很强,跟周边的东西有关联。三里屯分了南岭和北岭。南岭是通过欧洲的城市,提炼出来是的机理,然后营造一个街区。我从最开始开就经常去,因为很喜欢它。发现在北京最冷的季节里面,在这里相当难受。我在室外基本上站不住,半个小时就受不了了,就到星巴克里,因为太冷了。

  夏天的话会喷喷雾状的东西,这个东西有一定的效果。但我想这个东西是不是使用效率会偏低,因为在北方有一半时间偏寒冷,冬天怎么来解决。从目前来看这种开放式的街区形式在北方的适应度低了一点。周末的时候有很多活动,而且有时候会放点电影。我们讲三里屯项目的南区可能走的是更亲民路线。现在新开了北区以后,北区更加高端,4幢楼采用总部经济的形式。可以看到IT的旗舰店都在里面。南区和北区定位是不一样的。三里屯太古里是很出色的项目。太古马上在上海做的项目不知道会不会有同样的惊喜,拭目以待。

  08年的新(督安)市场也被改造了。我觉得这个项目要分两个层面来讲:首先,我们港资进入以后把一个商场换了新颜,看到更加年轻化了,如果说你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你后面怎么做都有问题。也就是说一个购物中心的话,从规划开始就要像孩子一样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90年代开始做这个东西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今后的发展。那时候百货是主流,所有的东西按照百货的方式。空间的区位性,包括对洞线的组织现在来看是比较落后的。在这样的情况恰我们的港资企业能够改成这样,说实话也很不容易。

  08年最吸引人的项目就是南京(水和合),05年开始做,然后到08年11月正式开业。这在国内应该是第一个提出用时间性消费作为主题的购物中心。现在讲这句话时候已经不稀奇了。但5年前讲绝对稀奇。这个项目从05年开始干,大家觉得它跟(博多)很像,因为顾问就是(博多)常务副社长,它过来和我们国内的开发团队一起做了南京的水和城,地下挖了一个运河,当中有一个金鼎。刚刚开业的时候我也在,人爆满。即使是上海、北京地区也没看过,商场开的时候做真人秀,通过这样的理念,把人尽量地停留下来玩,增加客单消费。第二个手法,通过运河,把B1层打开,增加可租赁面积,提升回报。这个项目出现的时候不管是设计,还是运营理念都相当领先!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的广场,这里在做表演,边上全是观众,下面就是运河,小朋友特别喜欢运河。孩子特别特别喜欢这个运河,你孩子去了以后,基本上这个家庭里面的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尤其是像南京比较传统的城市,可能三代人一起进去,你的客单量就可以提高。我们做一个设计,做一个产品不仅仅是画一个线,或者是通过定位来描绘,而应该要想一想你准备去营造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是什么样的人在产品里面,你可以创造什么,这样才可以从他身上获得到什么。

  可以看到蓝色港湾,刚才还开玩笑说有一定的问题,并不是设计做得不好。这个设计相当好。从反映度来说相对是比较到位的,因为怎么设计就怎么做。问题是什么呢?而且广场是比较空的,里面没有太多的树,所以到了冬天觉得特别地阴冷,所以我在三里屯时候躲到星巴克里面。在这里的话躲到COSTA里去,跟朋友聊聊天,出去抽烟回到屋里最近的地方就是COSTA,当时是朝阳综合性最大的商业设施,但频效和回报并不是很好。略显失败的地方就是我们回头会看到的上海浦东嘉里城的地方,在朝向片区,周边有很好的消费人群,但走的路线又不是一个结合所有居住人群自己真正内心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品牌和商家,与周边的消费人群并没有达到很好的匹配,这就导致了出现了冷铺,以及租金回报很低。从商业角度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项目。

  看一下蓝色港湾,其实都是比较冷的,包括圣诞树,但很华丽,华丽的话但不出租金。

  这是北京来福士,这是凯德旗下来福士里新开生意最好的,就是租金回报最好。周边的白领很多,这个项目由于餐饮和服务的比例高,有机会分享凯德旗下的产品,凯德的中小店铺比较多。它的业态控制得比较好,也就是说餐饮和服务类的话,周边的人群它到了中午和晚上在里面消费,一旦有餐饮消费的话,其他的消费比较好。它有一个联华超市,充分地考虑了周边的人群。有时候我住在附近的话,就在这里吃饭了,而且设计比较酷,这已经摆脱了最开始在国内来福士的印象。上海是第一个来福士,它设计上比较平庸,但这个项目上的话,可以看到凯德旗下的产品,凯德里面也就是来福士会这样做。一般不会设计特别有变化,或者是特别花钱的,因为追求的是以租金频效来运营。

  09年可以看到沈阳的大学城,它做得不错,有4个区,不同的主题在。有一个广场,年轻人特别爱去,它跟大跃城的定位比较匹配。大跃城定位是年轻白领,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热情。这时候沈阳的做得不错。因为也吸取了一部分朝阳大跃城失败的问题,朝阳也在不断地改造。

  我想大跃城自己的产品目前来说还是属于没有完全地定型下来,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大跃城里面的共性比较低,每个都是非常非常差异化的产品,而不是标准化的东西。我想可能随着整体的上市以后,我们对产品的权重今后也会研究出更多让我们觉得眼前一亮的产品,我们也很期待。

  这是上海大跃城,上海大跃城跟我们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比较好玩的是北京我们讲西单,它是一个封闭的。但怎么来呢,我们觉得跟我们传统的购物中心有点类似。沈阳把街区一分为四,分四个主题馆。上海唯一保存看到特色的就是大跃城的飞天梯。飞天梯第一次使用是西单。第一次在国内出现还是我们使用的。

  这是我们的朝阳,刚才已经讲了,体量太大了,反正这个梯次很奇怪。从客户来说对这个抵触性很强。因为没办法回头。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有大型的超市,比如宜家才这样干。但你想这么大的购物中心不让我回头,我肯定很恼火。我自己一般不去的,因为觉得太难受了。

  到了10年,可能对这个购物中心向来给它非常非常多的褒奖和赞美之词,这是中国最好的购物中心,甚至可以说不加“之一”,不仅是品牌,还有细节的程度。也不要看这两座塔楼。当进购物中心的话,从任何一个入口,包括从地下进去都非常舒服。是轨道交通商业,可以看到有一个转换厅,转换厅不仅仅是为了舒适而使用,而在于切实在能耗上。这是一个真正懂运营做的。它的暖气可以控制。像现在有的购物中心,包括香港另外有几家做得非常好的,跟地铁对接的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准。当然由于这个购物中心的强势,在规划布局的时候,也就在地铁口设置的时候已经跟政府谈好了,把这个地方设置出来,因为从表面牺牲了一定的频效,但品质上来说能耗更关键。购物中心里的能耗要做到多少?超过35%都是能耗费用。你的运营管理费用是多少?这是很高的支出。所以我很欣赏这种做法。

  可以看到整个理念的空间,它做了开放式的,有一个中庭,面积比较大。我们了解到这个里面不仅仅是因为好看,它经过了日照软件做过一定计算。每一个部分不是说空穴来风,只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好用。而且很精致。购物中心里连侧面栏杆都全部经过了设计处理。

  这是汇德丰大厦。杭州的万象城是10年开业的。可以看到我们的设计方。

  到了11年,太古汇,细节程度非常好。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它的扶梯,一定觉得很舒服,具体原因大家想一想。

  这到了浦东嘉里城,这是社区商业做的购物中心。它的定位充分地考虑了周边的人群,高端人群的消费。里面虽然不大,只有3万多平米,3层楼,但里面整个业态围绕着人的生活而来,看不到特别奢华的,或者是比较高档的,但它贴近人的生活,舒适度也好,所以整个在花木地方能够做出这么好的购物中心来。

  这是11年天津的大跃城,这是K11,上海前年开业,但真正来说今年正式营业。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跟香港不一样。它走的是主题化的道路。它做了一个大的中庭一样把购物中心包起来。它里面的最大亮点是把整个的餐饮业态,以及零售业态融合起来,提高整个的客单价。

  这是(岳阳)广场。

  这是罗湖的时代天街,12年开业的。

  无重头戏的。

  这个是尚嘉,LV旗下的,据说跟我们赌王一起合资开的购物中心,有日资在里面。这可以说是上海最精致的购物率之一。品牌和商业结构非常好。

  13年也看到了环球。

  还有月星。

  武汉开的万达广场。

  看了这么多产品,其实有很多共性。它对于感官的设计更强。因为这跟时代性有关系。包括前面设计师分享的也谈到这样一些空间设计的策略。

  第二,它的个性化更强,植入性,有更多的主题,包括有些画廊,小的农庄,都代表了一个新的趋势,购物中心里面越来越精致,而且强调了主题化。

  第三,多元化的业态。现在这是普遍的趋势了。像我们讲的汇德丰旗下就做了买手店,作为商业来说要有商业覆盖,尤其是体量比较大,超过5万平米以的。

  这是互动技术,数码技术在提升的话,我们说在伦敦奥运会开业时候最开始推出了免提式购物。APP程序可以把所有的东西处理好,买完以后空着手继续购,继续狂,就是为了提升客单价,你买了以后还可以继续买,因为你的手是空着的。所有的科技进步围绕着心理来的。

  今后的购物中心体量越来越小,因为在土地的集约化情况下再建超大型的购物中心难度比较大。它的体量和尺度在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走精致化和差异化路线。这个趋势在上海非常非常明显了。

  第六,我们的零售商业一定需要有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比如银泰和天猫就是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到零售今后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今天时间有限,我们也就分享这些年购物中心的东西,也是希望和在座所有同仁在商业地产领域里精耕细作,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谢谢大家!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