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监管现状 维保服务不赚钱 催生小、散、乱
近年来,我国电梯保有量以每年20%的速度发展,高速发展的背后,近日的“电梯吃人”事件不断触动着人们的神经。通过调查发现,不少电梯出现安全事故都是因为电梯维保工作没做到位。维保行业“小、散、乱”的现象也备受从业者们诟病。
在电梯维保行业做了十多年的老白表示,国内的电梯维保行业鲜见大企业身影。尤其是在电梯制造商中,除了前八大国内大品牌以外,其余均很少涉足维保业务。
一位电梯行业研究人员认为,从国际电梯品牌的盈利情况来看,电梯维保服务能为公司贡献50%以上的利润。而自主品牌电梯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维保行业利润微薄。但自主品牌电梯企业拓展自保服务将是发展趋势。
国外维保收入占比高
申万宏源研报显示,行业内电梯自维保数量比率不足10%,而国外发达国家在50%左右。从市场份额上来说,电梯运营厂商占比25%,其余中小维保公司占75%。随着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电梯维保市场秩序亟待完善。假设我国2015年电梯保有量按400万台计算,每台电梯平均每年维保费用5000元,则这部分市场空间为200亿元。
“电梯后市场潜力巨大。”这是多位业内人士的共识。但自主品牌电梯企业争夺维保业务市场的积极性却并不高。
上述研究人员表示,这很大程度由于电梯维保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低价、微利现状,让电梯公司不愿进入。而这又从另一方面导致我国的电梯维保行业市场主体多以中小企业为主,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事实上,在衡量电梯维保市场成熟度的诸多指标中,收入占比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业内人士认为,维保收入占比高证明维保市场业务多,群众参与度高,普遍重视电梯维护保养。
公开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维保收入往往接近50%甚至更高。但国内维保市场收入占比明显偏低,以自主品牌电梯龙头企业为例,江南嘉捷2014年维保收入占比8.67%;康力电梯占比8.39%;博林特在加上安装收入后也仅仅是21%,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一半。
电梯品牌自维保成趋势
上述电梯行业研究者表示,维保收入占国外电梯品牌营收一半以上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外用户普遍具有服务付费意识,维保行业较少有低价恶意竞争的情况;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的电梯建设程度已相对完善,在电梯制造商们新业务增长乏力情况下,拓展售后维保服务自然成为它们的发展路径。
“电梯制造商提供自维保,也是我国电梯行业的趋势。”上述电梯行业研究者表示,随着这些龙头企业发力,电梯维保行业格局将发生变化。不过大公司的维保成本高,如何能扭转物管单位的意识,让他们心甘情愿选择高质量、费用也较高的维保服务,是大型电梯公司面临的问题。
此外,上述电梯行业研究者还认为,在大型电梯品牌发力维保行业的时候,中小维保企业并非只有死路一条。大型电梯制造企业难以实现自建维保网络全域覆盖。很多维保企业的布点分散,无法做到快速反应到达现场。而立足本地市场的中小维保企业却能迅速反应,只要不断提升其服务质量,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空间。(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