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城市拿地热情为何锐减

  随着不绝于耳的楼盘降价声,年初一二线城市虽然还残留着去年火热的拿地余温,掀起了一点点热浪,但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交易却明显冷淡。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土地流标率都较为平稳,无大起大落之势,且都低于15%;2014年截至4月底,全国40个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土地累计流标率为26%,较去年年末大幅上升了10个百分点,二线城市亦增长3%,而一线城市则自5%缩减至3%。在溢价率方面,仅有二线城市溢价率与2013年月均水平持平,一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均有10%左右的回落。

  拿地热情的高低一方面来自于新房的销售速度,一方面来自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另一方面来自于资金面的松紧。

  减少拿地。在目前多数城市成交量疲乏、库存量偏高、楼市降价预期较高的状态下,房企拿地意愿普遍减弱,从而致使流标地块增多。而三四线城市往往因为外来人口较少,投资需求偏弱,收入水平较低,蕴含的开发风险比起一二线城市来,要大许多。

  加快销售。地区政府在房地产市场降温之际放缓推地步伐,优质的热点地块入市较少,使得推出的地块难以高溢价成交,从而导致溢价率同比回落。三四线城市通常不是大房企的战略重点,在房地产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往往首先不再考虑在这些城市新增土地储备,反而要加快现有项目的销售速度,争取快速撤离。

  倾斜份额。2013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的火爆现象难以延续,不仅各城市土地市场均有所降温,拿地份额也由三四线城市朝着一二线城市倾斜,分化加剧,因为一二线城市各种资源相对充裕,容易吸引外来人口,风险系数比起三四线城市要低一些。

  转移投资。在股市低迷、其他投资渠道匮乏的局面下,房产投资仍是老百姓的首选。在三四线城市房产价格下跌的态势下,投资者往往会将资金撤离而投向一二线城市,有可能推动本已停滞的房价上行,造成分化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近期对新增土地的热情开始快速降温,今年4月单月20强房企拿地的金额为142.23亿元,环比下滑44.12%,而去年同期则为291亿元,同比下滑51.12%。5月份的前19天,仅万达一家出手拿地,耗资12亿元,而去年5月份,20强房企拿地花费455.8亿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房企预期到,土地价格暴涨,销售大幅下滑,一旦信贷等政策收紧,市场将会出现大幅调整,必须收缩规模。“少拿地,少开工,多销售存货,现金为王”,已成为房企应对局面的主流决策。

  总而言之,同样存在风险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的几率往往要大于一二线城市,这也是三四线城市拿地降温幅度要大于一二线城市的原因。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