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调控年楼市政策大盘点 商业地产屡建奇功

提要:桌上的日历越翻越薄,已经没有几页。即将进入新的一年,不禁让人感慨时间这双无形的手,在不经意间将一切都改变。回顾2011年天津楼市,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有着太多的难忘回忆,继上期本报《蓝地产》推出的“20个值得记忆的楼市故事”后,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对2011年楼市进行全面盘点,与您一同再度感受这一年...

  桌上的日历越翻越薄,已经没有几页。即将进入新的一年,不禁让人感慨时间这双无形的手,在不经意间将一切都改变。回顾2011年天津楼市,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有着太多的难忘回忆,继上期本报《蓝地产》推出的“20个值得记忆的楼市故事”后,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对2011年楼市进行全面盘点,与您一同再度感受这一年楼市的风雨历程。

  商品房篇

  2011年被比喻为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年,从全国到地方,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新政层出不穷,牵动着楼市的每一寸神经。其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当属以下几条。

  1.“新国八条”

  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指出1、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2、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3、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4、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5、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6、合理引导住房需求;7、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8、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

  点评:开局之年的这一震撼级调控新政被称之为“国八条”,它为2011年房地产市场整体走向和发展奠定了一个总的基调。尤其对商品住宅领域的影响的确不容小觑,其中,首套房贷利率优惠取消等细则的制定是导致2011年观望氛围的最初信号。

  2.“限”字当头

  “国八条”的出台注定2011年楼市将以“限”字作为主要旋律。特别是表现在限购、限贷方面。今年2月,“津十条”即“津版限购令”细则应声出台。其中最为“给力”的一条是,“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在本市累计1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其次为“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点评:限购、限贷的双层屏蔽下,大批楼市投资客被挡在了入市门槛之外,其中也不乏一些刚需及改善型需求置业者,调控信号愈发趋严,供给量仍在持续增加,而消化能力却大大降低了,供需关系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奇妙变化。

  3.一房一价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商品房销售要实行一套一标价,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5月,天津实施细则出台,细则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至2016年5月31日废止。细则中,除了此前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对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的规定外,还对于地下停车位的销售及二手房的销售做出了具体规定。

  点评:这一政策的执行是楼市发展中又一次重大突破,它打破了过去口头承诺式的销售模式,把购房流程中涉及到的产品各项信息及产生费用一一罗列明示,对规范房地产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一房一价”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遏制了某些开发企业坐地起价、捂盘惜售的不良行为及做法。

  4.银根紧缩

  三次加息、七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关系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上半年,自1月起,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每月上调0.5个百分点,半年内连续上调了6次,6月20日存款准备金率最后一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与此同时,房贷利率频频上浮。银根不断缩紧,在今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通过货币政策对楼市进行调控,这一举措对于压缩楼市购买力来说,成效明显。尽管近日,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岁末抛出的0.5个百分点无法改变2011年楼市货币政策整体紧缩的现实。

  点评:一次货币政策调整或许不会带来太大的市场差异,但历史经验证明,连续性、通道性的调整是货币政策惯用的调控手法。三年来,货币政策的效果积压终于在今年全面性爆发,与房地产市场直接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金融货币政策对楼市的影响更多作用于人们的心态及预期,也正因如此,它的力量或许是最不可估量的。

 [1] [2] [3] [下一页]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