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外6号地8年漫漫拆迁路地价已翻

4月份,北京市公布了2015年棚户区改造计划,计划到2017年完成四环内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二环内的崇文门外6号地并未列入其中。新世界中国地产与当时的崇文区政府达成合作协议,通过成立一系列合资公司,崇文区政府享有新世界中国地产在崇文区开发房地产项目30%的利润。

  4月份,北京市公布了2015年棚户区改造计划,计划到2017年完成四环内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二环内的崇文门外6号地并未列入其中。

  这块曾经被炒得火热的“旺地”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而住在这里的近万户居民仍然每天都梦想着能搬进新居。

  盼望8年之后,他们依然没有等来拆迁的消息。作为一个商业拆迁项目,这块地目前在香港开发商新世界集团名下,这家开发商以成功运营新世界商城而闻名,而8年间,开发商共启动了两次拆迁,到现在为止,只拆走了1000余户。而如今这块地在其名下已经从最开始拿地的5153万元,按照开发后建成13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土地价格3万元来计算,市价飙升到近400亿元,土地价值翻了750倍。根据拆迁许可证,这块应该在2008年12月31日完成拆迁的土地还丝毫没有动作。而这块闲置地既没有被收回,也没有继续拆迁,让这里的居民充满无奈。

  在北京的二环内,崇外大街西侧有一条仿古的围墙,青瓦白墙仿佛诉说着这座五朝古都的沧桑与现代。然而围墙内外却是两个世界:崇外大街位于崇文门商圈,新世界百货和国瑞购物中心两大商场吸引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在此聚散,繁华与辉煌体现着城市活力。墙内是老北京的胡同,住着近一万户老北京居民。其中还有一座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及同治年间重修过的法华寺。

  这幅画面本应是现代与传统的共荣共生,现代之中不失传统文化的印记。但这一片片胡同已经历经百年风霜雨雪,建筑多是低矮平房,如今多数都是危房。走进胡同,随处可见破败不堪的断壁残垣,丛生的杂草。一道大门内住着四五户家庭,如果不是半席门帘和晾晒在外的衣物,真的很难想象这里还有人居住。一块锈迹斑斑的牌匾上赫然写着“法华寺”的字样,仔细辨认还能看出上面有一行小字:北京市崇文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推开法华寺的大门,里面是不足一米的过道,再往里就是居民的住所。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现场探查中,还偶遇两位中学生把这当成参观的场所,不曾想这里仍然是北京市民的栖身之所。

  8年拆迁了1/8

  该地居民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这里早几年就传要拆迁了,但到现在还没有动静。实际上,这片地确实纳入了北京市的危房改造范围,东起幸福大街,西至崇外大街,北起广安大街,南到法华寺路,这一片范围就是崇外6号地。

  2006年7月11日,北京市国土局和北京崇文新世界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北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C01-C08)开发新裕家园项目,该项目于2007年9月启动拆迁。共有居民9671户,企事业单位158家,如今,8年过去了,现已完成拆迁居民1075户,企业16家。

  去年9月,崇外6号地的拆迁工作终于重启,但是根据开发商的拆迁公告,只涉及100户居民,西唐街就包括其中。记者走访中发现,尽管已经进行了7个月的拆迁工作,公告中涉及的住户还不知道拆迁已经重启。

  金老先生今年已经90多岁,他和老伴儿就住在西唐街27~29号。金老先生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我们家原来是好几间房,现在都是自己住,就合并一个门牌号了。房子一共有40多平方米,在这一片算是面积比较大的了。”当记者问起最近一次启动的拆迁情况时,金老先生表示没有任何人找过他,他也没有看到什么公告,还不知道要拆迁。“拆迁的事都传了多少年了,我们已经不在乎了。”金老先生已经被“狼来了”的故事搞得分不清传言与事实。

  很多住户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他们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被拆迁,能尽快脱离恶劣的居住环境。“有些房子确实不能住人,雨季来了,到处漏水。如果翻修,可能至少需要10万元。总是说要拆迁,所以也不想再投资。”一位住户对记者表示。

  最不能让住户忍受的是,因为拆迁问题,这片区域没有纳入北京市煤改电计划。冬天一到,各家各户就生起煤炉取暖。

  崇外6号地是旧城改造项目,居民处于棚户区居住状态。4月份,北京市公布了2015年北京市棚户区改造计划,计划到2017年完成四环内棚户区改造项目,但崇外6号地并未列入其中。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通过北京市东城区重大办了解到,崇外6号地已经出让给新世界地产公司,目前在拆迁执行中,因此不会再被列入棚改的计划。

  历史遗留问题

  提到新世界地产就不能不提及其进驻北京市场的背景。1992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张百发赴港招商,香港地产巨子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始与北京市政府接触,并选择在崇文门外建造一座标志性建筑——北京新世界中心。

  新世界中国地产与当时的崇文区政府达成合作协议,通过成立一系列合资公司,崇文区政府享有新世界中国地产在崇文区开发房地产项目30%的利润。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作企业北京崇文新世界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在1993年8月11日,由香港新世界集团全资子公司马迪莎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崇文区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合作成立,当时分管建委、市政管委、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崇文区副区长陆海军出任法定代表人,新世界中国公司北京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蔡建伟任常务副总经理。

  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对崇外大街危改小区进行开发改造,包括房屋设计、建设、出售、管理、出租,新建商业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

  负责崇外6号地项目的新世界中国地产北京项目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经理蔡建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993年,崇外1、2、5、6号地被捆绑在一起,由当时的崇文区政府和香港新世界集团合作,做旧城改造的一个试验性项目。

  这4块地对当时的崇文区来说,是难度极大、困难极多的地块。首先,此地市政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其次,该地人口密度大,拆迁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以当时房地产市场价格算账,资金的回本和平衡比较困难;另外,一部分地区面临着天坛建筑高度控制的限制,容积率较低,导致整个开发建设很难做到资金平衡。

  为了进一步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北京市政府也给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拆迁居民可选择异地安置、拆迁补助和回迁三种方式,开发企业则享受经济适用房的待遇,包括免除土地出让金、市政费及相关税费。2001年2月,新世界新开发的新景家园就是这种政策的产物。到2007年,基本上1、2、5号地全部开发完成,从此之后,公众开始关注6号地的拆迁和建设问题。

  2007年,蔡建伟曾经信心满满表示要投入110亿元,让崇外6号地成为北京最先进的商业区域。

  根据2006版《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区人口要疏散。崇外6号地的安置方式有别于1、2、5号地,不再回迁,而是异地安置。崇外6号地的安置房选择在了五环以外的通州区大方居,这对于在二环内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些老居民表示,搬了那么远,看病都不方便,去公园也不方便。“现在走路就可以去普仁医院和天坛公园,去了郊区亲戚朋友很难再见面,生活无法适应。”据当地居民荆先生回忆,第一次拆迁启动是2007年,那时候他还在上大学。全家人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里。“那时候的拆迁条件是给一套通州区大方居的两居室住房和户口外迁费5万多元,当时大方居是荒地,给的是2000多元的经济适用房。”荆先生无奈地表示,“当时大家都觉得补偿太低,因此就没有同意。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找过我们。”

  如今荆先生已经28岁,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不想再等了,迫切想被拆迁。他家的小平房目前已经荒废,无人居住。“已经快塌了,真的没办法再住人。”他告诉记者。去年启动的拆迁范围并没有荆先生一家。对于他来说,拆迁机会只有一次。

  是囤地还是拆迁难?

  对于拆迁补偿标准,开发商要考虑资金平衡,拆迁居民要求原地回迁或者更高的货币补偿。在二者之间如何博弈,新世界地产采用了冷处理的方式,8年间,新世界地产完全将这块地搁置了。

  在此前数年中,一些迫切希望看到拆迁进展的居民不断向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和东城区国土局反映开发商囤地的问题。东城区国土局在官方回复中表示:“由于近几年房价不断上涨,居民对拆迁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拆迁要求难以满足;提供的拆迁安置房地理位置较远,居民表示故土难离,不愿搬迁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拆迁难度大,拆迁工作进展缓慢。该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一直处于开发过程状态。虽然遇到各种困难,但开发商一直在努力解决中。”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新世界地产的拆迁停滞及囤地问题采访北京市东城区国土局,得到的回复是崇外6号地拆迁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已经上报区委宣传部。对于这块地是否闲置问题,已经不属于东城区国土局管辖范围,需要北京市国土局管理。截至记者发稿之日,尚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不一定能够收回,除非界定真的是闲置地。”一位地方国土局局长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开发商前期已经投入资金,能否找到接手人,并且谈拢价格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原因其实是一些烂尾项目的共性所在。

  就崇外6号地拆迁与开发来说,新世界与当时的崇文区政府的合作,已经很难分清企业利益与政府行为的界限。外界对于新世界囤地坐收土地增值收益,使得开发商已被推向风口浪尖。新世界地产2014年的年报也显示,新世界中国地产目前持有发展或开发中的物业总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738万平方米,其中246多万平方米目前处于开发中。

  2010年8月9日,新世界中国地产以公告的形式回应了外界的“囤地”质疑:“主要由于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准备工作造成动工开发延迟所致,例如拆迁工程及重置居民所需时间超出预期、需重新申请城市规划及设计批复,及就达致包括保护文物及专家论证会等在内的特别要求而需获取之额外审批。”并肯定,“该等项目并不构成闲置土地及本公司有关合营企业公司将不会受到相关中国法律项下闲置土地法例的应有惩罚”。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试图联系新世界地产公司,但几个部门听说记者采访崇外6号地的事情后都讳莫如深。其中工程部人员表示要请示领导才能回答,之后就再也没有接听记者电话。华北区域负责人表示,“新世界只会接受政府部门安排的媒体采访,否则不回答任何问题。”

  目前拆迁工作没有时间表,拆迁居民已经等待了8年,未来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需要等待。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