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存量土地:大有文章可做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近日国土部网站挂出《关于下达〈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对比历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可以发现,统筹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成为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的一大亮点。
自2008年以来,全国建设用地供应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并在2013年达到了用地高峰,创下73万公顷的最高纪录。2014年国家调整了战略,严控土地供应总量,当年供应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至61万公顷,为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6.5%。
一面要压缩土地增量,另一面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又不得不依托土地这个平台,但二者发生碰撞时,如何盘活存量土地就被提上了日程。
所谓盘活存量土地就是指开发利用有潜力的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在一些地方俗称二次开发。之所以说盘活存量土地大有文章可做,主要与我国城市工业用地比重过大、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率明显偏低有关。据悉,国外城市的工业用地一般不超过城市面积的15%,但我国城市工业用地的比例平均却在20%以上。同时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目前工业用地的综合容积率仅为0.8,大部分地区城市范围内的工业用地容积率甚至在国土资源部规定的下限0.6以下,土地平均产出率非常低,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2.0。即如果经过合理规划,平均容积率提高一倍以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节地挖潜仍有较大空间。
国家政策与时俱进,种种迹象显示,“控增逼存”,盘活存量土地正成为未来政策主导的方向之一。
从数据来看,形势也非常乐观。据悉,2008年至2012年这5年间,中国的工业用地大约增加了80万公顷,如果这些新增工业园区平均容积率能够在未来5年提高1倍,就可以节约出40万公顷土地,以平均每亩商、住用地75万元的价格转让,未来每年土地出让收入可增加约9000亿,其中1/3让利于企业、1/3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支出,再加上土地使用税、增值税等相关税收约2000亿,预计工业用地结构调整一项,能够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5000亿元以上。
一些地区曾先后展开了试点,比如上海、深州等地,他们在尝到甜头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如何调动各方参与盘活存量土地的积极性?是否会出台一些配合二次开发的配套政策?给予参与者一些优惠政策?土地二次开发的土地用途是否可以改变?要改变又需要走什么样的程序……只有这些政策尘埃落定,才能促使一些旁观者试水,更多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