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亚太商业地产峰会场二:办公与公共商业建筑

提要:第三届亚太商业地产建筑·设计·效能高峰论坛(Green-CREP3)以“新理念,新技术,新体验,新价值”为主题切入,以“办公与公共商业建筑”为主题的峰会场二,于2014年11月13日在广州琶洲南丰朗豪酒店(Langham Place)正式启动。新浪地产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高山兴:各位嘉宾,上午好!

  非常高兴给我们这个机会,华凯国际展现作品和商业综合体的理念,华凯国际成立2006年,在中国近十年的运作,对商业综合体有自己的见解,商业综合体在中国发展近十年,从最初的百货公司商业综合体,发展到互动式和娱乐式的商业综合体,现在商业综合体是国际式,玻璃盒子,非常曲线的形态,作为中国建筑师如何让商业综合体与中国当代的文脉、文化具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在就我们公司做一些作品和大家做一些分享。

华凯国际董事总经理 高山兴

  目前看来整个建筑风格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大家也看到了很多非常现代的建筑,中国各个城市包括三四线城市遍地开花,如何全球化的形式在中国可以做到当地化,与中国的当地文脉结合,是中国建筑师目前考虑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大家可以看出来无论从纽约、香港、上海,大家看到很多建筑具有影响,都是现代建筑的风格,我们也在深思这个。

  从这边来看,我们无论从欧洲还是中国的苏州、云南,中国的土楼,我们发现中国的地脉建筑还有非常大的潜力,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方面探讨。目前面对的困境,外来文化强势入主要,是不是地域文化的缺失?这些建筑放在中国的任何城市都比较合适。华凯国际就商业综合体如何体现地域性做了一些探讨,以公司近年来做的万达广场进行分析,万达广场目前是中国第一商业品牌,每年有20几个万达广场开业,我们通过四年的努力做了20多个万达广场,我们体现中国特有文化的建筑形式。

  这几年我们华凯国际在中国万达广场做了一些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整体分析,如何有效体现中国的地域特征,案例一银川西夏万达广场,银川是历史文城,有很强烈的伊斯兰文化,这是我们当初做的中标效果图,银川大家都知道有伊斯兰文化,包括打磨、黄河,荷兰山貌,我们的建筑可以体现当地的文化、地貌、文脉是我们创造的重点。大家如果去银川,非常有特色的形式,这是万达广场的主入口,采用了非常长的曲线的铝板、穿孔板,打造伊斯兰的弓形门,让银行当地人感觉到是当地的建筑,这是富有灯光的门,体现圈门(谐音),这是整个效果图,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用米白色,我们采用了彩色,增加了强烈的商业气氛,中间是一个玻璃盒子打破了沉闷的感觉,给整个商业是带来很清新的效果,这最后的修过,还是能够体现当初的设计意图,希望每个建筑在当地感觉已当地文化紧密结合的建筑,这是最后竣工各个角度的效果,我们每个方向尽量体现我们的一些想法。

  案例二我想分享的天津的的万达中心,天津大家知道是万国建筑博览群,包括海河沿岸,我们感受当时的异国情趣,做天津万达中心很多同行提出玻璃盒子,我们坚持我们的设计手法,最后竣工的效果,我们还是采用了简化的风格与整个海河的文化结合,对于酒店越往上标准面积越大,我们尽量通过线条的收分呈现这种效果,我们当初考察海河沿岸,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的延续,而不是很虫推的效果。这是我们在当地考察的建筑,抽取元素,尽量把元素用简化的手法,很好的融合建筑当中,这个就是我们酒店裙房以及入口大堂的时候,我们对当地进行了抽取、分析,采用了横三纵五的方式。整个建筑细部强调垂直线条的强调,竖形的带窗,尽量体现感觉,不是大家看到的玻璃盒子,采用玻璃线条去做。这个做的成果还是比较到位的。

  案例三我们最近在广州梅州做了万达广场,梅州大家想到的是客家文化,我们应合眼前是反应堆的土楼,利用山墙做非常漂亮的屋顶变化,如何能体现当地的民居的文落,就是客家的屋檐如何应用在商业建筑,作为民居尺度非常小,如何把民居的意境融合建筑当中,我们当初想了很多的方案,我们首先采用了飞檐,三个层次的关系,为了强化商业效果,我们采用了红白两色,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些参数化的穿孔的变化,里面暗藏灯光,给大家非常时尚、现代的感觉,同时也能感觉跟当地的地域文化非常有关系的建筑。这个是我们去当地,也是去采风,看了当地的民居,有部落的感觉,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点,不光整体形势,还有西部小的窗户都做我们的肌理,大家可以看出来采用了三重檐,红白红三节奏,同时做穿孔的变化,让小窗有机的参与,利用飘檐的效果,体验的感觉非常现代的大商业综合体,这是整体的效果,大家可以看出来非常流畅的形体组合。

  案例四增城万达广场,增城离广州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它当初政府给的要求做一个山水城市,首先排斥万达广场以往非常巨大的体量,非常不需要巨大的体量,要求让我们做成山水建筑,我们在这个技术上进行谈心,和以往的万达广场区别比较大。左边这一张图是通常万达广场模式,是很整体的建筑,右边这张图首先对整个建筑行为进行了有效切割,切割完了以后就是下一步发展的对象,我们在当地抽去了当地的地域文化,这是个是当初我们做的一张效果图,尽量打破以往的商业综合体非常巨大的体量,采用五个体块传说其中,包括水河、石河、花河有机组织在一起,包括山墙的山水文化,入口的波光文化,石头当地一些文化拱门,包括民间传说很杂的思想我们有效的抽取,组织了5个体块。这是我们展示最后的效果,有效的体验这种效果,这个是对外我们做的文化,尽量体现当地的地域风情,这是最后的夜景效果。

  案例五东方影都建在星岛,我们当初如何体现海洋文化,对古老的生物进行抽取选拔,这是最后要实施的效果,右边是大剧院,左边是秀场,左边是玻璃盒子,必须用有效的遮阳,这是我们当初海螺的概念进行有效的抽取,这是我们进行有效的分割,有的采取海螺的表皮,好像一个海螺分成两个,是两个建筑形体,从一个形体抽取共同的元素。这是当初的室内效果图,包括我们的日光采光的分析,秀场里面是纯玻璃,看到里面的效果,这是做的幕墙的分析,用现代的技术在海边可以跟当地很好的融合,包括海螺风的调整问题,这是鸟瞰图、夜景,像两个珍珠嵌在青岛的海边。给大家展示一下,这是从海边我们看到的效果,真的像海螺一样立在海边,室内跟室外完全融合在一起,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先生跟我们分享有关商业综合体的方面,我们进入投票环节,请大家进行投票,投票结束,根据大会的议程安排,接下来是一个茶歇时间,茶歇是15分钟,我们11点15分正式开始今天上午下半场的内容。

招商地产总部办公室: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之路" for="pagetitle">

  主持人:根据大会的调整,接下来我们将邀请胡树志先生做演讲,他是从2001年加入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现是公司副总建筑师,胡先生的演讲内容有关深圳招商地产总部办公室,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之路。

招商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胡树志

  胡树志:应大会的要求让我来讲一下我们综合办公楼,先看一下当时的纪事片。

(视频播放)

  我本来准备了三个资料,一个是这个片子,二个是绿色技术的简介,更为详细有8家单位给这个厂房做了关于绿色技术的测试评估,一个报告,但是我考虑那个篇幅比较多,时间比较长,可能在座各位如果是需要真正搞这种绿色技术,再找另外时间去探讨,普遍性不是很大,因为最后介绍一点背景,最后一个接头是一个老人,这个是当时招商局在最早开发蛇口从1981年开始,它是招商局的掌门人,率领团队在蛇口这个地方,我认为是乌托邦的实验区,也反映了中国最早期改革开放一种比较典型的实验的模式,最早的蛇口有三个小小的渔村组成的,他们村子都很小,互相之间不连接,在渔村的旁边靠近大南山有10平方公里,当时作为招商局开发一个区,也叫蛇口工业区,四当时的蛇口除了跟香港接近没有人关注它,就是一片野地,基本上不太长庄稼,海边长满了芦苇,如果引起注意当时不断有人从芦苇抬出一具具的尸体,是偷渡到香港的人,没有偷渡成被飘到这个地方,村子里当时当时老人和小孩还有妇女们,据说当时找个村干部,找个男青年、壮年都找不到,所有的男青年、壮年都跑到了香港,一个末物质第,这个厂房是最早一批,也是引进日本三洋的公司,到后来三洋迁走,九十年代初,我们公司想做一个绿色的实验楼,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完自己住进去,在这之前我们曾经想尝试过,后来发现楼一卖或者一转租没有办法控制,我们最简单不断测试数据非常困难,恰好我们自己的楼是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第三个报告其实就是详细的一些数据,那个比较学术,比较真实,比较详尽,但是那个我们今天就不讲了,因为时间太长。

  我介绍一下养成的厂房用的一些绿色的技术,这是它的位置,早期的照片,现在都不是这样,4层,都是标准厂房的住网,每平米将近500公斤标准厂房,作为写字楼绰绰有余,1982年建的时候没有抗震要求,做了加固的措施,其实因为它荒置了以后,就不断有人想包括工业区自己想把它拆了重建,建一个更好,更高密度,因为经济效益非常明显,这个区到了九十年代已经成了热地,还是后来把它改造利用的这种思想占了上风,这个过程会很多地区都会碰到,不同的利益,不同的想法纠结之后最终的合力,产生的结果,我觉得可能更多是拆了重建,会实施,当时都是学建筑学,对环境、绿色、生态、节能,相应来讲基础知识更丰富和扎实一些,厂房改造了以后,后面陆续做了改造,早已经改造都完了,没有一个拆的,而且成了现在很旺的创意创业为主的区域,也做了国际投标,方案平讯,思路当时也是非常风采,最后是这个方案获得了比较多的认可,单向技术的应用,因为它的柱网是6.6×6.5米,定岑加建了会议室,公司经常需要大型的会议室,还有中间这一块打通了,为了自然通风采光,因为标准厂房的公司会有一些车位很不够,前面的一层做了一些车位,前面的延伸做了两层层高不太高的下洼,在屋顶也做了比较多太阳能的铺设,垂直绿化,做了T台,因为南方的植物长的比较茂盛,利用植物的特性,地面和墙面,和向阳面尽量做了一些绿化来遮蔽,我们觉得是非常环保节能的节能方式,绿化爬满了建筑,遮阳效果有好,要比通过建造的材料和构造做法来节能,更为大家喜闻乐见,这是当时施工的一些状况,在柱子做了一些补墙,而且一些墙体尽量用的是当时的材料,这个原则就是尽量少产生建筑垃圾。

  节能的技术最大就是我们采用了完全西式的系统,温湿独立控制的空调,光伏发电,人工湿地,太阳能拔风烟囱,雨水收集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这个系统在中国第一次用,是姜义(谐音)研制的新产品,南方第一个用,北方采用的比我们早,完工的比我们晚。太太阳能的热水就是食堂大量用,我们设了几个淋浴间,有一些员工早晨步行上班或者是跑步上班,或者是去工地再回到办公室,浑身大汗有淋浴的地方,上面做了自然把拔风的天窗,雨水的收集系统。

  最后三分钟,能否跟大家互动一下,有什么问题?普遍意义放在蛇口乌托邦的实验区,怎么贯彻理念,不仅仅是建筑的理念,袁更(谐音)在蛇口早期民主的方式,真的通过投票直选,这个到现在很难想象,一直认为中国的社会形态或者人员的素质不适合搞民主,但实际上那个时候已经是做的很成功了,后来的蛇口人很留恋,民主世界有通则,不是哪个地区的,等等一些关注蛇口的人,对蛇口的人文,改革开放的文化更加赞赏,比一个建筑,一个区域、社区更津津乐道。我觉得一个建筑比如绿色的技术,因为有标准,有章可循,有道可依,要想做并不困难,有时候成本上纠结一下,如果挖掘一个地域的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这是开发商和设计者更应该下工夫的地方,包括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并不是所有的厂房都适合改造,并不是所有模式的改造都会成功,我也见过很多最后改造完了没有什么人气,一定跟他产业的变化、升级去结合,一定你可以掌控得了,这个楼我们在后面,物业公司也是我们的,每天板数据检测下来,几产生对比,我们可以调试、改造、改善,能够真正获得到底节能效果如何,昨天有人提到节能变成了一种噱头,确实做噱头更多一些,如果你有后面经营管理的掌控,你会真实的知道节能真正的效果。

  嘉宾:胡总,基于节能改造,绿色应用,在整个节能改造过程中BIM的技术,里面有一些能耗的分析,节能改造的日照分析,风环境的分析,最终这个方面的确定需要这类的软件虚拟化、模拟化,不知道咱们在这个改造过程中,有没有到这些软件?

  胡树志:一些新的技术,这个改造是2001年开始着手,十多年前了,我们搬进来也有八年了,完全是新的,有一些改善,因为可调,我知道比如说屋顶做了一些调整,现在的空气包括深圳,比如说光伏,我看表第一年发的电200,第二年190,第三年180,清理起来麻烦,它的效能在降低,我们对光伏其实有点纠结,测试下来的东西,在城市里,在用电比较方便的地方,大家知道制作太阳能大量的硅片,本身也是产生不是节能的生产过程。这周六在昆明有一个论坛,有单向技术,后续的技术也会在那系,如果大家很感兴趣,欢迎到那边参观和提出一些意见,这个三洋厂房在昨天讲的海洋世界的旁边,连在一体的。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