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013年环境公报:西湖水质PM2.5平均浓度上升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又到了环保部门“交作业”的时间。市环保局昨日发布的《20 13年惠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去年惠州环境总体仍保 持“成绩”稳定优良。该公报指出,惠州2013年空气优良天数比2 0 12年有所上升,东江干流(惠州段)、饮用水及14座主要水库水质保持优良等级, 市区噪音也和2012年持平。不过,空气中的PM2.5平均浓度却比2012年上升26.7%,市环保局回应称,这与去年冬季P M2 .5连续超标有 关。
空气
去年优良天数多了42天
《2013年惠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下称“公 报”)显示,2013年惠州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其中市区(含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和仲恺高新区,下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 Q I)范围 为22~198,优良天数比例84.9%,其中优146天,良164天。和2012年相比,2013年市区空气优良率上升了11.5个百分点,相当于优良 天数多了约42天。
在污染物指标方面,去年市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不过首要污染物PM 2.5去年的年均浓度却达到38微克/立方米,稍高于国家年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35微克/立方米)。
在市区以外,公报显示,采用旧版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博罗县、惠东县和龙门县,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了旧版国家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为优。与2012年相比,龙门县环境空气质量有所好转,2012年龙门空气质量曾踩线掉落二级。
去年冬污染抬高P M2 .5平均浓度
据了解,上述市区P M 2 .5的平均浓度比2012年上升了26.7%。昨日市环保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去年PM 2.5超标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共有26天超标,这主要与气象条件不佳、汽车保有量增多和工地扬尘影响有关。
该负责人表示,2013年第四季度不但降水量比2012年同期约减少了五成,总体风速也相对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该时期惠州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一定程度上引入了珠三角乃至全国的空气污染。此外,汽车保有量增加、河南岸等站点周边地区施工扬尘等也有一定影响。
不过,该负责人也强调,尽管去年PM 2.5年均浓度略超国家二级标准,但仍比珠三角9个城市的P M2 .5年均浓度(47微克/立方米)低19.1%。
今年1-5月空气优良多1天
昨日,市环保局还披露了今年1-5月的空气质量状况。据悉,今年1-5月,惠州市区空气优良率为91.9%,其中优53天,良83天,轻度污染11天,中度污染1天。与上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1天。
这 五个月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达到一级标准,PM 10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PM 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超过二级标准 (3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达标率100%,臭氧日最大8小时达标率95.9%。据了解,其间超标的主要污染物为PM 2.5和臭氧,超标情况主要集 中在春节期间。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实施新标准监测的74个城市中,惠州1-4月(5月排名尚未公布)空气质量均排名全国前十,珠三角前三。
水
西枝江水质好转
公报显示,惠州6个县区的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优良(Ⅰ~Ⅲ类)水平,其中西枝江水为Ⅲ类水质,水质良好;其余水源地为Ⅰ~Ⅱ类水质,水质优。去年饮用水取水量为37010 .5万立方米,达标率100%。
相 比2012年,西枝江和公庄河水质有所好转,其余江(河)段水质无明显变化 。据 悉 ,惠 州6个 主 要 江(河)段85 .7%的断面水质为优良 (Ⅰ~Ⅲ类)。其中东江干流(惠州段)、西枝江、增江干流(龙门段)和公庄河水质为优,沙河水质良好。而淡水河水质仍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 磷。
据介绍,主要江(河)段的21个断面中,66.7%的断面为Ⅱ类水质,水质优;19 .0%的断面为Ⅲ类水质,水质良好;14.3%的断面为劣V类水质,属重度污染。公报称,2013断面水质优良率和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比2012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西湖水质规划降为Ⅳ类
湖泊水库的水质则出现变化。公报指出,惠州14座主要水库均为Ⅱ类水质,水质为优,营养状态处于贫营养至中营养之间,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不过,与2012年相比,惠州西湖水质已有所下降。
据 2012年的环境公报称,2012年惠州西湖水质为Ⅲ类,水质良好,比2011年有所好转。而本次公报则披露惠州西湖水质已下降为Ⅳ类,水质属于轻度污 染,有轻度富营养化状况。据了解,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这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体溶氧 量下降,可能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
在近岸海域,去年惠州5个近岸海域监测点位水质均达到国家海水一类标准,水质优,富营养化状况为贫营养,均达到功能水质目标。与2012年相比,近海海域水质有所好转,富营养化状况无明显变化。
环境处罚
移送公安机关案件激增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后,惠州移交公安机关追责的环境违法案件激增。昨日市环保局发布的近一年来10宗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中,被移送公安机关的达到6件,而2012年十大典型中这一数字是2件。
去 年7月,市环保局召集千名污染企业代表和执法人员开会,学习“两高”关于环境违法的司法解释。会上,市环保局局长黄水祥反复强调,造成重大环境污染要坐 牢,“就是发现一宗查处一宗,达到犯罪标准一宗就向公安机关移送一宗。不论是企业还是监管人员,如果我们不移送,我们就会被人移送。”
结 果大会结束不到半月,惠州就出现了“两高”司法解释后首宗因环境污染罪被判刑的案例。根据群众举报,市环保局与仲恺高新区环保分局依法查处了潼湖镇永平村 郭某某的非法电镀厂。经调查,该厂直排生产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仲恺区环保分局遂将此案移送司法机关。去年11月18日,经惠城区人民法院判决,犯 罪嫌疑人郭某某犯污染环境罪,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