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投资3065亿元加快融入“西江经济带”建设
当前,一场声势浩大的“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正加快推进,广西区内沿江城市群在建设规划指引下,共同推进航道、枢纽、船闸工程建设,建设沿江重要港口城市,建设重点产业园区,合理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形成“西江经济带”,与北部湾经济区江海联动,形成巨大增长极的“核心经济圈”。桂林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谋划建设现代化“桂林港”,主动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走融合发展之路———
何谓“西江经济带”?
作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上源云南,纵贯广西和广东,通江达海,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占全国内河航运的20%,被称为“黄金水道”。2009年3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4月,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规划建设“南宁至梧州、柳州至梧州、桂林至梧州、南宁至柳州(来宾)、南宁至百色”5条航运通道,黄金水道总长2698公里。这条沿江形成的“西江经济带”,将成为南方新的重要开发轴带,也是大珠三角功能辐射的承接地和大西南开发的先导区。
桂林拟参与项目59项,总投资3065亿元
为了更好地融入“西江经济带”建设,桂林市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桂林市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该规划2013年6月经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并颁布实施。紧密结合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历史机遇,我市积极融入“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农业稳市、文化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为导向,优化城镇体系,拓展城市空间,促进特色产业集聚,通过20年发展,将沿江经济带建成经济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富裕、文化先进、生态良好的示范性经济区域。
“按照自治区部署,综合考虑桂林在广西经济格局,特别是在打造‘西江经济带’的过程中桂林应承载的功能、突出优势和发展需要,梳理提出桂林参与‘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工作思路和项目方案。”桂林市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志贤介绍,目前已做好《桂林市广西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建议表》,主要建设项目涵盖交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生态工程、环境保护项目、园区项目等,全市拟参与项目59项,总投资3065亿元。
黄金水道建设拓展发展新空间
“当前就是要重抓沿江黄金水道建设,将重要的工业企业集聚在沿江,带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你看这几张图,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一目了然。”近日,在桂林市西江(漓江、桂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摊开《广西黄金水道建设五条通道示意图》、《桂林市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图》《桂林港总体规划图》《湘桂运河工程建设方案示意图》,向记者一一介绍———
一是建设桂林漓江旅游专用航道——— 桂林至平乐全长118公里旅游航道。二是提升桂江货运航道等级,要达到三级1000吨级船舶通航。三是抓好湘江全州至永州段航道复航工程,将航道提升为三级、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四是抓好永福洛清江复航工程,将航道提升为四级,满足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船舶通航。五是抓好湘桂运河建设,建成三级航道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六是抓好桂柳古运河复航工程。七是抓好临桂会仙湿地开发的规划工作。八是抓好浔江工程的复航工作,将航道提升为四级,满足500吨级兼顾1000吨级船舶通航。九是抓好资源资江旅游航道的升级改造工作,将航道升级为七级。十是抓好磨盘山旅游码头二期工程及阳朔龙头山旅游码头、福利旅游码头和永福县城客运码头建设,并尽快建成交付运营,将“桂林港”建成知名度较高的港口,以雁山、阳朔、平乐、全州、恭城、临桂、灵川、兴安、资源、永福、荔浦、灌阳、龙胜为作业区,形成货运客运兼顾的航运布局。
随着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推进,增长极的扩散范围将更广更深。在打通珠江水上运输通道的同时,将开通湘桂运河,实现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大贯通。通过水上通道的连接,桂林将实现水、陆、空互动,为桂林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区域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应本着保护性开发原则,积极促进桂林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打造“西江经济带”旅游龙头城市,创建“西江经济带”旅游协作区,扩大整体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广西“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江经济带”重要的国内外交通枢纽;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打造“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核心城市。
建设“西江经济带”是实现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的新平台,所涉及的国际区域合作机制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等,国内区域合作机制有泛珠合作、大西南合作等。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来看待‘西江经济带’建设。桂林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融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GDP的较快增长。桂林应主动融入‘西江经济带’建设,以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构建产城融合、合作共赢、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