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年内拆除市中心最大棚户区(2)
孙建平告诉记者,作为最好的“看台”,享有“一滴水”美誉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的观光平台将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北外滩的沿江步道将延伸并有望与外滩串连,游人可以从外滩直接漫步到北外滩的亲水平台,从一个新的视角饱览上海美景。
孙建平说,截至今年4月,航运企业已达3276户,功能性机构25家,在航运经纪、航运金融、无车承运、外商独资邮轮等诸多航运高端领域实现“第一”。至今落户北外滩的航运经纪公司达到13家,航运经纪的核心地位已经确立。
今年,金融服务企业加快集聚,在去年引进45家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引进42家金融企业。去年到今年全国新设立的8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有4家落户虹口。私募基金也发展很快,今年引进的全国第一家人民币国际投资基金——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期已募集资金120亿元,这在国内都是具有标杆意义的。
虹口区航运服务企业集聚度位于全市前列,接下来要进一步聚焦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争取市层面、国家层面的诸多政策突破,比如外资独资范围受限,造成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外资企业进入境内意愿不强;工商注册的经营范围和名称受限,航运咨询等新兴行业无法成立专业的航运服务类企业;境外业务资金结算面临诸多问题,北外滩的企业也无法获得离岸金融服务等。
金融服务业要做特做强。推进上海航运产业基金运作,进一步发挥风险投资功能,投向港口码头、船舶制造、现代物流以及现代航运服务业等领域,支持鼓励重点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争取船舶融资租赁、船舶经营性租赁等领域取得突破。
1933老场坊将打造成“魔幻城堡”
正在建设的上海音乐谷有何亮点,目前其进度如何?孙建平介绍,作为虹口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上海音乐谷(SMV)包含两个建成项目、五个在建项目和一个待建项目。其处于虹口中部,串连起多伦路—四川北路商业街和北外滩航运集聚区,占地28.1万平方米,区内俞泾港、虹口港、沙泾港相交蜿蜒环绕,三条河流交汇于此,形成上海市区最为独特的滨水社区形态。
已建成项目包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和1933老场坊。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位于辽宁路46号,是整个上海音乐谷项目的原点和起点,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音乐制作中心、音像制品集散中心、艺术培训公共服务平台、aLMS云端音乐连锁营销系统平台等等功能以及定位在运行后已经初步成型。已同国际唱片协会、中国音集协、国家版权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广州园区、深圳园区)等多个社团、组织及海内外几十家音乐公司、院校及音乐人建立合作关系或入驻意向。
此外,孙建平透露,近期,北京魔幻久久文化传播公司拟与上海创意产业中心联手,将1933老场坊打造成为“魔幻城堡”。该项目与全球顶尖的美国魔幻城堡对接,与世界魔术师联盟、大卫·科波菲尔等个人和机构展开密切合作,呈现舞台魔幻表演、世界魔术大会、魔术艺术学院、魔术博物馆等主题功能。
孙建平透露,以四川北路为主轴,将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带。加强四川北路风貌区的保护和开发,把溧阳路花园住宅、多伦路永安里、山阴路和甜爱路的部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性建设成为文化创意、精品旅馆、特色餐饮、高级会所、公司总部,开发特色休闲和深度体验旅游项目。
启动多伦路二期开发,将对文化名人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打造具有浓郁海派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街区。
今年将在1933老场坊空中剧院推出虹口创意园区艺术节等多个文化项目,使之成为北外滩区域的时尚地标。结合邮轮经济,打造北外滩苏州河口休闲文化走廊,将北外滩苏州河口地区打造成为上海的“文化名区”、“商贸名区”、“娱乐名区”。
对虹口区而言,旧区改造就是第一民生。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将是虹口区发展的最大制约,解决好了就会成为实现虹口区新崛起的最大支撑。
实地调查
上千老人入驻“网上养老院”
(记者 张建群)子女还在为生计奔波,父母已悄然老去。如何解决“养老难”,虹口区在积极寻求破题。
孙建平介绍,虹口是全市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区之一。截至2011年底,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0.9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26.54%,8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42667人。独居老人10346人,其中80岁以上独居老人为5152人。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虹口区在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全覆盖的“服务网”,高科技的“物联网”成为亮点,“网上养老”更是构筑了“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至2011年底,全区养老床位达3974张,为2.2万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0.5%;建立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7家,累计受益老人达2200名;设立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19个,为4200余名老年人提供了助餐服务;全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已达156家,日均活动人数1.3余万人。作为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虹口区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定期开展健康人群大肠癌等疾病筛查。
“物联网”也走进了居民家庭,为独居和失智老人打造更安全的智能化环境。虹口区与有关科技公司合作,重点研发针对失智老人的跟踪定位器和针对独居老人的监控服务器。 “居家宝”在凉城和欧阳街道700余户独居老人家中免费安装使用后,避免了80余起独居老人意外事件的发生。还为近百名失智老人免费安装“随身保”,为找回走失老人提供了准确的方位。
通过社区“网上养老”探索建立没有围墙、不受资源限制的 “敬老院”。欧阳社区老龄化程度高,2011年末达29.5%,为全区最高。其养老设施相对短缺、机构养老需求矛盾突出。该社区整合社区资源,依托实体敬老院、社工师事务所和社区生活服务机构,创建了集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家政便民、心理慰藉、在线课堂、风采展示等服务内容为一体的“网上敬老院”。至今,这一社区 “网上敬老院”有会员1626名,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购等四大类58项服务,受益老人达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