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C企业:绿城中国资金安全现状剖析
绿城中国资金安全现状剖析
——还贷压力迫眉睫,销售遇阻回款难
引子:一度位居全国房企前三甲的地产大亨,近期不断传出资金链危机;一直以中高端定位的楼盘,销售形势严峻。绿城中国当前的经营状况备受关注。9月以来,绿城集团连续爆出负面新闻:从传闻“海南航空将以30亿元求购绿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到传闻接受房地产信托业务情况调查,11月初,网络又传“绿城集团因资金链问题正申请破产”。无风不起浪,尽管绿城方面多次辟谣这一系列传闻,但摆在绿城面前的高负债困局却亟待破解。本文以绿城中国近期的财务数据、项目成交情况、项目结构、土地储备结构为依据和支撑,分析了该企业当前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和高负债背后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探讨了绿城中国如何应对自身的资金困局。
《绿城中国资金安全现状剖析》精彩导读:
一、绿城的高负债困局
1.高负债率杠杆使用过度
绿城一直以高杠杆、高负债的财务扩张手法闻名业内。但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困难时刻,绿城的净资产负债率也只有140%,如今却冲上了163%的历史高位。
2.短期资金链流动性严重收缩
如果绿城中国的长期偿债能力还算可控的话,那么其短期内资金链的安全性已经不可容忍。
二、163%高负债是如何炼成的
1.政策敏感,成交低迷
今年1至10月,绿城集团累计取得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85亿元,仅完成其年初制定全年目标540亿元的52.78%。
2.产品单一,风险集中
虽然绿城的房子绝对价格很高,可产品的高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如果简单的降价,甚至会造成亏损。
3.激进扩张,高价拿地
早在2008年躲过濒临被收购的命运后,绿城在2009年受益于刺激政策而起死回生后在全国疯狂拿地,当年光是拿地就耗费456亿元。
4.高息融资,还贷紧迫
给绿城举步维艰的资金运作雪上添霜的是正在或即将面临的贷款到期偿还。由于对债务结构的优化设置没有做到更为长远的规划,绿城在资金运作上往往具有短视性。
三、绿城自救,路在何方
1.放缓节奏,现金为王
事实上,一直以来,无论资金链多么趋紧,绿城方面也不太愿意在价格上有所让步。用宋卫平的话来说:“绿城降价的余地非常小。
2.股权转让,等待时机
鉴于绿城自09年之后在发展模式上越来越多的采用合作开发,现在与其合作的企业非常多,而且普遍具备很强的资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