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直不作为的华润为何突然醒来

提要:宝(能)万(科)之争,演变成了华(润)万(科)之争,是我这样的看客始料未及的事。所谓“之争”,是指第一大股东和原第一股东现第二大股东,与万科管理层之间的意见分歧。这种现象虽不普遍,但在资本市场也时有发生。

  宝(能)万(科)之争,演变成了华(润)万(科)之争,是我这样的看客始料未及的事。所谓“之争”,是指第一大股东和原第一股东现第二大股东,与万科管理层之间的意见分歧。这种现象虽不普遍,但在资本市场也时有发生。

  大股东易帜,资本市场常见。单就房地产知名上市公司而言,2014年有金地,2015年有万科和远洋地产(刚改名为远洋集团)。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家上市房企,均是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举牌后上位为第一大股东的,皆是险资。

  很多人没有注意,去年12月当宝能系连续增持并站稳万科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万科紧急停牌,几乎同一时间,安邦系也通过连续增持夺得远洋地产的第一大股东。远洋地产原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降至第二大股东。那个时候,舆论都去关注宝万之争了。

  万科原第一大股东华润是央企,远洋地产原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也是央企,但中国人寿被人抢走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默不做声,也不见“反抗”。但万科第一大股东的变化,不仅占据了一次又一次的封面,还让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顿起波澜。

  华润为了捍卫第一大股东之位,曾经是奋争过的。2015年8月31日是、9月1日,它两次增持后持有万科15.29%股份,一度超过宝能系重回第一大股东。但紧接着,宝能系马不停蹄继续增持,直至万科A停牌时其持有的万科股份达到24.26%。而从9月2日到12月18日,3个多月的时间里,华润一直按兵不动。

  后来的事情,人们都知道了,华润方面连呛万科三次。分别是:今年3月12日,华润突然发声,指责万科董事会未经讨论就抛出与深铁重组意向;随后,出席全国“两会”的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公开呛声万科;3个月后的万科董事会,华润派驻万科的三名董事,投了反对票,欲从程序上阻截重组推进。

  如你所知,过去华润作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差不多是相当于财务投资人的角色,万科管理层被赋予了很大权力。应该说,长期以来,华润与万科的关系是默契的、和谐的。为什么当万科管理层引入深铁之后,华润就一再给后者“甩脸子”呢?

  万科管理层对宝能系这个突然杀入的第一大股东不满意,华润也不甘心第一大股东旁落,在这一点上,它与万科管理层的态度应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万科管理层四处寻找谈判对象,最后选择引进深铁;华润却至今没有(公开)提出解决方案。

  此前我曾经说过,万科分散的股权结构长时期没有建立防火墙,管理层是有重大责任的。但现在,我还要加上一句,作为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也难辞其咎。如果说,2014年以前还能以“没有想到”为借口,那么,当安邦系和生命保险激烈争夺金地第一大股东并成为资本市场的经典型案例后,华润坐失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有着鲜明的不作为色彩。

  所以,对今年3月以后的华润,我只能说它是“突然醒来”,试图夺回万科第一大股东之位。但是,虽然华润没有公开提出解决方案,却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己的想法。

  譬如,其一,从宝能系手里回购股份。据媒体报道,傅育宁曾与姚振华此前在新加坡有过会晤,但从后来的发展看,双方并未达成行动的共识。虽然万科独立董事华生透露现在宝能只求“全身而退”,但分析师普遍认为,宝能不可能不挣钱,华润要回购,关键是价格。万科停牌时的股价是24.43元,据说宝能的持股均价不足16元,差距甚大。

  其二,从万科“国家队”手里回购股份。有媒体报道,“国家队”持有的万科股份为9.5%。我们记者查询资料是,中证金和中汇金共持有万科股份近9%。如果华润能从“国家队”手里回购全部万科股份,则万科即使与深铁重组成功,华润也有可能重回第一大股东之位。

  上面两个设想的实现难度都不小。前面说了,华润回购宝能系所持股份,存在巨大的价格壁垒。而“国家队”是以组合的形式从股市买的万科股份,如何回购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何况涉及不同部委,决策效率高不起来。

  美国国会某个派别为了阻止其他派别的某项议案通过,常常会让一个口才了得的议员连续演讲数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以上。我个人猜测,华润目前的对策就是,以时间换空间。先尽可能地拖延万科深铁重组方案推进的进程,程序上总是能找到技术漏洞的。

  万一重组预案被迫延缓,万科股票不得不复牌,必然是大跌,这对华润是有利的,它与宝能谈判就有了更多的筹码,中小股东也会施加压力。即使未必能迫使宝能系屈服,为自己争取到更长的运作时间,或许就能获得更宽裕的腾挪空间,说不定那个时候部委之间也协调好了呢。当然,华润的最佳诉求是万科向它定增,但需要华润拿出令投资者信服的资产来。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