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专栏2: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重点
1、工艺技术:薄型建筑陶瓷砖(板)生产及应用配套技术,轻量化、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及应用配套技术,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新产品生产技术,卫生陶瓷低压快排水成形技术,高压成形技术。
2、原材料及色釉料:低品位原料(如红坯土、页岩等)应用技术,功能喷墨墨水,抗菌新型坯釉材料等制造技术。
3、重大装备:宽体节能窑炉,节能高效多层辊道式干燥器,万吨级压机,大型高效薄板生产线,卫生陶瓷高效成形技术装备,激光打印技术装备。
4、自动化及智能化:3D打印模型研发,NC加工技术,智能化生产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自动储存转运生产线,智能化立体仓储技术。
(三)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
加强宣传和引导,树立品牌消费理念。加快协会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标准化体系。以标准为纽带,用先进标准倒逼产品升级,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以精细化管理推进品牌建设。以产区为载体,加强质量监管、市场秩序维护以及服务水平提升,树立区域品牌。引导企业或产区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企业品牌。
推动陶瓷原材料和坯釉料的标准化、集约化、系列化和商品化,推进产区集中制粉示范项目。
推进“互联网+”在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生产、销售、服务中应用,创新业态模式。构建“互联网+陶瓷、卫浴”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安装服务体系,借助众创众投和第三方服务,打造新型市场平台,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信息情报系统、移动网络系统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第三方电子平台的带动作用,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增强与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促进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由卖产品向卖产品+服务型转变,最终实现引导消费。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进众筹式产业联盟建设,集行业之力,解决行业中的共性问题。
(四)推动绿色发展
实施绿色、生态化产业园区改造工程,以技术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循环经济为途径,构建绿色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体系,发展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
加强行业节能减排,推广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等环保技术与装备,推广干法制粉,陶瓷砖薄型化,卫生陶瓷轻量化,水循环利用等技术与装备。
研究制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新标准,强化绿色生产管理。
实施绿色建陶和卫浴产区低碳排放示范工程,建立完善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由点带面,以标准化的碳交易体系提升行业低碳制造水平,积极推进行业碳排放核查交易活动。
制定绿色战略、绿色标准,建立绿色评价体系。优化内部产业设计,推进园区产业整合,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专栏3:重点研发与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
1、原料生产:完善和推广建筑陶瓷干法制粉工艺技术,连续球磨工艺技术,扶持建立集中制粉商品化应用示范中心;
2、能源:集中清洁煤制气技术与装备,新型高效清洁煤气化(自)净化技术装备;
3、热工设备:窑炉新型燃烧技术,窑炉和喷雾干燥塔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
4、生产工艺:超大规格陶瓷薄板工艺技术,陶瓷砖减薄工艺技术,低温快烧工艺,低粉尘作业工艺,五金卫浴自动化抛光工艺;
5、节能减排:球磨机、风机等装备节能改造技术,高效收尘、脱硫、脱氟技术与装备,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与装备。
(五)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
以创新提升技术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品牌影响力作为增加市场应用,加快发展的主要途径,继续努力拓展国际市场范围。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以资本输出、产业融入、工程服务等深层次国际化途径,组织与引导骨干生产企业和骨干装备企业瞄准国外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到国外投资兴办企业。通过全方位的国际交流,逐步培养具有跨国公司能力,且具备走出去能力的大型企业,培养中国的国际品牌。建设交流平台,引进国外先进的工业设计、品牌创新等概念与实体,推广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的国际智力交流。
(六)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标准、质检等行业平台作用,加快行业安全、认证、评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咨询、融资、职业培训、物流配送、跨境电商、网络服务等平台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指导意见宣传贯彻
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牵头,组织主要产区的宣传贯彻工作,提高全行业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成为全行业指导性意见。协会指导组织地方、产区编制各陶瓷产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下级规划做好与上级规划的衔接,规划须经过科学论证,报相关工业主管部门审查、备案或批准,加强规划管理。规划是引导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统一认识,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到位。建立规划定期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并根据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做出调整。
(二)建立和完善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产业创新体系
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推进“产学研用”全产业链的产业技术联盟建立。支持重大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对行业影响的关键产品、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开发,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机制,促进转化为生产力。积极争取细化支持和鼓励政策,设立相关专项扶持资金、明确财税政策予以支持。
完善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促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推出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积极争取完善和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确实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及产品到得有效保护,支持自主创新。
(三)实施绿色园区/产业集群示范工程
协调地方政府,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区管委会,选择重点产区,组织开展绿色园区创建活动。重点推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积极申请各级政府及有关方面的支持。
(四)加强行业管理协调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引导以及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对产业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协调管理,加强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上的公平执法。
加强市场监管,开展行业自律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提升陶瓷和卫浴产品质量。
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建设,完善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在全行业树立诚信意识和失信惩罚机制,促进行业新形象。对失信企业,协会要形成定期通报机制,提升产区和行业的诚信水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制定建筑陶瓷、卫生洁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推动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五)提升标准水平,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绿色化、智能化、“互联网+”在行业中应用等创新工作,需要标准、规范约束与强化,根据创新内容与项目制定相应标准是创新的保障。
响应国务院实施国家标准改革的号召,提高协会团体标准市场化运作能力,积极推动协会团体标准体系的建设,完善行业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新挑战,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业界,当须持续创新,与时俱进。紧抓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再平衡,世界产业格局再调整,以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难得战略机遇。充分认清建筑卫生陶瓷业,既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制造产业,又是设计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更是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创意产业和营销物流等配套服务创新产业的特殊产业链属性。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着力加快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业由资源依赖型、生态欠佳型、创新不足型和速度规模为主型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型、创新驱动型和优质高效型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步伐。着力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淘汰无效和低效供给,持续创新高性价比有效供给,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地创新、培育、引领和满足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日益升级的个性化、时尚化和多元化等有效消费需求。齐心协力,勇于担当,持续全面创新提升,致力实现超越引领,为全面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早日实现中国陶瓷业全面复兴为世界陶瓷业最强最大之领军者的当代中国陶瓷梦,而不懈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