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四)市场需求分析预测
1、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主要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需求增长将处于微增长的平台期。随着城镇化及全面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规模化建设还将保持一定总量,对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的绝对需求量仍会有较大需求,但增幅会逐年降低。
产品需求结构继续升级。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建筑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将对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的品质和功能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市场对高性价比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需求比重将稳步提升。
绿色产品、整体化的建筑装饰部品需求将快速增长。随着《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实施和消费者、房地产建筑装饰企业、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生产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需求将激发绿色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快速增长。国家明确建立住宅部品体系,推进住宅产业化、建筑部品化建设,整体家居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整体化的建筑装饰部品市场空间广阔。
2、主要产品需求预测
根据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产业发展及消费特点,结合未来城镇化建设、进出口等因素影响,2020年主要建陶和卫浴产品需求量预计:
(1)建筑陶瓷砖需求量约100亿平方米。其中,国内市场需求量90亿平方米。
(2)卫生陶瓷需求量约2.5亿件。其中,国内市场需求量1.8亿件。
(3)智能坐便器600万台。其中,国内市场需求量550万台。
四、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以产业结构调整、商业模式创新为途径,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和“互联网+”应用与推广,注重增值服务,推进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打造创新化、自动化、创意化、品牌化、绿色化、信息化产业,促进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向绿色循环低碳型、创新驱动型和优质高效型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进一步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创新发展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2、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协调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协调发展能力。
3、坚持绿色发展。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4、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开放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开放发展能力。
5、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强化共享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意识,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筑陶瓷产量保持在100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达到2.5亿件(其中智能坐便器(盖)在坐便器类产品中占比达到15%以上),卫生间整体配套率达到60%以上;产业布局结构和组织结构得到全面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创意设计和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进入到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发展新时代;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出口保持稳步增长;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80%以上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建筑陶瓷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卫生陶瓷实现工业废水排放全部达标;规模以上五金卫浴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50%以上企业实现“绿色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基本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建筑陶瓷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80万元;卫生洁具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60万元;先进品牌企业和高附加值产品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120万元;“十三五”末培育3~5家销售额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企业。
五、发展重点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1、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实施“扶持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战略,鼓励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的比较优势,盘活存量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培育龙头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差异化发展,形成一批“专、精、特、优”的特色企业;淘汰产品质量差,原材料、能耗消费高,环境不达标的落后企业。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扶优扶强。
2、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加大设计研发创新力度,着力开发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时尚化、创意化、个性化、特色文化类新品种;防静电、耐磨、耐污、防滑、保温、太阳能、抗菌等多功能型建筑陶瓷产品;节水便器、智能便器等智能卫生洁具新产品。
专栏1:重点发展的建陶、卫浴产品
薄型陶瓷砖、陶瓷薄板、文化艺术砖、仿天然材质砖;
功能型防滑、防污、抗菌、自洁净、绿色生态(智能呼吸)产品;
隔热、保温、隔音等多孔陶瓷板;
节水便器、智能便器、具有保健功能的卫生间用品;
低铅龙头、感应龙头、恒温龙头、健康卫浴;
线条、附件、拼花等配套产品。
3、进一步创新完善产业链。拓展产业范畴,积极推进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链延伸与创新。做强做大陶瓷配套产业,包括陶瓷原料标准化集约化供应、五金配件、色釉料、窑炉窑具、陶瓷机械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集散市场、物流运输、设计研发、产权交易、技术成果转让、金融服务等中介服务。
(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十三五”是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业创新驱动、提升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根本动力,培育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各产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大力发展以产学研用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技术中介服务,加快技术成果转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创意设计,推进以研发和工业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在陶瓷砖花色图案、卫生陶瓷模具和产品应用设计开发、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加强建筑陶瓷、卫生洁具生产关键工艺技术、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重点研究开发新型原料制备、新型节能窑炉、陶瓷砖短流程生产工艺、环保及循环利用新技术等。
着力解决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畅、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改进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以市场导向制定的协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推动现代制造与现代信息技术在陶瓷业中的深度融合和应用与推广。促进工业机器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进陶瓷生产智能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