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玻璃幕墙”下的财政资金监管
过去科长拿张支票就把钱领出来了,现在至少要经5到7个岗,才能把钱拨出去,由业务科室专管员下指标,科长、主管副局长、局长审核,然后再由国库科经办人员、科长审核,这就至少5道关了,任谁也玩不了猫腻了。
现年56岁的张亚东,从20世纪90年代初担任预算科长开始,先后经历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2000年的部门预算改革等当代财政改革重大事件。当一项项改革逐步把财政体系推向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运用大数据理念和信息化管理平台,是财政资金监管走向现代化治理的关键所在,也是财政体系向高效、透明发展的大势所趋。
“财政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第一步是科学确定改革步骤。”在张亚东看来,预算是“大脑”,国库是“心脏”,其他业务科室就像胳膊腿儿,这种机制决定了改革的顺序。
他告诉记者,经过反复调研、研讨,一个新型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的总体设计基本成型,就是要按照“财政收入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指标内部操作管理、零余额基本账户监管、预算执行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顺序研发。
这样一来,财政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就全部处于透明监管之下,也意味着以往固有的部门利益将要被打破,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
“改革首先就是要革我们自己的命。”密云县财政局副局长吴成刚举例说,过去科长拿张支票就把钱领出来了,现在至少要经5到7个岗,才能把钱拨出去,由业务科室专管员下指标,科长、主管副局长、局长审核,然后再由国库科经办人员、科长审核,这就至少5道关了,任谁也玩不了猫腻了。
这个针对财政系统内部研发的指标操作管理系统,确实起到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当时有些同志不是很理解,我在内部会议上说,不是对各个科室不信任,而是我们的管理机制就需要这样,监督不代表不信任。”张亚东告诉记者。
事实证明,这样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对工作隐患确实起到严格监督和未雨绸缪的作用。
据密云县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张榕华介绍,在这套系统运行之前,专项资金不走指标化管理,审核流程也缺少相应的中间环节,难免出现“人情专项资金”“领导打招呼专项资金”。而指标内部操作管理系统把14项专项资金全部实行指标化管理,要拨款必须先有指标,这相当于一道“防火墙”,从源头上规避了资金使用风险。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走向纵深的关键,是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尽管经过多次清理,每个县属预算单位还是保留了一个零余额账户和一个基本账户。财政对零余额账户能随时监控,但监控不到基本账户,预算单位只要将零余额账户资金转移到基本账户,同样可以逃避财政监管。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10月,密云启动了预算单位单一零余额基本账户管理改革工作,将零余额专用账户与基本账户合并,统一为既能收又能支、财政还能监管的零余额基本账户,在北京市率先实现了预算单位只有一个单一零余额基本账户的规范管理。
“一开始,很多预算单位并不愿意推行这项改革,他们觉得在资金使用上不方便了,有的甚至还打电话来质问我们管那么严干什么?”张亚东说,“我们把其中的利害关系、预期效果向领导汇报透彻,县委县
政府印发了《密云县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我们同步制定了《密云县财政局预算单位实有资金拨付内部流程》等配套办法,研发了预算单位实有资金管理系统作为信息技术支撑,改革才得以继续推行。”
很快,效果就显现出来:预算单位不仅感觉用钱更加及时便利了,而且都点赞“财政替我们把了一道关”;财政监管也“有迹可循”了,小到预算单位买支笔,大到项目支出,都一目了然;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更加规范高效了。
从这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密云县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减少结余方面确实成效显著,支出进度一直排在北京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