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强将任董事长 泛海控股转型坐实
新华网北京5月20日(记者 高璎璎)卢志强回归泛海控股的消息仍在资本市场发酵,并带动泛海控股股价回升。5月13日,泛海控股披露的包括实际控制人卢志强在内的10名新晋董事即将替换之前的8名董事会成员,连同留任的2名董事组成泛海控股新董事会的信息,最终将在5月29日股东大会上落下另一只靴子。
虽然大幕尚未开启,泛海控股坐实转型的决心已从中可见端倪。据了解,泛海控股此次董事会调整仅是系列调整的第一步,随后泛海将继续进行高管团队和业务架构的调整,以期发挥更为显著的整合效应,将转型落至实处。
金控业务 相互协同
泛海控股的金融转型已经历时一年有余,近期又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民金所注册资本拟定为人民币10亿元,泛海控股作为单一股东将以自有资金出资。与陆金所不同的是,民金所将借助泛海地产、能源等产业资源,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投资渠道。
泛海控股董事长韩晓生曾提出,要全面提升公司金融产业资源优势和价值,整合公司已有的(或计划收购的)证券平台、信托平台、保险平台产品等,通过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与传统金融业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传统金融产业基于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业务对接和结构优化,助推公司金融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受益于泛海在地产、金融及能源行业的多年经营,民金所将构建区别于其他平台的风控核心竞争力。泛海的地产、能源项目可以对接互联网金融平台资产,做好金融业务整合、实现金融业务与地产业务、能源业务联动,而担保等公司又能为项目进一步降低中间成本,如此将能为投资者提供综合收益率较高的安全性投资产品。泛海控股将尽快启动与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公司企业等的合作洽商,以尽可能地引入更多的机构参与其中。
据泛海控股方面透露,目前民金所已启动平台建设,泛海控股旗下证券、信托、保险、期货等各金融管线专业高管在内的项目筹备团队,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卢志强此次回归上市公司,民金所筹建步伐或加快。
据悉,在此次的董事会调整后,泛海也将进行管理团队和管理架构的调整。泛海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组织框架,近期将正式出台,预计大致可划分五条业务线。证券总部负责证券、期货及直接投资等业务;保险总部负责管理财险、寿险、再保险、健康险和保险资管等业务;信托银行总部负责管理信托、银行及境外金融公司等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总部负责管理民金所、担保公司等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总部负责管理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等业务。
从规划看,五条业务线相互协同,涵盖目前主流的金融业务,可以预计泛海金控将充分释放现有牌照的价值空间,发挥牌照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产品交叉销售、科技网络及人力资源整合,打造泛海金融的整体品牌。
据泛海控股高层透露,泛海控股的金融总部虽建立在北京,但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及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泛海控股将考虑在上海建立第二总部;同时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发展离岸人民币跨境结算。泛海控股充分利用北京、上海、香港三地的资源,实施“金三角战略”,实现国内国际的资金融合。
产融结合 坐实发展
随着卢志强的亲自出山,泛海控股未来打造产融结合的金控集团的整合方向也愈加明确。“所有购并的基础都是现在实业的基础,即房地产以及原来积累的基础。通过这些基础会整合更多有发展前景的资源,进而还可以支持地产、能源更好的发展,即产融结合。”泛海控股董事长韩晓生称。
自2014年以来,泛海控股在北京、上海项目的拆迁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在这两个重点一线城市项目价值的释放扫清了障碍。在此基础上,北京项目在2014年10月份开盘销售,截止2014年年底,已经取得近10亿元的骄人业绩;上海项目10号地块已经基本拆完,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将在年内实现预售。此外,随着市政道路、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泛海控股体量最大的武汉中央商务区项目目前也已经进入成熟期,业绩持续稳定释放。海外洛杉矶项目已经开工、旧金山项目开始布局。地产项目所带来的持续现金流将会进一步夯实泛海控股产融结合的基础。此外,借助“一带一路”东风,泛海在印尼发电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为公司未来发展也带来良好预期。
“金融板块”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整合的过程中已开始释放能量。2014年年报显示,金融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41%,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从17.97%提升到了20.40% 。“今年这种支撑可能还会更好。一季度民生证券利润超过两个亿。”韩晓生说道。
但这仍不是民生证券的潜力所在,泛海控股对其还有更高的期望,2014年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将充分利用多元化综合平台,力争通过公司增发帮助民生证券实现增资扩股,并规划民生证券于2016或2017年上市。
随着更多的包括民生信托、民生期货等金融类公司扩充资本金、拓展业务模式,泛海金融板块将会贡献更多现金流和利润。
泛海控股方面称,产融结合产生的金融资本控制关系,将使集团公司和各成员公司的股权控制关系以及人事控制关系更为密切、有效,从而增强集团公司各成员单位的向心力以及执行统一战略的协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