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场馆该不该有“玻璃心”

近日,某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在暴雨中倒塌,造成2人轻伤。据悉,该场馆只是一个由充气膜组成的大帐篷,可以自由移动和装卸,根本不算建筑物。

  来源:中国建设报

  新闻背景:近日,某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在暴雨中倒塌,造成2人轻伤。据悉,该场馆只是一个由充气膜组成的大帐篷,可以自由移动和装卸,根本不算建筑物。

  点评:据介绍,该场馆采用的是新型场馆建筑形式——空气支撑膜结构,内部无梁无柱,跨度可达到180米;它是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工期短、可拆装、可移动,防火级别为难燃B级,抗风能力达到8级。从外观上看,该建筑主体只是一个充气大棚连接着仅二三十厘米高的墙基。

  专家称,充气膜式结构常用于体育场馆,这种结构以PVC涂层布作为主要材料,需要一直给建筑物充气。由于透光和通风性好且造价低、施工方便,很多临时性的体育场馆都选择PVC膜结构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但与此同时,这种临时性场馆一般都会在膜下面设专门的钢结构作为支撑,确保其稳固、结实、安全。从已经披露的资料看,此次倒塌的场馆在膜下面并没有专门的支撑结构,其支撑力全靠鼓风机送出的气压,其安全保障很成问题。

  事发时,当地为暴雨大风天气,瞬时风力可达7级。场馆相关负责人称,由于该场馆被3个大场馆包围,风吹到此处很容易形成旋风,瞬间风力可能已超过10级。这对于没有支撑结构的“充气大棚”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

  场馆倒塌后,伤者称没有想到体育场馆竟会被风“吹倒”。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馆根本不是房屋建筑,因此其“搭建”无需审批,设计安装也无需经过招标,安装单位也不需要具备建设资质。如此“三无产品”,竟在体育中心直立了近一年。这不禁让我们想问一句:场馆“玻璃心”科学吗?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