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的无锡地籍图解密

饱经沧桑的无锡地籍图。    
饱经沧桑的无锡地籍图。   

陶菲嘉和金章凯一起查看地籍图。
陶菲嘉和金章凯一起查看地籍图。

  在市中心一幢神秘大楼里,珍藏着一批长年保存在恒温恒湿环境中的珍贵地图,它已经在无锡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许多作用。

  无锡的每一块土块归谁所有?占地面积是多少?它的四邻又是谁?在复兴路高楼大厦包围中的房地产档案馆内,有一排特殊的大柜,这里珍藏着一批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前后手绘的无锡地籍图,工整的笔迹,精确的图样让人叹为观止。在6月9日“国际档案日”到来前夕,首次公布了这批无锡珍贵的地籍图。

  78年前地籍图上一片水乡特色

  按上手印,装上鞋套。如果不是工作人员的指引,外人根本无法进入房地产档案馆的这处“禁地”。室内温度严格控制在26℃,湿度控制在59%RH,空调和抽湿机24小时不停歇,以保证这批宝贵档案的最佳“生存”状态。

  陶菲嘉打开其中的一个柜子,里面是写着“惠勤”地名的地籍图,这是今天的火车站一带。每一张地籍图上方中央写有图纸名称,如“无锡县第一区黄泥镇地籍原图”。下方正中标有本图幅的比例尺,这里许多图是1:500的大比例。左侧下方则注有“无锡县 城 市 测 量 队 勘 丈员×××、检查员×××”的字样,并盖有私印戳记。相当部分的地籍图绘制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也就是78年前。

  记者在几幅无锡市中心的图上,看到了内城河和外城河。当年的地图上,田基浜也仍是一条不小的河浜,石子街小区的位置是一条叫谈渡港的小河。老的城墙线非常清晰。地籍图上有的地方看上去非常疏朗,那就是望族们的田地,像薛家在城东就有一大片土地

  这些地籍图涉及无锡城的东南西北,共留有259幅。与此相配套的是386册《土地所有权申请书》,由无锡县地籍整理处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登记,上面写有土地面积、主人、价值、来源等信息。这批资料被陶菲嘉称为镇馆之宝,因时代久远,不少已发黄、发脆,从不对外展示。

  曾经沉船落水,打捞上岸“获救”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根据《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各地开始地籍整理,这些地籍图、册就是当时地籍整理时期绘制而成的。当时地籍管理的重点是城镇,这些地籍图覆盖了老城区的大部分城镇区域。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时,国民党地政署将大部分地籍图、册装箱打包,准备用轮船运往台湾,但船还没出海时就被击沉,打捞出水后发现了这批资料,后辗转移交到了无锡军管会,几经转折后保存到无锡市房地产档案馆。

  但在《无锡市志》第五卷中,关于这批资料有另一种说法: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因侵华日军进攻无锡,无锡县政府将全部图幅送至南京,西迁至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无锡继续进行土地测量和地籍整理,这批原图因覆舟浸水,腐烂167幅、丢失94幅。

  察看这些地籍图,上面确实有不少地方有浸水的痕迹,但到底是只在1945年落过水,还是在1949年又落过一次水,恐怕已经成了一个永远的谜了。按1948年在地籍整理处测量队工作过的86岁老人金章凯回忆,他也只知道这批图沉过长江,到底落过几次水,也不甚清楚。解放前后,他曾见过这些图存放在三皇街的某处,又有一段时间存放在城隍庙中(现恒隆广场位置)。

  据市志记载,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因清代土地几经变更,无记录可查,当时的土地管理员经常舞弊,对税收有影响,决定进行土地测量,清查地籍。直至民国二十六年,完成无锡城区人工测量1:500原图257幅;1:1000原图284幅。陶菲嘉表示,由于利用率不高,再加上数字化扫描的成本很高,目前这批资料仍只能以纸质方式进行保存。

  房产和历史建筑的依据

  据介绍,这些图每块地域都标有丘地号、名字、亩分数及某一线段的尺寸等数据,有关人士曾对一些老房子重新丈量测绘后与地籍图上的位置进行核对,完全匹配。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地籍图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陶菲嘉介绍,古代没有房产证之说,只有土地的买卖,房屋是土地上的附属品,地籍图就表明了某一地块上的占地和主人等信息。1954年,全国开始制作房地产平面图。但测绘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无锡当时就依据这批地籍图,再到实地测量房子,最后将量好的房子套在地籍图上。1980年代,全国进行第一批房屋登记,开始发放房产证。文革后许多房主手中的地契、权状都已丢失或销毁,登记部门也是利用这些图册记载的内容,参考其他记载,让好多老房子找到了主人。

  无锡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张振强介绍,惠山古镇进行恢复时,也是靠着这一地块的地籍图,为修复提供了依据。同样,地籍图上还可找到伯渎港的祝大椿故居、小娄巷旁的秦毓鎏故居。(晚报记者 黄孝萍 文/摄)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78年前的无锡地籍图解密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