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惠州楼市年鉴·年终卷之房地产热词

 1、新国五条——20%征税惹波动 房价不降反涨

  自2009年12月份开始楼市调控以来,政策经历了四次升级,分别是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2013年2月20日出台的“国五条”是第五次调控升级。它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其中,对二手房交易征收差额20%个税成为最大看点。消息一出,就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映。在上海,新政策出台后的第二天,潜在购房者为避严厉的20%个税,抢搭“末班车”,3月上海楼市成交量被业内称为“一个惊人的数字”。一手房方面,3月商品住宅成交153.82万平方米,创下2009年12月以来新高。二手房方面,3月成交近7万套,不仅创下全国之最,也成为上海最高单月成交纪录。

  国务院出台“国五条”,意在控制过快上涨的房价,打击投机性购房需求,将房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11月仍有66个城市继续上涨,已有超过26个城市房价同比涨幅超过10%。这些城市年度调控目标恐难实现,这意味着,中央应根据年初预定的调控目标进行问责。但此前调控问责屡屡爽约。

  2、房产税——非抑制房价的主要手段 长期将弱化政策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房产税成为业内最为关注的政策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2010年以来,房产税一直是业内外热议的焦点,重庆市政府、上海市政府先后于2011年1月28日起正式试点开征房产税,成为全国首批房产税征收试点城市。此前在上海和重庆分别试点房产税的实施效果来看,短期成交量明显下降,但中长期市场需求弱化了政策影响。市场运行更多受信贷、当地供求等因素影响,若新推出的房产税与沪渝两地差别不大,对市场的影响不会持续。

  对个人房产开征房产税,会使持有房产的成本上升。若投资者没有更高回报率的投资渠道和产品,且对未来房价上升还有足够的预期,则很多投资者会选择依然持有房产,只是将这部分增加的房产税加入到其持有成本中,在未来转让房产时一并收回投资,这种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二手房的价格。

  3、新型城镇化——非房地产化 土地是重要载体 

  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一词已成为全民关注热点,并被业界认为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召开,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渐趋明朗。并明确表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作出安排,提出“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目前,我国已实现52%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但只实现了35%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明确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数量目标: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三个“1亿”的提出突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即人的城镇化,而将城镇化的阶段性目标作量化处理也有利于工作推进和社会监督。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房地产管理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多种改革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如何让城镇化发挥其扩大内需的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前行,是未来改革创新的重要问题。

  土地的价值被重新归类排序,被深入挖掘,这也直接影响了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理念和投资方向的调整。在2014年,预期新型城镇化将从概念逐渐变成各地的实际行动,而存在于一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城市群中的潜在土地供应也将逐渐被激活,成为房企逐鹿的新机会。

  4、地王——房企扎堆推高地价 后市不容乐观

  在2013年上半年,“地王”一词频频出现的一二线房地产市场中。5月以来,土地市场异常火热,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更掀起新一轮的“抢地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47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土地成交价款8669亿元,增长31.5%。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尤其一线城市单价、总价“地王”纪录不断刷新,龙头房企成为主要买家。房企扎堆一、二线城市,在推高地价的同时,也在明显酝酿风险

  土地市场风起云涌,地王不断,给2014年的房价带来了无限想象。在政策收紧下,2014年部分城市的“地王”入市的市场空间可能不乐观。“地王”上市的风险也在加大,地王风云的结局尚不得而知。

  5、以房养老——推进速度或放缓  税收方面压力大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按计划“以房养老”政策会于2014年上半年试行推广。

  虽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但以房养老的实行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房地产评估机构参差不齐、中国传统养老观念、房屋产权、养老机构等。我国现有房屋产权70年的规定是“倒按揭”的最大障碍,也是与国外政策环境最大的差异。对于抵押房产的老人来说,可能会面临着产权到期,人活着“钱”花光了的问题。

  6、钱荒——年末资金紧张加剧 短期仍不乐观

  临近年末,市场资金紧张加剧。19日银行间1月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再创6月"钱荒"以来新高,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也连续三日飙涨。回顾今年首次“钱荒”,6月开始,各地都开始出现部分银行暂停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消息。“钱荒”根源是流动性结构失衡。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经济结构不合理、国际收支不平衡造成人民币总体流动性过剩;而在银行层面,资源配置失衡、杠杆运作加大、期限错配、流动性管理薄弱使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得脆弱。持续的“钱荒”,给房企的资金链造成很大压力,使得部分大房企纷纷出海融资。随着二次“钱荒”的到来,全国各城市银行贷款总体进一步收紧。对此,央行宣布已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适度注入流动性,但短期资金面仍不容乐观。从央行操作情况看,不会再次出现“钱荒”事件,但伴随年末考核压力的临近,预计资金利率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7、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也即不完全产权,使用者仅占住房的部分产权,或者根本就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法律上不予产权保护。在内地一些中小城市有“小产权房”现象。多为城中村民宅基地上所建设的小楼房,用于出租或开设小型宾馆等。三中全会有媒体对在房产政策解读上出现偏差,解读小产权房有望合法,造成民众对小产权房给予转正厚望的偏差理解。接着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紧急叫停,并且明令下通知要求,对在建、在售的“小产权房”坚决叫停,严肃查处,对顶风违法建设、销售,造成恶劣影响的“小产权房”案件,要公开曝光,挂牌督办,严肃查处,坚决拆除一批、教育一片,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

  惠州现在已经完成对小产权房的排查,面积超12万平米,惠州小产权的情况不严重,主要因为商品房的价格还没有高到难以接受。排查工作已经结束,对登记在案的小产权房的处置办法还要等政策细则出台。而对于早些年前建好的小产权房,还没有相关政策处理条例。

 

     8、乐居贷

   1112日,易居中国与中信银行强强联手,用500亿元推出全新的消费方式“乐居贷”。消费者可用住房抵押向中信银行申请综合授信,能在抵押房屋贷款七成的基础上,最高追加20%的附加消费贷款,最高可贷30年。可满足家庭购房、购车、装修、留学、旅游、家居等各项生活消费。该业务将在全国22个城市全面展开,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列入其中。

  乐居贷旨在通过房产抵押综合授信形式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资金问题。现在各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对二套房的购买有着严格的限制。乐居贷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新的资金解决渠道。

  9、厦深高铁

   修建厦深高铁的消息自被公布之后就一直备受关注。厦深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快速铁路通道中杭福深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厦门北站引出,经漳州潮州揭阳汕头普宁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全长502.4公里,其中广东段全长约357公里,福建段长约145公里,共设20个车站,其中18个客运站。打造黄金走廊加速区域经济整合。

     厦深铁路联结了厦门、汕头和深圳3个经济特区,并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起来,将形成东南沿海3小时经济圈,必定对区域经济的整合和优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推动粤东地区经济发展,它为粤东地区的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厦深铁路等路网建成后,届时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都有直达列车停靠潮汕站,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会空前活跃,将对粤东地区的招商引资、对台贸易、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对接影响深远,有利于对接珠江三角洲、港澳台等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还会对临港工业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厦深高铁在惠州有两个站,分别是惠东站、惠州南站,大大缩短惠州到厦门的距离,车程将从10个小时缩短为3.5个小时,这让惠州人民倍感兴奋和幸福。深圳也有两个站深圳坪山河深圳北站,这也让高铁沿线附近的楼盘也大为收益,带来房地产新的升值点。

  10、单独二胎政策

       20133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成立国家卫计委之后,单独二胎政策又再度被纳入议程。20138月,有报道称延宕数年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再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2013年年年底或2014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关注。

        单独二胎,早前也叫做单独二孩。单独二孩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中国一贯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中国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退,迎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单独二胎”政策正是在这样的基本国情背景下提出的。

     “单独二胎”的实施有着以下影响:一是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二是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三是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单独二胎”政策还一度引起房地产开发商对产品户型的开发,大户型产品悄然走俏。

   

新浪地产
关键词:宏观政策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