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画家笔下北京“很朝鲜” 解放军在KTV唱歌

  据《参考消息》10月22日报道,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0月18日报道,设想你是朝鲜的一个画家。

  你的全部工作就是创作宣传画,其中很多是描绘三位领导人中的一位。但如果要让你描绘另外一个国家,而且是你从未去过的国家怎么办?

  两位住在北京的英国人尼克·邦纳和多米尼克·约翰逊一希尔就想找到这个答案。在一个名为“美好未来”的项目中;这两人画了一些关于北京生活的图片,并把它们给了一位朝鲜宣传画家。这位朝鲜画家根据这些图片创作了自己的画。下面展示的这些画作很有意思。

  在一幅关于鸟巢的画作中,一名手拿相机的游客身着中山装,穿戴都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款式。背景中,一些戴领巾的人正在打羽毛球,还有人举着中国国旗正在朝鸟巢走去。

  在另一幅画中,两个农民还有一群士兵正在望着中央电视台的大楼。这座大楼就在北京东三环边上,周围全是高楼大厦。但在朝鲜的宣传画中,这座大楼和另外几栋楼都被整齐的农田包围着。

  还有一幅画里又是中央电视台的大楼,旁边的大街上都是排队行进的人群。

  不知为什么,在街边站着的外国男性穿着工作服在北京可是很难见到这样的(不过有人觉得,他实际上可能只是在脖子上挂了一个相机)。这个城市红色的太阳污染的后果倒是表现出来了。

  这些画作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们表现的更多的是朝鲜,而不是中国。尽管两国是盟友(朝鲜严重依赖中国的经济援助),朝鲜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去过中国。过去几十年来,更多的朝鲜人成功从边界进入了中国,为的是找到临时的工作或者买卖货物。虽然这种做法是违法的,但有关中国相对繁荣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朝鲜,很多朝鲜人对中国是什么样也有了一些概念。尽管如此,宣传画家把北京画成了稍微热闹漂亮一点的平壤还是让人吃惊。

  对老一辈的中国人来说,这些画面可能很熟悉:在文革期间,描绘着微笑农民的宣传画到处可见。比如,一幅那时候的宣传画画的是一个农民手拿毛主席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

  如今,文革时期的宣传画在中国成了媚俗的装饰品,在各地的小装饰品店里都不难找到那时候的徽章、宣传画还有原版的“红宝书”。同样的情况将来会不会发生在朝鲜呢?等着瞧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