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盘起洋名“小刚炮”直言开发商没文化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说到各个城市的楼盘名字,您肯定能说出一大堆。的确,这些名字也是千变万化,无所不包。如今,在北京看到“天鹅堡”、在苏州看到“普罗旺斯”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曾经有网友开玩笑:在他所在的城市看一圈房子就像周游世界一般!
没错,具体来说这一天就是:早上去“斯坦福院落”,中午去“加州洋房”,下午去“香榭里街区”……如果第二天还有兴致,可以去“曼哈顿”、“柏林小镇”或者“威尼斯水城”……
说到这儿,您肯定听出来了,这些楼盘都有一个共性:中国的楼,外国的名儿!说起来,中国楼盘爱起洋名字由来已久,但是近日这些洋楼盘因为冯小刚导演在某开机仪式上的一句话:“开发商没文化!不自信!”挂上了钩。 冯导此话一出,立刻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现在楼盘起洋名的情况到底如何?消费者对洋名字怎么看?他们会给洋名字加印象分吗?
记者随机选取了全国一、二、三线城市,240个不同小区名称的梳理,我们发现,有五分之一的小区在命名的时候,都含有外国的信息,给小区冠上“洋名”已成为一种流行形式。同时发现,三线城市的“洋名”小区最多的,其次是二线城市,现在一线城市出现“洋名”的概率反而是最低的。为何起洋名?某二线城市开放商解释的原因很直接,为了吸引消费者。对此消费者为此买账吗?
路人甲:主要是环境,环境好,也许我就买了。
路人乙:要看个人,有些人,有些名字,就会对个人勾起一些东西吧,如果某个名字正好勾住我什么,也许我就买了。
路人丙:我认为这个并不重要,关键是房子物有所值。
今天的购房者与消费者,或者是大众对于楼盘的洋名字,早已经不像其刚开始出现时容易引发的新鲜感。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认为,大多“洋名”不过是开发商的一种策略,以所谓生活方式吸引购房者。跟风崇洋说明开发商缺乏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借鉴。
刘东卫的这番话似乎也可以印证冯小刚导演所提楼盘起洋名字是文化不自信的说法,那么,对此业内人士和文化学者又如何看待呢?
宗卫国是一些楼盘起名的参与者,他说:
宗卫国:洋名字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是合适的,有些是不合适的。这个要看每块土地本身文化脉络是不是和名字相符。有一些案例,本身就在使馆区附近,和外国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很多地方是冲突、对比比较强烈的,盲目地用外来的名字来看也就不合适。
文化学者张颐武:当然有关系,有些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崇拜,也有一些是利用,比如利用环境比较好的,起个(洋)名字造成联想,各种情况都有。
“洋名字”在中国普遍流行化,其实不仅仅在楼盘,衣服、奶粉、餐馆都会见到洋名字。如何看待洋名字现象,网友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洋地名”是一种崇洋媚外的表现,认为这是在破坏城市的文化,甚至有网友认为之所以一时间兴起“洋名字”风,是由于传统文化在堕落,是市民对本土文化不自信的结果。但有些网友却认为这和传统文化和排外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名字仅仅是个代号而已”。
对此业内人士和学者都希望大家客观看待这个现象:
张颐武:这个过去起洋名的更多,这几年其实有所减少,中式也多了,说明这个情还是在减少的过程中,虽然还有这是很难避免的。
宗卫国:我到觉得中国的文化应该更大度些,关键不在与这个东西是不是洋名字,而在于这个名字和土地或者产品特点的是不是统一,是不是会造成冲突和大家认知的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