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采购平台系列沙龙之防水:共同的责任

提要:防水这个行业,不只是因为它是关系建筑质量的重要一环,更是关系到百姓民生和建筑安全的大事。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在积极努力地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郑总您觉得渗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北京世纪洪雨生产总监  郑万凯

  郑万凯:各位都在说渗漏的问题,我们本身是作为材料企业,还有施工企业都在做,我们肯定是符合材料规范和工程规范的企业。为什么作出的工程最后还是漏了?本身漏水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不能说防水企业在背黑锅,最终全部会找防水企业的身上。我觉得现在如果从技术上解决漏的问题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最主要是管理上,应该从管理上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解决的是防水指标采购,今年我们做的一件事情对我们的意义比较大。我们给我们的客户做了一个培训,揭秘一下防水材料的构成。比如说现在我们很多的项目做压实两层,最后报价是70块钱。甲方一看别人报90他报70肯定可以做的,价格比较低,我们在解密70块钱能不能做,我们把这个实打实地列出来,包括防水材料的价格,里面的构成,以及一些填空料都列出来。列出来如果要做两层光成本就80块钱。这其实就是管理的问题,从开发商采购的管理这部分,接着是施工的管理,现在陈总说的施工,是所有的人员都在做业务,真正做施工的是另一拨人在干,兴许在市场拉两个人就干了,这种素质和水平做出来的东西靠什么来保障?如果是我们自己来做,我们有专业的施工人员和现场的管理人员,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先做验收,

  我还是强调我们的观点,要解决渗漏主要在管理上,管理包括了协调,各个环节的协调做防水不光是我们的房地产,包括后续的还有一部分工作会不会对防水层进行破坏,这个管理的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技术做出来也是白搭,我们叫三分材料七分施工。

  主持人:我们之前做过一项调查,已经竣工的工程中,主要是阳台等部位出现了渗漏,出现渗漏的原因是什么?出现了问题怎么解决?

北京中建友建筑材料总工  石增茂

  石增茂:现在谈到了渗漏的具体的部位,这是纯的技术问题,屋面、阳台、窗户、窗口,屋面也不是说所有的地方都漏,我接触得比较多的是屋面上要漏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做防水层的时候节点的连接埠像平面的连接这么正规,是比较特殊的部位,这是一种特殊的节能,要是高手做的时候怎么做得很好。而且不会把隐患装在里面,责任心比较强的人只是做,把这个做了,至于做好没做好是另说的。我发现阳台跟设计上有一些问题,设计上是有一些坑的,这些坑的存水在雨水口是非常细的,所以排水的时候水一大的时候一翻的时候肯定是阳台。窗口的安装窗户的时候一定要做二次防水,做完了大面积的防水一定要重新做一遍一定要做好密封。各种材料都有,用什么的都行,只是说你施工的时候需要人员和责任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开发商这边会做一些什么呢?

  胡青旻:其实我觉得开发商在做工作的时候初衷都是好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都是亡羊补牢的还未必补得上的。所以跟王总说的一样,整个防水工程是需要各个合作单位和各个专业之间通力合作的,上下游的搭接包括总包和开发商的管理,在工作面交接的时候有一个程序或者是有这样的一个双方认可的审核,这样的话将问题的存在性降到最低。所以如果说各个环节有交接的话,不管是屋面方式还是地下水的方式,包括门窗都是在交接面上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我们各个专业、各个合作方交接的问题。仅仅是说每一个合作单位、每一个个体做它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有责任心没有做不好的。如果把交接的问题做好了,整体性不是问题的。

  李敏霞:专业合作的交接做好需要有一个流程和制度化的东西,李总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吗?

  李德生:首先,前期防水的这一块我特别地赞成将来也必须要往专业的设计去走。地下的基础越来越复杂,每一个楼都不太一样,靠一个产品什么都可以使,这不太现实。这块已经是有一个专业的设计选材,这个东西在这儿合适,换一个地方不合适,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和简单的方案的匹配,这前面一定要有专业的设计。

  专业设计好了以后,我从材料到做法还是那拨人做,还是那么交接和破坏,漏水的概率会降低很多。做完了楼顶以后,上面做保温板,刚才都说漏水是节点漏,1000平米的防水都有上百个节点,一个节点漏了以后有一些保温板,一串一大片,这种东西是设计的有问题。

  现在我们的体系都说,多做一层就串不了水了,上面的保护也保护不好,如果总设计的话,肯定是不能漏水的。好的设计、好的选材做完了以后本身就使渗漏的概率降低了。有一些特别复杂的地方非得包起来做,怎么也不如刷涂料。

  第二,我们有内部的监理制,干完了以后有一拨专门的人,验收完了以后监理再验收,到现场看完了以后,甲方再验收。这种事重视起来就会有好处,我们有远程的拍摄,叫做工程日志照片化,做完了以后拍照片传给我们。我们这么多一线的企业大家都倡导这种理念,要为结果负责,这个事必须要重视,大家应共同地推动这件事。

  王伟:做开发商要做正确的事情,我们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建筑地下基础结构是建筑的心脏,那个要坏了就是要命的事,不是简单地漏水不漏水的事。我们有一个案例比较好,当时做施工的时候是地下六层,地下四层从装修的角度来说,在亮马河边,是带水作业的,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底下干干净净的。整个地下层是很干爽的,采用的是102、101的体系来做的,设计是中建国际,施工是南通,混凝土是金隅。那时候我们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因为我们的专注点是以结构为主,以其他管理层为辅的,我们是把防水的层次给做出来。每一个交接的问题,程序交接是结构做完了往下一步交的时候,不认可不行。但我们有一个方案是人发现不了的方案水发现。你的结果必须要做到水过去。

  我觉得恰恰是这种体系整合从源头就开始了,设计上从勘探和地质结构纳入了考虑,一直到混凝土的施工和生产一直到设计。混凝土对我们的材料比较了解,但因为价格比较高一直没有合作。我们也希望有一个好的工程,各个因素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所有跟防水关联的行业和上下游,所有关联的专业设置是设计、施工包括混凝土和监理,全整合为一起了,而这个体系做在一起是滴水不漏的。

  所以我们的体会是,不赞同修,因为往往渗漏的原因太复杂了,最后漏水把这个都放在防水的企业上是不公平的。但这些都说清楚就意味着很难解决从源头上发现的问题是清晰化,每一道工序都要以客户来对待,这是日本的汽车流水线的思路,把目前的现代行业的粗放管理环境改善一下,做好防水是可以的。而且并不单纯是做好了防水,用防水做好了基础的质量。

  防水是一个应用型的技术,不是上天的事,应用技术越简单越高级,我追求简单。简单到底的时候,防水就这么点事。大家把工作都做好了。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