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业打响新遭遇战

提要:外资和民族品牌电梯企业,在经历了去岁今春的大事件后,此消彼长,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在去年的“奥的斯事件”之后,康力、江南嘉捷等本土电梯企业均表示,民族品牌获得新的机遇。

  外资和民族品牌电梯企业,在经历了去岁今春的大事件后,此消彼长,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江南嘉捷、博林特两家企业先后成功上市,长了民族电梯品牌的志气。加之前有2010年即已上市的康力,后有正在积极谋划的东南电梯,民族品牌电梯企业似乎正在迎来自己的春天。

  而这样的局面从客观上来说也是“受益于”外资电梯品牌的不争气。去年,包括北京地铁4号线扶梯在内的几桩事故,让采购用户忽然惊觉,原来他们一度迷恋的电梯业老大奥的斯,也会发生严重的故障,甚至夺人性命。

  就在上月,号称上海速度最快的电梯——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的一部高速电梯发生故障,导致近20名被困乘客受到惊吓。而这台出故障的电梯是蒂森克虏伯从德国进口的电梯。

  某民族品牌电梯企业负责人毫不讳言:“‘奥的斯事件’为我们带来了机会。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融资升级技术,国产品牌有机会快速缩小与外资品牌的差距,与外资企业争抢市场份额。”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则分析道,原先多占据低端市场的国产电梯品牌正在奋力往上走,而外资品牌也不再满足于只做中高端市场,也在争抢一部分低端市场,这样两股势力相遇,竞争必会更加白热化。

  而作为使用者,关注的重点或许是在于,这样的一场遭遇战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在电梯行业格局的改变中,电梯的品质和安全是否更有保障?这个问题,依然待解。

  上一轮遭遇战

  民营的电梯企业大多以替外资企业制作零部件或是做代工起家。十几年前,当外资电梯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时,这些企业基本上是无抗衡之力。

  一些企业选择了与外资品牌合资,比如曾经的中国最大本土民族品牌企业浙江巨人电梯公司,它选择与世界电梯生产巨头芬兰通力集团合资创立“巨人通力”品牌;更早之前的西子电梯公司选择与美国奥的斯合资创立“西子奥的斯”品牌。此外,出于多品牌运作的战略,奥的斯还与苏州江南电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苏州江南快速电梯有限公司(“快速”为奥的斯旗下的品牌)。后来苏州江南快速电梯有限公司合资的中外双方发生分歧,奥的斯全面接管“苏州江南快速”,并在后续的股权变更中占100%的股份,则为后话了。而原江南电梯厂部分改制成为民营企业,即今年成功上市的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

  在过去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外资电梯企业(包括独资和合资)占据了中国电梯市场至少80%的份额。值得指出的是,占据这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外资企业,最多不过20家,而剩下20%的市场份额,则由三四百家本土电梯企业争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然而,在一片合资和并购的浪潮中,也有坚持者,比如,首个登陆资本市场的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总裁王友林曾说过,康力电梯之所以放弃许多合资发展的机会,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振兴民族电梯企业,向世人证明,本土电梯企业也可以在高端项目中占据一席之地,打破国外品牌垄断高端项目的坚冰。同时,他还表示,散装只能装出产品,却永远装不出核心技术,创不出名牌。正因如此,康力不断扩大生产基地的规模,并且在研发上投入更多资金。在成功上市的同年,康力还研发成功了国内第一台7米/秒超高速电梯,打破了外资品牌在超高速电梯上的垄断。

  此消彼长

  业内人士皆表示,在超高速电梯方面,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在中低速电梯方面,尤其是3米/秒以下速度的电梯,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品质上,两者并无任何差异。

  “事实上,一些外资品牌也是靠组装,从各个零部件厂家进行采购,再运送到现场进行安装,其所谓的生产基地,充其量也就是物流中心。同时,它们也和国内的一些小企业一样,会采购一些小厂家的产品。”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的确,中国快速增长的市场,就如同“夏娃的诱惑”,似乎在让外资品牌逐渐偏离其在国外走过的轨道。一家外资电梯企业人士私下对记者说:“在国外,企业商业贿赂行为是比较少的,但到了国内,所谓的本土化经营,请客、送礼,靠关系拿下订单的方法,外资企业同样运用得得心应手。”

  他同时透露,其所在的集团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生产、验收、安装、维保的标准,在国外都是严格执行的,但到了国内,公司也陷入了过度追求业绩的狂热中,对一些不严格按照标准去做的情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于一些老员工也看不过去”。

  一家安装公司的工程师则对笔者讲述了这样的例子:按照惯例,同一批次的电梯在出厂之前,至少有一台要经过组装测试的程序,以保证零配件之间运行无碍。“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有时会碰到零配件不相匹配的现象,这说明电梯在出厂前根本没有经过安装测试。这种情况在大的外资品牌中也时有出现。”

  “过去一些大的工程在招标时,会设置很多门槛,民族品牌电梯根本无法入围,这说明采购方对外资品牌过度迷信。”北京市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说。

  但在去年的“奥的斯事件”之后,康力、江南嘉捷等本土电梯企业均表示,民族品牌获得新的机遇。

  以康力为例,其先后中标苏州地铁、哈尔滨地铁等市政重点工程,并进入中央国家机关电梯定点招标采购的名单,在中高端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外资品牌也在放下身段,积极进入保障房市场。但公认的一点是,在低端市场上,外资品牌的性价比远逊于本土品牌。

  加速到来的洗牌

  领先的本土品牌不断突围,原先高高在上的外资品牌不断下探,两者碰撞,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会加速行业的洗牌。”多位业内人士均如此认为。

  “这些年原材料、零部件一直在涨价,但电梯的售价基本上没怎么涨,利润不断地受到挤压。一些有实力的电梯企业还在扩建厂房,事实上资金链已经紧绷了,通过上市融资,它们率先突围了。剩下一些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维持不下去只有出局。”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一位外资品牌的经销商销售经理则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来讲述行业悄然发生的变化:“过去,外资品牌在找我们安装电梯时,都是定好价格的,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合同中对回款会有一些霸王条款。但是,从去年以来,我们开始有一些议价的空间,这说明外资品牌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强硬。但对于不具有实力的安装公司,它们依然没有议价的可能性,只能勉强生存,很有可能哪天就活不下去了。”

  这位人士表示,只有将那些小的公司淘汰掉,减少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电梯的品质才有可能得到保证。

  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电梯行业依然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在过度追求业绩的疯狂氛围中,电梯企业各种违规操作的行为依然很难避免,“假以时日,它们现在挖下的坑会把它们自己埋葬掉”。

  哪种观点会代表中国电梯行业的未来?有待时间证明。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电梯业打响新遭遇战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