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房地产业发展报告(全文)
【资料来源: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2012年2月8日)】
2011年,浙江省房地产业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非常明显。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新国八条”)出台,对房地产市场采取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拉开了严厉调控房价的序幕。随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布房价调控目标、实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调控政策不断细化。根据国家调控政策要求,浙江省政府行动迅速,贯彻落实态度坚决,11个地市结合当地实际,也先后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在一系列严厉的政策调控下,2011年浙江省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投资和开发保持增长,商品房成交面积下降,房价开始回落”的特征。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住宅产业将转向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与此同时,浙江省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未来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非住宅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将会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房地产业发展背景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浙江省房地产业将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房地产企业必须顺应产业环境变化,加快战略调整,创新经营模式,谋求持续成长。
一、调控政策全面落实
1.严厉限购,遏制投资购房
2011年,在“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大背景下,为巩固和扩大2010年房地产调控成果,国务院办公厅在1月26日出台了“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需求与加强保障两手抓,行政与经济手段进一步细化,始于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在2011年得到强力推进和落实。
在“新国八条”政策出台后,浙江省政府迅速响应,2011年1月30日发出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浙政发明电【2011】22号),要求各市、县(市、区)政府统一思想,坚决贯彻中央调控政策;迅速落实,抓紧出台具体措施;明确责任,严格执行约谈问责制度。
在国务院和浙江省政府相关政策出台后,全省11个地市结合当地市场情况,积极落实调控政策。到4月中旬,11个地市相继出台了具体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实施细则。其中,宁波、杭州、温州、舟山、金华和绍兴等6个城市推出了限购政策,其它城市也提出要密切监控市场形势,切实贯彻调控政策。浙江省政府及11个地市2011年上半年出台的调控政策及其要点详见表1.1。
上半年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依然坚挺。为此,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部署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工作,要求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
8月25日,台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台政发【2011】119号),规定:“全市市域(含所辖县〈市、区〉)范围内的家庭和市域范围外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家庭,可在市区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对在市区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市域范围内家庭、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市域范围外家庭、不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市域范围外家庭,暂停其在市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台州市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后,第一个宣布实施限购政策的二三线城市。
9月5日,《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若干意见》(衢政发【2011】70号)发布,规定:“衢州市域(含所辖县〔市、区〕)范围内的家庭和市域范围外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两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含)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家庭,可在市区购买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但对在市区已有3套及以上住房的市域范围内家庭、在本市区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市域范围外家庭、不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两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含)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市域范围外家庭,暂停其在衢州市区新购住房”。
至此,全省共有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和衢州等8个城市出台了“限购”政策。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47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楼市限购政策。浙江省限购城市的个数和比例位居全国前列,严厉的限购政策对遏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起到了显著效果。
本文导航
- 2011年浙江省房地产业发展报告(全文)
- (一)2、加快建设,强化住房保障
- (二)、市场运行出现波动
- (二)3、销售明显下降,促销力度加大
- (二)5、土地市场降温,地价水平降低
- (三)、产业环境发生变化
- (三)3、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服务业增长
- (四)、行业面临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