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催热“绿社区”构建
来源:陶瓷信息报
中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突破口应该选在哪里?目前,我国业已形成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些基本策略,如:提出要加快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依托生态城示范强制实施绿色建筑,依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与示范城市强制实施,依托“绿色小城镇”推广农村绿色建筑,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全面推行住宅的全装修与装配化,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等等。
专家认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大体要分三步走:第一阶段是“十一五”期间,绿色建筑主要以自愿申报为主,每年大约发展100个绿建项目。目前这一阶段已经完成;第二阶段是在“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并将采取公益性、区域性强制和商业性自愿的原则综合推进绿色建筑,达到每年300-500个绿建项目;第三阶段是预计到”十三五“期间,公益性与区域性强制和商业性经济激励将成为推动绿色建筑的主要原则,1000个/年。
而据《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中提出的建设目标,到2015年,简称生态城(区)100个,绿色建筑总量占建筑总量5%。自2016年起,所有新建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所有新建区域均按生态城(区)要求规划与建设,绿色建筑占建筑总量15%。到2015年建成绿色低碳小城镇500个。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参与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断增强。2010年,住宅销售金额排名前30名的企业中,有万科、绿地、中海外、绿城、万达、招商、华侨城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绿色建筑项目最多的依然是销售额排名靠前的企业,万科绿色建筑项目12个,2010年销售额1026亿元;绿地绿色建筑项目9个,2010年销售额650亿元;招商地产2010年则有4个绿色建筑项目。
综合来看,除万科、招商在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的投入较多外,其他的地产商主要还是选择一星和二星绿建认证,可见多数房地产商在绿色建筑方面还是”尝试“和”示范“的心态,并未将绿色建筑真正融入企业战略发展要求。他们的绿色地产实践,基本处于在传统模式上,即在单体建筑上做加法的阶段。区域级的绿色建筑实践很少,也没有确定真正的绿色地产商业模式。
随着绿色建筑实践项目的增多,中国绿色建筑技术也日臻成熟。概括来说,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分成三个技术阶段:一是浅绿阶段,时间是2004年至2008年,该阶段以试点为主,有技术堆砌;二是深绿阶段,时间是2008年至今后数年,在该阶段,绿色理念深入设计过程,以因地制宜为原则的绿色设计方案被广泛运用,同时,该阶段开始注重绿色建筑的运行实效;三是泛绿阶段,从2011年开始,这一阶段绿色将从建筑向城市发展,以全寿命周期评价绿色,社会普遍接受绿色理念。
据统计,截止2011年11月,全国总计有212个绿色建筑,其中205个为设计标识,14个为全过程标识。虽然大部分绿色建筑项目均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但自2010年起,中、西部地区绿建项目开始迅速增长。
技术的成熟,推动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一些地方城市的基本要求。如,天津中新生态城所有建筑必需是绿色建筑,无锡太湖新城所有建筑必须是绿色建筑,深圳光明新区将绿色建筑纳入土地出让文件,多个省份保障住房建筑必需是绿色建筑,安徽合肥也将绿色建筑纳入土地出让文件。
目前,全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城市数已超过259个。国内生态城市的试点建设极大地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可以看出,我国绿色建筑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发展趋势:就国际环境而言,城市和建筑成为在全球减排最具潜力和成本效益的领域;就国内政策而言,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将是十二五时期的重点领域;从行业动向来说,绿色地产正成为国内大多数地产发展战略,但基本是在单体星级认证;而就技术发展来说,单体绿色建筑技术日趋成熟,绿色社区成为技术领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