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将“大数据”应用于电梯监管
近年来,随着电梯数量不断增加,关于电梯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为切实保障群众乘梯安全,营造安全、舒适的乘梯氛围,监管局在处理电梯投诉中应做好“三个及时”,高效、稳妥地处理电梯类问题投诉,“三个及时”就是:及时介入调查、及时排除电梯故障、及时反馈投诉人。
今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质监局将“大数据”应用于电梯监管,成立了石家庄市特种设备技术检查中心(以下简称特检中心),以24小时响应的96365热线为应急救援电话,发挥统一指挥调度功能。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对各项数据的综合对比、检测、分析等,提高电梯监管的针对性,让监管更有力、更有效、更透明。
该中心成立以来,准确把握指挥协调处理电梯事故应急处置;开展风险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布电梯安全状况信息,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等8项职责,大大增强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组织协调、应急处置能力。 特别是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在河北省率先建立通过数据库及GIS地理信息系统,锁定故障电梯信息,派遣相关维保单位进行及时救援的“三级救援网络平台”。根据求助实际,相应启动3个级别响应。一级响应:在接到电梯困人报警后,指挥平台迅速启动一级响应。派遣维保公司实施快速有效救援。二级响应:在一级响应无果的情况下,立即启动二级响应。派遣离困人电梯最近的应急救援站前往救援。三级响应:如前两级都启动失败,则启动三级响应,联动119消防部门出动救援,同时协调110、120等呼叫中心,实施电梯困人报警信息共享及发生伤亡事故的医疗救护。 目前,该平台已完成了29348台电梯数据采集,成功实施电梯应急处置2841起,解救被困群众3810人。
“线上与线下要进行深度的合作,把大数据监管的模式扩大化和深度化。从技术层面讲,依托于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实行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对于发现和处置故障,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特检中心主任刘彦平表示,发生故障的电梯属于哪个维保单位,维保单位签约维保的电梯每月发生故障的数量、频次,救援时效等情况在大数据库里一目了然。质监部门以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和救援效率作为主要内容对电梯维保单位开展年度考核和分级评定,使质监部门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考核有抓手,实现“用数据说话”。从机制上解决了原来信息不对称、情况不掌握等无序状况,从根本上解决了对企业实施监管的有效性、考核的科学性,从而使维保单位的主体责任得到了真正落实。
特检中心定期公布各类电梯的运营状态和安全信息,定期公布各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和应急救援情况,增强居民业主和物业公司的知情权、监督权、选择权。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用户选择好的维保单位。激励维保单位化压力为动力,有效规避了低价恶性竞争,促进了维保市场良性循环。实现了一个中心指挥、多部门联动、统一信息、统一指令、统一救援、统一调查,形成覆盖化、网络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电梯应急救援机制,形成了“生产使用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属地政府统一领导、监管部门依法履职、检验机构技术支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参与”的多元共治新格局。
“《河北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电梯要落实使用管理责任单位,一般的日常维保费用都是由使用管理责任单位负责的。住宅小区一般来说是物业公司,物业公司收取的费用中,有一部分就是维护保养费用,正常维保费用从这里支出。”刘彦平强调说。特检中心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介绍如何安全乘坐电梯及遇到事故如何逃生等常识。通过开展现场咨询,解答疑难问题。尤其是现场发放的特种设备电梯和自动扶梯安全常识画册受到群众的欢迎,画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向群众讲解乘梯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可能遇到的危险和应注意的事项,起到了提示、教育、警醒、防范的作用。
下一步,特检中心将根据自身职能持续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应急处置知识,有效增强广大群众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和认知程度,不断提高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的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