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装修”势不可挡 涂料企业能否乘风而起?
“全装修”席卷而来,势不可挡
实际上,早在2002年,原建设部便发布了《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以及配套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材料、部品技术要点》;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08年,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的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全装修没有得到快速推广。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建筑及上下游相关产业将逐步告别过去高资源驱动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向效率推动和科技驱动的新模式,未来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实施大背景下,推广建筑全装修不仅有利于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更有利于建筑产业化现代化。因此,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要达到3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占到15%的发展目标。同时,规划指出,要制定新建建筑全装修交付的鼓励政策,提出新建住宅全装修全品交付比例,提高标准化、高品质的服务。
在此情况下,许多建筑装饰行业、建筑材料行业的企业家们,也积极参与推进全装修产业的发展,实现建筑装饰行业新一轮的跨越。为顺应市场发展,推进全装修产业系统化发展,8月25日,2017中国建筑全装修产业论坛,中国建筑涂装产业发展论坛暨首届全国精品建筑涂装工程展播典礼在北京举行。会议宣布,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涂料与防水材料分会更名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全装修产业分会!
对于涂料行业有什么影响?
面对今年势如破竹的“全装修”,有业内人士表示,建筑全装修产业的时代到来了,并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也有不少人士表示,全装修时代的来临固然扩大了市场,对涂料企业,特别是中小涂料企业来说,却是祸非福。
诚然,“全装修”时代的来临扩大了市场,但是,从原材料采购到全装修交付,对于建筑业和装修业而言,意味着产业链的重新整合。涂装施工市场急剧向大企业集中,以后可能只剩下设计公司,没有小型装修公司的生存空间,很多小型装修公司会被规模化集团化的装修公司合并。未来,装修材料将由开发商集中采购,例如涂料等相关装修产品,将会由原来的个体采购变成装修公司或者房地产公司集中采购。据了解,诸如万科、绿地、龙湖、中海、富力、朗诗、华润、碧桂园等国内知名房企已全面施行“战略集采”合作模式。而集采模式对于非综合型、专业型的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涂料零售将会越来越困难。
此外,作为房地产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全装修对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要求都特别高,所有装修的细节设计都需要在项目开工前规划设计好,整体工程的精细化程度更高。这对所有的涂料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涂料企业该如何应对?
“全装修”时代的到来给市场引来巨变,在带来全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我们都知道,当市场处于洗牌期时,是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最好的时期。那么,涂料企业该以何种姿势迎接“全装修”时代的到来呢?
主动融入大型装修企业的食物链,是涂料企业的当务之急。在“全装修”时代,无论是房屋本身还是装修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开发商都需要承担责任。这也将促使开放商在采购涂料产品的时候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因此,涂料企业需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一个严格的评控体系,从选择原料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并进行产品的改良,保证产品的质量。
除此之外,往宽度挖掘,寻找各类配套的资源,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也不是涂料企业应对“全装修”时代的一种方法。
在2017中国建筑全装修产业论坛,嘉宝莉集团战略联盟部总经理高霞指出,在建筑全装修产业时代,涂装解决方案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涂料产品不再是单纯把产品买给客户,还应该为客户提供产品如何使用?在使用当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根据房地产交房墙体质地不同,嘉宝莉会提供一些比较特色的辅料来解决这些问题。与房地产商共同来发展,提出更多方案,更好地解决涂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全装修并不等同于精装修。精装修是指装修的档次以及规格,一般精装修的房子,地面是地板,墙面以及屋顶有石膏线,厨房是整体橱柜,卫生间有瓷砖,只需搬进家具和沙发等软装,就可以拎包入住。全装修房跟拎包入住的精装修房不同,影响装修风格的主要是软装。而全装修房只是完成了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以及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并不会对后期装修风格有很大影响。而且可根据不同层次需求逐步开展“菜单式”、“订制式”的成品房交付模式。
随着“全装修”的推进,为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软装馆开业。区别于一般标准化产品,能够带给消费者极致体验的个性化涂料产品,也将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全装修”之后,往深度挖掘,提供单品类极致体验,也是涂料企业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结
市场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也会带来新的机遇。涂料企业在今年本就步履维艰,但如果不紧跟市场,把握机遇,将被市场所遗弃。只有把握契机,不断需求发展,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寻得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