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青:北京市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设施环境建设现状分析_新浪地产网

程晓青:北京市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设施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提要:首先是研究背景,去年2016年北京市政府头,由民政局组织开展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设施的普查,这是咱们国家应该是第一次的设施的普查。因为以前做了很多都是人口或者是意愿的普查,这个项目是由北京大学牵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设计研究的专家团队加入普查工作,这个普查是由全市的16个区县所有的乡镇街道全都参与的活动,普查的范围是包含居家相关的一些服务的设施。

  程晓青:谢谢大家。我演讲的题目是北京市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设施环境建设现状分析。我介绍的内容有四个部分:

  第一,北京市的老龄化发展与养老政策的变迁。

  第二,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概况分析。

  第三,不同区域典型设施案例给大家做一些展示。

  第四,我们对于北京市的居家养老建设的一些问题和反思。

  先说一下我们这个研究内容的来源。

  首先是研究背景,去年2016年北京市政府头,由民政局组织开展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相关设施的普查,这是咱们国家应该是第一次的设施的普查。因为以前做了很多都是人口或者是意愿的普查,这个项目是由北京大学牵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设计研究的专家团队加入普查工作,这个普查是由全市的16个区县所有的乡镇街道全都参与的活动,普查的范围是包含居家相关的一些服务的设施。比如社区里面的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服务驿站,还有像小型的养老机构,还有康复的中心,康复的机构。这些其实都是主要在街道和社区层面的,其实这里面的内容是没有包含大型的养老机构和专门的二级以上的医院。

  首先了解北京市的一个基本概况。区域面积是1.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是1360多万。现有的是16个区,总的街道数是330,社区属是将近6800。这些跟后面的数据密切相关,所以我放在这儿。通过这个普查北京市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是309万,65岁209万,85岁是56万多。老年人的占比是22.7%,跟现在的民政局网上发布的一些数据略有点不同,这个没关系,因为是一个普查的结果。还有残疾人的总数是47万,残疾人占比3.51%,所以老年人加残疾人其实已经是26%以上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残疾人的占比是7%,这一点其实是这两个数据一个是3.5%,一个是7%,可以看出残疾人中老年人比例更高,这个说明了一定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北京市实际上是要把16个区县分为四个圈层,首都功能核心区是东城、西城,功能拓展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还有城市发展新区,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亦庄开发区,生态涵养,门头沟,评估、怀柔、密云、延庆,后面我们的案例涉及到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圈层的,设施的对比。

  人口发展状况,刚才已经说到了,60岁以上的人口是22.7%,它的分布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比例,平均是22.7%,中心城区,也就是大家老城区也好,比例实际上普遍是高于这个平均比例的,老年人口分布是不太均衡的。画红点的中心城区是偏高的。

  再看残疾人的人口分布这个平均占比是3.51%,分色的数据都是高于3.51,这个总量一个是很大,还有跟老年人口的分布倒挂,老年人口是中心城区多,残疾人口是周围远郊的曲线比较多。这个也是比较好理解,远郊的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所以导致可能很多疾病不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残疾人口比例自然是会比较高的,老年和残疾人人口倒挂这个现象。

  还有居家养老的基础,这个我做了一个图,对比灰色的是户籍人口数据比例,粉色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这个分布不是特别均衡,人口压力非常大。引发的迫切的需求。总体说来,现在面临的状况就是老年人口比例激增,养老需求快速增长,还有家庭区域小型化,大部分老人其实都是空巢,或者是子女很少这样的条件。老年人平均的收入是比较低的,未富先老导致着很多老年人没办法支撑异地养老或者机构江老。老年人养老意愿本身首先传统观念的营养,对这个接受度是一般的,对于社区助老服务是非常迫切需求的,这个是普查中的感受。

  再看政策转型,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可以说是北京市连续出台了很多的跟养老方面相关的政策,而且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政策实际上是在逐渐转化的。在2005年,北京市成立了一个叫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个96156的热线平台,这是支持社区开展公共服务。到2009年的时候提出9064的养老体系,96%的老人依托社区家养老或者社区养老。2010年提出建设一刻钟社会服务圈,虽然这个没有完全针对老年人,但是重点还是针对的老年人,要求是北京市全市范围能够覆盖所有的居民一刻钟能够达到一个社区服务的一个点。目前建设的状态怎么样?到2016年总量达到1300多个,覆盖率到城区可以说是83%,城区的现象还是不错的。郊区的情况还是没有达到预期。

  2013、2014北京市推广的是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本来的计划是“十二五”的末期的时候能达到每个街道乡镇能够1-2所,而我们可以看看数据。2016年又提出来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预期目标是“十三五”末能够达到1000个,这个是我们梳理一下从“十二五”到“十三五”的养老体系转型的变化。

  再看每一个阶段的养老政策的导向,“十一五”提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概念。“十二五”重点放在增加床位,当时的北京市的养老床位的占比是2.8%,但是未来的目标是4%,所以当时市政府重点发展的是养老床位的建设,希望每年增加一万张床位,预期目标就是在2016年之前能达到3.8%的预期目标。所以养老照料中心就是当时普通推广建设的一种发展的类型。

  到“十三五”,根据前面不断积累经验和反思,“十三五”提出来的指导思想是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这个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用词上是非常有深意的,更加强调社区和居家了。这一次把重心放到拓展社区的养老服务和完善居家环境,是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也符合国家发展的一个大政方针的。这是我们为 会在去年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普查的基础。

  第二部分我们先把北京市的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概况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这些照片是我们当时参与到整个普查过程中,我们虽然不能深入到所有的社区的设施,但是我们还是参加了差不多取样取了10%,是我们的团队能够亲自走到社区,亲自看到它的实际状况,拍回来的照片。这就是咱们现有的各种设施的一个普遍的状况。大家可以看出来,大大小小,五花八门都有()。

  总量,现在居家养老的总量是4000多个,隶属街道有400多,将近500。隶属社区有3600多个。右边的这张图()就是一个正个分布的图,不颜色可以说明是不同类型的设施,总体看起来这个量还是挺大的,特别是还有一个隶属街道的,因为我们刚才说到北京市有330个街道,现在平均每个街道有1.5个设施,有将近6800个社区,相当于两个社区有一个设施。大概这是一个总量的情况。

  分布的跟人口的情况是这样的,灰色的是老年人口数量的比例,粉色的、紫色的是设施数量的比例。这里面可以看出来,像西城、丰台基本是平衡的,人口比例和设施数量是平衡的。大家可以看,其它东城、朝阳、石景山这些中心城区比较老的城区实际上是设施没跟上人口的发展对远郊区县反而有点倒挂,看设施的量大于老年人口的量。这给我们提示了这样一种情况:

  第一,居家养老的设施总量是非常喜人的,看起来4000多个,实际功能和需求到底怎么样这个后面我们会说到,通过我们的普查,实际功能和老年人的需求还是存在差异的。

  第二,另外分布不均,设施的覆盖率,街道好于社区,社区的老人可能很多没有完全能够在就近得到这样的居家养老的服务。

  第三,还有城乡导致,设施的和老年人口分布不是特别均衡。

  第四,素在加快,在我们普查的同时,很多街道乡镇说我们还有很多在建设中,我们看到有一些工地,说明它马上这些设施又会投入使用,总量还在不断增加。

  功能类型特点上面,我们是把所有的居家养老设施分成两大类:一个是入住类,现在占到22.8%,一直推广的养老照料中心站总量的1.7%,就是总量还是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之前有一些托老所、幸福院这些比例比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高一些。还有服务类,占比77.2%,这个是非常多样的,有养老服务驿站,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托老所,老年餐桌,都算上了,我们这次普查是希望把所有涉老、涉残的设施都普查上来,包括残疾人温馨家园都在这个普查的范围之内。

  从配比上来看,刚才我们说服务类占的比例是77%多,对服务类我们又进行了分析紫色()和单独文化娱乐功能,虽然量很大,里面包含的是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活动战,这个不是因为养老的设施建设起来的,这实际上是对社区文化建设更早一点的政策来引导、发展的所以占比是非常大的。

  单独日间照料功能这也是前些年力推过,日间照料中心还有日间照料室占的比例是5%。

  单独助餐功能,助老社区食堂,助餐点,这些比例还是比较多的。

  综合服务功能,就是政府推的养老复古驿站,总量还是比较有限的,10%。

  分析下来,现有的设施功能类型特点,就是我们认为它的这个分类定义还是有点模糊的,大家看起来挂的牌子都特别不一样,折射出现在居家养老市场还有有点混乱,大家在思想仪式上没有达到一个共识。

  环境特点上,我们现有的设施的楼层分布,其中大部分还是位于一层,或者是平房,二层以上占比是11%多,还有1%多是地下室很多在旧的社区里面实在没有办法,实在没有用房,让他发展怎么办呢?只好把地下室的资源用起来,仍然得到老年人的欢迎,只要有个地,大家觉得还是很高兴的。

  在建设方式上面,改扩建的占比是一半以上的,所以新建的可能在一些远郊,一些农村有地的情况下才可能,城区里面新建的可能性很小。

  有无电梯,这个选择这个来普查,两层上面有设施的占30%多,也就是连这个基本的无障碍的要求,很多设施大部分设施是没有达到的。面积分布其实也是可以说明问题,是面积比较小的是占比比较大的,51.7%是在200平米以下,是这样的局面,其中很多就是50平米以下,能挤出一间房子,对于社区和街道来说很不容易。

  用房,大家一看,用房的类型有独立建筑,这个是最好的,与其它建筑合用,中间的图()是在老年设施上面在二层,还有在建筑的底商,包括住宅底层,违章建筑里面的。这种小平房的都是非常多,还有地下室。

  还有区域差异明显,左边是城区的,右边是农村的,大家可以看这个设施,差异非常大。

  这个也是,建设条件差,有两层的,规模比较大,有的是一间活动室。也有老城和新城的一些差异。

  设施内部的情境来看,也是有新有旧,有的装修比较好,有的是非常破旧的,亟待改善的。

  运营模式,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来,运营模式中就是建设是国家投资为多,运营现在以民营为主。总体来说,这些设施的功能定义不是特别规范,名称五花八门,以住建改造为主,还有城乡差异、贫富水平参差不齐,适老化的问题比较多的。

  接下来看看现在有关的设施的状况。

  比如我们举一些例子,综合服务类,我们举一个现在就叫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比较好的例子,位置是在西城区牛街,是有点伊斯兰风格的,还是精心进行了一些设计,用了伊斯兰的风格,餐厅完全是回民的餐厅,这个是综合服务类。

  小型入住类,有的街道社区使劲儿挖掘空间资源,建设了非常小规模的入住型,比如椿树街道的10床的,用四合院做的,非常亲切、有特色,四合院的面积非常小,他们是散点分布,还有一些设施是分布在其它房源之中,共同形成一个设施。

  有的小型的养老机构还有这样的,看起来比较破旧,但是使用仍然是比较饱满的,都是20多张床。

  海淀复兴路的这个是200床,这个是比较完整,面积比较大,这个尺度还是比较大的。

  这个是比较好的设施的情况。

  还有单一服务类的服务比较多,老年餐桌、老年活动室,包括场地,都提供上来,包括社区活动站等等,社区中心等等,现在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服务。但是相对来说,这个可能服务功能就不会那么专一或者专业。

  ()农村设施看一下,这是昌平的例子,农村是另外的状况,农村用地还是比较富裕的,所以设施占地都挺大,中间有很好的场地,采光条件都很好。但是,它的这个设施是设计上面肯定是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而且管理上缺乏专业人员的介入,所以可以看得出来,很多设计中的错误,另外就是入住的人也是比较少,当地的居民入住不了,城区的人不愿意,定位有偏差。

  还有其它一些农村的设施,像这种服务类的设施都是依托村委会两把其中的一间房子拿出来当老年或者又可以当党员活动,各种活动综合在一块儿。特别是有一个问题,我们原来没有意识到,普查中才发现,很多设施由于农村说我们这个采暖的费用太高,冬天基本上没法使用。所以只有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才能使用,冬天老人只能在家里,根本没法去活动的场所。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居家养老方面的问题和反思。

  现有的建筑环境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北京市的整个的辖区很大,不同的区域差异性也非常大,所以现有的政策的推广一定要切忌不可以简单划一的进行建设,辖区面积有的街道是不到一平方公里,有的是50多平方公里,60平方公里,所以一刻钟服务圈成立没问题,但是农村,很多地方快递都没达到。所以这个怎么对外辐射,差异非常大。城乡问题的差异,除了场地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家庭人口结构,就是我们去调查的时候,人家说你们城里人40多岁,孩子可能还没上大学,但是我们农村可能已经当奶奶了。孙辈可以来有儿媳妇、孙媳妇服侍老人,老人在家里承担非常重要的角色,看孙子、重孙子,有的区域给老人一定经济补贴,子女很愿意让老人在自己家,家庭结构和城里不一样,还有新旧社区,有的新的社区有养老用房的,旧的只能租借。养老观念也不一样,城了好一点的社区对有偿服务比较接受,农村很困难。

  功能定位和老年人的需求,这个是严重脱节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日间照料室,各个社区的日间照料室首先布局让人觉得怎么住啊,怎么睡啊。有的地方为了满足政府来检查,办公室里搁两张床,实际上没法用,很多搁在社区服务中心里面,社区服务中心中午休息,其实老人没法入住。来社区服务活动的这些老人大部分是健康老人,老人说我们回家睡觉,我们为什么要在这儿睡。相比真正有一定的生活障碍的老人,其实来不了,所以就存在跟需求倒挂的现象。

  还有就是空间组织缺乏灵活性,当然有一个硬件条件,一般都是旧建筑改造,所以本身空间就限制,另外从空间组织的观念上也有很大差异。我们这边的图()上面是德国的社区养老设施,下面是咱们的养老,这个家具摆的笨重,而且没法挪,活动形式很受限。无障碍和适老化错误就很多。

  ()比如扶手的位置够不着,安错的,安反的,用的材料又划,看起来很晕,都是不合适的。

  ()还有无障碍做了设计,坡道上量来一个门槛,社区的人还说,我们这儿修了坡道,这有什么问题吗?对这种无障碍设施的认识还是非常不正确,或者不太了解。

  ()马上紧挨着就是一个柱子,有的时候因为场地的问题,坡道一下下来就是汽车道,场地确实很局促。

  运营管理中也有一些疏忽,比如无障碍设施虽然修好了,那地方搁一墩布,老人也没用,或者底下有障碍物,如果顺着坡道走,会发生危险。这些都是比比皆是,还有一些设施大家用社会捐助做的,但是维护得不好,造成很多安全隐患。

  活动的形式,尤其是康复,康复的活动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所以好多摆一些设施,老人是当时在边上打牌呢,或者是打麻将呢,设施使用率是并不很高。有的社区里面摆一张按摩椅,也没有太大的康复的疗效。所以反思和挑战,我们看到现在北京市的居家养老发展的状况是这样。我不是特别想表达很悲观的观点,看起来问题比较多,总体大家在积极建设,其是比较好的。

  反思其实我们觉得:

  第一,加强针对老年人真实需求的调查。

  第二,强调因地制宜,个性化发展。城乡有城乡不同的问题,不同社区有不同的问题,应该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的老年人的需求,营造当地老年人熟悉的环境。

  第三,定位保持灵活性,日间照料功能目前可能需求量不是很大,因为根本很多社区都没有达到无障碍要求,未来未必不是老年人的需求。所以在空间上留一定预留的发展空间。

  第四,接下来就是应该鼓励跨界的合作,我们在普查中感受到很多的设施经过连锁经营,整个设施条件是相对比较好的。

  第五,空间不足我们是不是转换一些思路,比如多发展一些智慧养老作为支撑。目前的智慧养老都是停留概念上,由于设施跟不上,比如没地设中控室,或者有很多老旧楼房根本宽带没有上去,智慧养老的基础还有有一定问题。

  第六,加强研究,就像周老师说的,标准化不是单一化,很多你不能光推一个标准,使得这个很多的设施其实就卡在你的标准这儿了。我们现场看的,很多设施旧建筑改造,消防设计上没法按新建筑的要求来做,所以就报不下消防,很多设施变成违章的这样一个建筑运行。

  多年来我们做研究的同时我们其实也在做着实践,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把研究转化成我们的实践。我这几年在北京大栅栏街道做的几个小的项目,其实也是努力在把自己的研究转化出来。

  ()这个是一个街道的养老照料中心,这已经是建成了有28张床,左下角()是原来的样子,夹在胡同中有很多很多约束,但是我们努力想办法,解决它的特殊消防问题和特殊的空间的需求。比如采不了光,我们植入小院,今天我不细讲。

  还有一个设施,()这个是大栅栏街道养老服务驿站,原来旧建筑就是下面画着红框的超市,经过改造我们把它变成给老年人提供各种综合服务,包括日间照料、康复等等这样的设施,现在已经开业了。这个造型不是我们想设计成这个样子,但是就根据原有建筑的一些结构的特点,我们给它改造出来的。()室内的添光都是因为没法采光,我们用添光的办法想办法让空间更加美好,更加适合老年人的需求。这个还有对老年人居家环境的探索,传统建筑的适老化改造。

  大家作为老年事业的一分子,我们对这个社区的研究是有当年的积累,特别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尽快完善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环境,营造老年友好社区。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新浪地产
关键词:

养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养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