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 大欲私有化回归A股 或同时借壳嘉凯城与廊坊发展
(原标题:恒 大欲私有化回归A股 或同时借壳嘉凯城与廊坊发展)
许 家印此前表示,“恒 大地产”应该更名,可以更名为恒 大控股、恒 大投资或其他更能反映其产业综合性的名称
■本报记者 王 峥
“恒 大肯定是想回归A股,嘉凯城(000918,股吧)与廊坊发展(600149,股吧)都可能成为被借壳的对象。相比于同样希望登陆A股市场的万达,恒 大这次无疑是抢占了先机。”针对近日恒 大举牌廊坊发展并将入主嘉凯城的消息,有知情人士这样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同时,《证券日报》记者独家获悉,恒 大在回归A股前,很可能进行私有化,从而实现在A股市场的整体上市。由于此前恒 大曾连续回购股票,目前集团大股东持股比例已高达74.3%,倘若私有化,可以说毫无阻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龙头房企回归A股市场是大势所趋,央行持续的降息降准,使得资金成本大幅下降,同时国内融资较为便利,尤其是公司债方面,规模也较大。此外,显著高于海外市场的估值,也是恒 大等公司选择回归A股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悉,目前除恒 大与万达外,同样在香港上市的富力此前也宣布已重新启动发行A股计划。而主要从事房地产经济业务的搜 房,则抛出了借壳万里股份(600847,股吧)的方案。
举牌廊坊发展
4月14日,廊坊发展公告称,因筹划可能涉及资产重组事项即日起停牌。
同时,当日的公告还显示,就在公司停牌前两日,即4月11日和4月12日,恒 大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累计买入公司190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5%,构成举牌。涉及资金约2.91亿元,成交均价为15.30元/股。
公开资料显示,廊坊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子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业务、房地产咨询、租赁等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廊坊发展的第一大股东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廊坊投资”)持有廊坊发展504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3.28%。廊坊投资作为廊坊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唯一一家下属公司,手中握有较多优质资产,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廊坊市国资委。
不过,廊坊发展近些年的业绩并不理想,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3.95万元,但是由于资产计提减值5829.40万元等原因,公司全年亏损6448.20万元。
恒 大方面则表示,此次举牌是出于对廊坊发展未来业务发展前景的看好,其在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廊坊发展的业务发展及其股票价格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继续增持或减持。而恒 大地产通过这两天的增持,已 成为廊坊发展的第二大股东。
对于恒 大的举牌,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主要概念股,廊坊发展确实有一些独有的优势资源,如何能够和廊坊投资紧密合作,无疑可以更好的分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带来的红利。
但相比较而言,恒 大更为看重的,是廊坊发展的壳资源,作为一只小盘股,截至停牌前,公司的总市值仅63.23亿元。“毕竟,对于收购方来说,标的公司的市值和股本越少,其购买的成本越低,且收购后容易控股。同时,一般盈利水平低,负债较高的企业股东也更愿意脱手转让手中的股份”。
同时相中嘉凯城?
在举牌廊坊发展的同时,有消息称,恒 大还有意入主嘉凯城。
4月14日,嘉凯城发布公告称,公司国有股东浙商集团、杭钢集团和国大集团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以不低于3.79元/股的价格联合协议转让9.52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2.78%。3.79元/股的价格较公司停牌前股价折价约17.25%,初步估算本次股权转让价格合计约36.09亿元。
根据嘉凯城2015年三季报显示,浙商集团、杭钢集团和国大集团分别持有嘉凯城28.46%、15.02%和18.96%的股份。转让成功后,除国大集团保留9.66%的股份,浙商集团、杭钢集团都将从公司彻底退出。
不过,相比于上述三大国资股东的退居幕后,更让人关注的是嘉凯城对拟受让方资格的限制条件。
根据照嘉凯城的公告,此次股份转让的拟受让方或其所属集团公司主营业务须为房地产开发业务,2015年度房地产销售金额不低于2000亿元且销售面积不低于1500万平方米,拥有不少于300个正在开发建设及待开发建设的项目。
而按照这个标准,国内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房地产企业,仅有万科、恒 大和绿地。由于万科、绿地已经在A股上市,且万科深陷股权之争自顾不暇,所以市场普遍认为,嘉凯城的这个转让条件可以说是为恒 大“量身订制”。
资料显示,嘉凯城以上海为核心开展住宅开发业务,重点发展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其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住宅地产、城镇生活服务平台以及房地产金融业务。截至2015年6月底,嘉凯城住宅业务在建项目8个,在建面积152.3万平方米。有知情人士也指出,恒 大对嘉凯城在江浙的土地资产也颇为中意。
不过,根据公司的业绩快报显示,嘉凯城2015年亏损23.43亿元。原因为房地产项目销售规模大幅下降,一线城市交付项目数量下降更为突出,毛利空间缩减显著;公司战略性城镇化建设投入进一步上升,尚未进入产出阶段。
恒 大距私有化仅一步之遥
那么,如果恒 大同时收购两家A股公司,会不会造成同业竞争呢?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恒 大目前除了地产主业外,已完成金融、互联网、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布局,成为一家综合性企业集团。即便同时收购两家A股公司,恒 大的选择注入的资产上,余地很大。
实际上,恒 大地产集团主席许 家印在2015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恒 大地产”应该更名,可以更名为恒 大控股、恒 大投资或其他更能反映其产业综合性的名称。
知情人士也指出,“以‘地产’名义上市的恒 大,目前市场更多是以地产公司的标准去衡量其价值,明显不够客观,要一举扭转这局面,更名并重新上市无疑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而目前,火热的A股市场则是最佳的选择”。
据悉,去年恒 大连续回购股票,共回购约19.23亿股,涉及资金102.99亿港元,而在前年恒 大同样实施了巨资回购,以约58.50亿港元回购了17.63亿股。期间虽曾增发股票,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已高达74.3%,逼近大股东持股的最大限值75%,距离私有化仅一步之遥。“在回归A股这件事情上,应该说许 家印是早有谋划,提前做了战略布局,从目前的情况看,许老板这步棋走的还是很漂亮的”,有券商分析师指出,“现在A股融资增发都非常方便,且成本很低,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同时就房地产公司来说,同量级的A股公司市盈率普遍高出H股数倍,回归A股也有助于恒 大估值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