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沈阳“去库存”之痛:零首付昙花一现

提要:在巨量库存压顶的沈阳,开发商为购房者垫资支付房贷首付款的现象其实早已有之。 虽然开发商垫资方案、途径各有差异,但相较于8年前刘超小心翼翼的“探索”,沈阳地产界逐渐形成了垫资首付的行业潜规则。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在巨量库存压顶的沈阳,开发商为购房者垫资支付房贷首付款的现象其实早已有之。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城市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但居民的投资能力却难以跟上。

  2016年3月28日下午,沈阳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下称《意见》),22条举措中,此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学生零首付”政策被删除。

  与上海、深圳出台房地产限购措施相反,这次沈阳的楼市新政,目的是化解房地产库存。其刺激政策包括二手房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先征后补;居民互换住房实行“零税费”政策;加大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等。

  近一个月前的3月1日,《意见》初稿规定,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住房的,首付比例实行“零首付”。这一政策实属史无前例,一时引来全国网民“围观”。

  在舆论对“零首付”政策热议几个小时之后,3月1日夜里,沈阳市委宣传部官微连夜发布消息,称“零首付”政策还处于前期调研论证阶段,暂不具备出台条件。

  3月23日,沈阳市长潘利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大学生零首付”购房政策“是个误会”,“该政策目的是把更多的大学生年轻人留在沈阳,而不是去库存。有关零首付开发商有意愿出台,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现在还在论证”。

  沈阳为何会昙花一现“零首付”政策,这一老工业基地面临着怎样的去库存压力,南方周末记者近日赴沈阳进行了调查。

  垫资凑首付

  开发商为购房者垫资支付房贷首付的行为,在沈阳房地产界以不同形式存在,这一做法距离“零首付”只一步之遥。

  2016年3月13日,沈阳市浑南区白塔河路地铁站出口处,路人刚刚探出头,十几张楼盘宣传单便塞到眼前,派送员们的嘴里嘟嘟囔囔:“看看我们的(楼)盘,免费接送,可以垫首付。”

  当地人把这些受雇于开发商的传单派送员称为“小蜜蜂”,他们遍布浑南区地铁、有轨电车站。遇到有买房意向的潜在买家,“小蜜蜂”们会蜂拥而上极力争夺,获胜的直接用专车将其接送至自家楼盘。

  为了卖房子,沈阳的开发商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什么办法都用上了,‘零首付’都推出了,还有啥没想过?”沈阳地产圈一位资深开发商刘超如是说。

  “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借钱给您付首付。”置业顾问杨忠孝所在的楼盘,距离白塔河地铁站、有轨电车站都不远。面对“小蜜蜂”千辛万苦拉来的看房者,他来不及介绍楼盘情况,就迫不及待地亮出垫资凑首付的底牌。

  杨忠孝给出的垫资方案十分诱人。购房者只需支付首付款的20%,剩余款项可由开发商先行垫付,垫付款项不收利息,可在4年期限内分8次偿还。举例来说,总价50万的房子,20%的首付是10万元,客户只需拿出2万,再向开发商借8万,就可以去银行贷款买房了。

  不过在借款还清之前,开发商要扣押购房合同。杨忠孝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垫首付的营销方式在沈阳房地产行业极为普遍。

  沈阳有轨电车2号线国际软件园站附近的一处楼盘,由当地一家民营房企开发,其置业顾问张文婷提供的优惠套餐与杨忠孝有所区别。购房者同样可以获得首付款20%的垫资,但要支付每年9.6%的利息。“现在办这个的人挺多,都是年轻人。”张文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办理有利息的首付垫资业务,与银行房贷业务并不冲突。

  南方周末记者走访的沈阳楼盘中,有的开发商还推出了团购项目,在首付之外支付1万—2万元的“团购费”,可以享受总房款3万元—4万元的减免优惠。这一团购业务与首付垫资并行不悖。

  一般而言,购房者正是因为凑不够首付款,才会选择向开发商借钱垫资,但开发商仍然开出降总价的团购优惠条件。“这两个不矛盾,开发商是想回笼资金,能回多少算多少。”刘超解释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营销手法时说,购房者凑够首付后,可以从银行贷到房款,这笔资金让开发商极为解渴。

  刘超在沈阳房地产界耕耘多年,早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商品房销量骤降之时,他就尝试借钱给消费者贷款买房。当时敢于如此操作的开发商凤毛麟角,刘超介绍,当时有一部分借款为开发商直接提供现金,也有一部分为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借贷。

  由于垫资风险巨大,刘超等开发商摸索出按照职业、地域、年龄等特征拟定的六条“风控”标准,对借款的购房者进行严格筛选,符合标准的才给办理垫资业务。

  六条标准中,其中一条为观察购房者的现场反应。“说话的速度,表情什么的,是不是真心想买能看得出来。”刘超介绍,其他五条标准由售楼小姐控制即可,但这一条需要有经验的经理亲自把关。

  直到现在,开发商垫资步骤简化了许多,杨忠孝介绍,如若购房者有垫资意向,直接与开发商签署垫资协议即可。而刘文婷所在的开发商,可以选择与第三方签署借款协议。

  虽然开发商垫资方案、途径各有差异,但相较于8年前刘超小心翼翼的“探索”,沈阳地产界逐渐形成了垫资首付的行业潜规则。

  “想做‘零首付’其实什么时候都能做,不用政府号召也能做,不用大惊小怪的。”刘超认为,开发商为购房者垫资支付房贷首付的行为,在沈阳房地产界以不同形式存在,这一做法距离“零首付”只一步之遥。

  库存压力下的利益绑定

  在去库存的过程当中,开发商、银行、政府的利益已经深度绑定,都是为了撬开消费者的钱包。

  “以前的垫首付都是开发商自己垫,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开发商想让政府出面解决去库存问题。”在沈阳从事房地产策划、营销工作的张文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房地产业是沈阳财税的主力之一。2015年度,沈阳全市纳税百强单位名单中,有24家房地产及建筑业企业,实现全口径税收32.4亿元。

  刘超坦陈,无论开发商自救式的垫资首付营销手法,还是政府层面推出的“零首付”政策,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库存量太大,房子太难卖所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做”。

  2014年,沈阳楼市商品房待售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沈阳市统计局数据),也是在这一年下半年,沈阳房价进入下行周期,商品房销售面积也大幅减少。

  “零首付”的风险不言而喻。“开发商找人做担保的,客户不还钱,开发商得还。”刘超解释道,“一不小心借错了人,就会赔钱。”

  据腾讯财经“棱镜”报道,2014年10月,沈阳当地一家名为瀚博地产的开发商推出“零首付”购房项目,结果销售出去的300余套商品住宅,有60套房子出现了断供违约。

  银行是心里最为矛盾的一方。张文婷认为,一方面银行出于风险厌恶,并不欢迎“零首付”政策的出台。但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业务与房地产深度绑定,业务增长又离不开房地产公司业绩的支撑。

  当地银行一度对房贷审核极为严格。刘超介绍说,除了各种必要的资质证明、信誉调查以外,最严苛的一步是要求出具购房者向开发商支付款项的“进账单”。

  “钱本来就是开发商借给购房者的,现在又要证明这个钱购房者已经还给了开发商。”

  杨忠孝与张文婷一再强调,签署垫资协议,并不影响购房者到银行办理贷款业务。“开发商借钱给购房者,银行肯定知道,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张文婷分析,在去库存的过程当中,各方利益已经深度绑定,都是为了撬开消费者的钱包。

  瀚博地产楼盘出现违约现象的客户大部分为异地务工的农民工。这导致政府后来的“零首付”政策把目标锁定在了大学生身上。

  张文婷认为,“垫首付”与“零首付”之间的区别已经十分微弱,即便“零首付”政策没有被叫停,最多也只能起到营销噱头的作用,对市场刺激作用有限。

  作为东北三省区域中心的沈阳市,商品房销量并不算低。沈阳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张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9月份至2016年2月份的6个月当中,沈阳平均每月能卖掉157万平方米的商品房。

  但相较于销售数据,沈阳楼市的库存量仍然惊人。易居(博客)中国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沈阳房地产市场新建商品房库存接近3000万平方米,在其当时纳入统计的39个城市中居首,在全国也排名靠前。

  沈阳房地产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沈阳在售商品住宅库存大约是2520万平方米,除此之外,还有在建的工程项目8000万平方米,以及1000万平方米的待开发土地

  “买个小房就算改善了”

  沈阳现有住房中,6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占到38%,90平方米以下占60%。

  在沈阳读书的邱绍珺,老家位于沈阳郊县新民市,2011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在沈阳浑南区购置了一套90平的三居室。邱绍珺的妻子张旭晨当时还未与其相识,也是通过父母帮衬在铁西区买了房子。

  在张旭晨心目中,住房是一道抹不去的儿时记忆。小时候,她与父母一家三口居住在铁西区偏远的郊区,二层平房,没有独立卫生间、厨房。每当下雨,家门口的土路泥泞不堪。“比电影《钢的琴》里边男主角住的红砖楼还要差。”她说。

  2002年,她们居住的片区迎来旧城改造。当时给出的回迁条件为,到更为偏远的地方置换一套大房,或者原地补偿一套新房,但是要补差价。正值中学阶段的张旭晨还未满18岁,一家三口只有父母两人可以享受补偿指标,所以如果选择原地补偿的话,只能分到一套40平米的小房子。

  经过反复商量,张旭晨家争取到了姥姥的20平米指标,得以享受60平米的补偿指标。最后,父母又“咬了咬牙”,以每平米600元的差价作为补偿,争取到了一套75平米的三居室。

  张旭晨说,直到现在这处住所都不算太过时,她的父母仍在其中生活。

  沈阳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张祥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作为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前,沈阳人均住房面积仅有7.6平方米。1998年之后的全国商品房改革,沈阳一直都在偿还历史欠账。

  计划经济时代的住房印迹,影响到了沈阳人的商品房消费习惯。沈阳现有住房中,6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占到38%,90平方米以下占60%。“老百姓又不是很富裕,买个小房就算改善了。”张祥说,沈阳每年棚户区改造2万户,加上一些改善性需求,房地产市场需求强劲。

  出于偿还历史欠账、老城区改造的需要,新世纪以后沈阳的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2000年,沈阳建成市区面积238平方公里。2014年,达到430平方公里。老牌重工业基地铁西区,多年来大规模企业搬迁,获得“2008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

  大量库存背后折射的是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迫切的城市更新愿望。

  邱绍珺与张旭晨结婚时,两人选择用铁西区购置的房产作为婚房。一方面,方便以后张旭晨上下班,另一方面,邱绍珺购入的那套房子生活太不方便。原本规划的四期项目,只完成了一期的一半便烂尾,规划当中的小学至今是一块平地,商场只剩下一处栽着半截钢筋柱子的大坑。

  “太不方便了,买个菜要走半个小时,买包烟都没地方。”邱绍珺抱怨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超”为化名)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