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产调引发的撕逼大战, 教您如何自助产调
前日,某家事件的持续发酵,导火索居然是一份产调,追本溯源竞然是产调结果未及时告知下家而引起的一系列蝴蝶效应。
话说各媒体的曝光,是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推波助澜到一个极致。原本就不信任的地产经纪人与下家的关系,变得更是微妙,下家又依赖经纪人,又提防经纪人。
以下是节选媒体的报导:
摘自《东方早报》:
不能将手续都交给中介办
记者从黄先生口中得知,第一次买房的他并没有经验,不知道在与中介签订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之前应该审查房屋的登记信息,即做“产调(房产调查)”。“我认为既然我请房产中介做服务了,这些事情都应该由中介根据流程做尽职调查。”
很遗憾,在签订居间协议前,黄先生没有看到、也没有意识到需要查看链家所做的产调,糊里糊涂签了协议,付了定金,之后才被告知该房屋存在两项抵押,在没有撤销抵押前不能交易过户。“这时候发现房子有问题,已经晚了。”
.......
有中介私自扣下抵押信息
可是,有时候房屋中介提供给客户的产调信息并非能完全如实反映房屋的真实状况。
“我爱我家(微博)”房产中介经纪人向记者透露了业内其他中介公司的一个陷阱做法。一家房屋中介为让客户尽快签订合同、促成交易,在客户签订居间协议前,出示了由其调取的房屋产调信息,共两页纸,一张为房屋状况及产权人信息,另一张为土地状况信息。“乍一看,该房屋产权信息一切正常,没有任何抵押、权利限制情况。等到客户签完居间协议、交完定金,一切都变了,中介才说,房屋有抵押,需要解决。”
该经纪人透露,原来这家房屋中介从房地产交易中心查询的产调信息有三页纸,其中这第三页信息才显示抵押状况。“该中介为隐瞒这笔抵押,私自扣下了这页信息,让买家以为房屋产权正常,可以顺利交易。”
还有消费者向记者爆料称,自己去房产中介看房时,中介拿出的产调信息都显示正常,可经历了一段看房交涉的时间,到了签居间协议时再调取产调信息,发现有增加抵押的情况。“有时候,产调信息查询的时间也很关键,一定要在签署协议合同的当口,再去查询一次,确保当时房产产权正常。”
对此文提出的——不能将手续都交给中介办,仟房持有不同的意见:
1. 话说不能将所有手续都交给中介办,这一论点于事无补,客户当然想自己去办,苦于不熟悉产调流程,看不懂产调内容,以及耗不起排队时间(最近动不动就限流)等,导致不得不委托给相关人士办理。
2. 为防备客户在没有看到产调时签署居间协议,房地局或地产公司可强制推行要求签署居间协议产调必须附署相关影印附件且有客户骑缝签字,方可有效,以此规避向客户隐瞒实情。
3. 为防止中介抽取抵押页,隐瞒真实情况,产调应该在明确位置显示共***页,第***页,避免中介提供不完整产调资料,甚至优化产调格式,所有相关内容显示在一张纸上。同时提供电子产调数据供客户扫描二维码核实。(可阅读仟房图文《如何识别产调的完整性》)
4. 为避免客户无法理解产调,产调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减少专业术语。
总之不能因噎废食,因为被鱼刺卡了就不吃鱼,个别流程不严谨就否定全行业,陷入一种非白即黑的是非观,也千万不能出事了都是基层扛。针对产调事件的解决办法,应从上向下抓起。
仟房针对上述观点,提供的解决方案是:
1)客户选择中介,就应用人勿疑疑人勿用。亦可自行在仟房微信公众号自助查询产调,仟房的服务流程是:您下单后,由交易中心的驻场工作人员人工排队拉取产调信息,拍照上传,如您需要原件亦可通过顺丰快递寄送给您。
2)仟房微信公众号提供产调咨询服务,工作日工作时间提供免费咨询,您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相关图文,了解更多的注意事项。
笔者认为:凡事只堵不疏,只是把矛盾压下,不会真正解决问题,只有提供高效透明的解决方案,才是避免社会问题的根本之道,应该鼓励类似仟房这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多多涌现,共同为房产圈的生态平衡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