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易家居试水O2O几近崩盘

提要:记者手里的名为“乐易维权”的微信群硝烟正进一步弥漫。

  来源:中国房地产

  记者手里的名为“乐易维权”的微信群硝烟正进一步弥漫。

  “即使拿回钱也准备撤出,因为回款太慢,没有信心了。”群里的某卫浴总经理如是说。深处漩涡的他们,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那种无奈,对方的一再爽约,已让他们的耐心几乎被消磨殆尽。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早日拿到被压的工资和被拖欠的货款。

  原来,使这个由174名商户和员工聚在一起的,是号称“全国首家”建材家居O2O商城的河南乐易商联商贸有限公司(下称“乐易家居”)。

  事件的发酵要从5月4日说起。当天,乐易家居实体店对外公告:“因商城内部网络升级,装修改造,暂停营业,重新营业时间5月22日。”这一公告显然激起了进驻商家和已离职员工的不安。

  这家主打O2O模式的建材家居商城,一方面,亏损严重而又无新鲜资本注入,另一方面,线上线下布局严重失衡且未抓住有效消费人群,其未来的命运还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就在记者截稿时,微信群里的内部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5月22日凌晨1点54分,乐易家居给离职员工每人发了500元钱,在这之前,市劳动局找乐易家居协调过,商城如期开门营业了。据他透露,商城中,已有一家吊顶商户准备拉东西离开。不过,也有一些商户静观其变等待货款收回。

  火热的O2O模式面前,乐易家居出现的诸多问题或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惨淡经营

  乐易家居的暂停营业还要从它的惨淡经营说起。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从乐易家居官网上了解到,进驻主材产品商户共有68家,厨房产品有商户12家,家居品牌有5家,软装产品有3家。无论从总数还是各品类上来看,可供客户选择的其实并不多。实际上,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体验店中的产品还没有这么多,价格上也没有优势,有些同类产品甚至高出其他商场一半”。

  产品的体量和价格上没有优势之外,乐易家居叫得响亮的“免费装修”的增值服务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2014年9月,乐易家居高调宣布:买我的建材,免装修费。消费者只要购买超过4万元的装修用品,便可不用再出其他费用。

  然而,关于买建材免装修费的说法,乐易家居家装的一位前任部门经理李艳(化名)向记者解释道,七大类主材加所有辅材必须在乐易购买,满4万元可以享受基础人工费减免,人工费只包括刷墙、铺地板以及水电安装。

  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问题。满4万元可以享受基础人工费减免活动总共签约了大概一百家客户。事后也出现了重重问题:客户反映体验差,施工过程中协调不畅、乱收费现象屡见,退人工费也很缓慢。其实,免除的人工费仍需要签订装修合同,客户按合同额提前预交,等工程完成后再退还给客户。但实际是,2014年年前的客户拖了很长时间才退还人工费,至于年后的客户就没再退。

  除此之外,让进驻商家头疼的还有后续回款问题。

  记者从微信群里了解到,乐易家居和商户签订的合同也履行得不尽如人意。原本按照合同上的说明,乐易家居允诺商户结账周期为7天,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延迟到三个月左右。而好多商户在过了这个最长周期后追问时被告知“没有盈利”。据商家透露,乐意家居的高层领导往往采取回避态度,每每被问到只会派运营人员出来解释:公司暂时没有盈利、资金不足等。

  而让员工头疼的是,迟迟拿不到手的工资不知道还要等待多久。

  2014年7月17日入职的李艳,今年4月13日提出了离职。李艳告诉记者,她在入职后签订的合同一式两份都由公司保管,乐易家居说是公司规定,而在她之后入职的员工,便不再签订合同。和李艳有着同样命运的郭碧婷(化名),专门负责招聘工作。她也在4月底离开了公司。“已经两个月没发工资了”,郭碧婷告诉记者,工长们的工资也未支付,其中一个工长多达20万元。

  众多问题纠集在一起,于是,暂停营业的结果终于被触发。

  微信群内的一位商家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据估计,乐易家居欠款人数达到几百人。其中,欠基层员工工资86万元,欠客户170万元,欠供应商400万元,欠施工队200万元。粗算下来,乐易家居背负的债务大约为800万~900万元,其中还不包括银行贷款。

  缺失关键的闭合环

  “我们选择进驻乐易家居,大部分看中了它的O2O模式。但现实是他们只有口号,实际上没有推广新模式,仍然靠门店销售这种传统形式。对于线上环节,有官网但形同虚设,靠线上引入线下的流量几乎没有,反正靠线上引流我们没有一笔成交量。”作为进驻乐易家居体验店的惠达卫浴经销商,牛海涛这样告诉记者。

  据牛海涛介绍,自2014年进入体验店到退出前,时间已满10个月。来店里的人流量很少,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销售额只有5万元左右,加上人员成本、广告宣传、运货成本等投入,总体上是亏损的,至今还有几万元的货款没有要回来。

  O2O模式中,乐易家居的问题还不只是在线上的不尽完善上,其线下的推广同样发展得并不顺利。

  事实上,乐易家居于2013年2月就已经成立乐e家居网。同年,乐e家居延伸到“线下体验”,表示要在全国布局开设线下体验馆,向O2O转型。但到现在为止,其线下门店也仅有郑州一家。

  “乐易线上没有开展起来,线下体验店又不是直营产品而是经销商入驻,产品价格没有优势。由此来看,线上线下都不让人尖叫的局面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什么停业。”业内人士总结到。从模式上来看,乐易家居其实是为了让利各方。商户不用交租金,只承担间接管理费;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产品可减免装修费。但“最后的结果是,由于不是直营产品,盈利还得减去各种成本费,公司还承担人工费,公司不赚钱;人流量少,商户不赚钱;东西贵,客户也不省钱。”李艳说。

  对于乐易家居方面的现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如果没有利润可图,即使重新营业最后也会面临再次停业。在他观察来看,首先,乐易家居在资金链方面,已经捉襟见肘。一方面银行要催款,而另一方面,要及时给商家结货款。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注入,运营上的难度可想而知。其次,还是要准确锁定消费群。网络上购买产品大多属于年轻人的行为,特别是要锁定在80后、90后年轻人身上。再次,价格定位上要趋近合理。价格不能过高,如果过高消费者会选择去店里购买。

  O2O模式之考

  “走好O2O模式,关键不能靠一个噱头。厂商环节不能出现问题,要打通上下游。另外,线上、线下要一体化。不能全靠线上推广,还得线下体验,例如进店的推广活动,新媒体、第三方宣传等方面的整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要重视通过线上往线下引流,把线下的体验再重新反馈到线上,这是一个完整模式。”行业内专业人士李玉柱强调,如果线上流量不够,进店的人就很少,客流量少就导致下单量少,采购量不多,资金链就会产生问题。甚至还涉及配送、售后、安装等环节,这些环节如果没有做好,还会导致消费者体验不好,负面的口碑传播后,进而影响到其他消费者消费。

  除此之外,O2O模式还是要选择在大城市发展。因为相对而言,大城市拥有一套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在使用人数、消费人群、消费习惯等方面,相较来说一般都比较稳定。

  在电商观察员鲁振旺看来,实际上,O2O企业在造概念的时候,用户很容易获取信息,这样的话,O2O企业必须以一个很低的价格去满足他们,用户才会愿意配合。而家装行业本身毛利较低,即使线上线下打通,线上的成本也不会低于线下的。所以,都要有一个规模量,才能优化成本,这需要一个想当长的过程。

  因此,前期的资金消耗是不可避免的,没有雄厚的资金和源源不断的注资,要想短期玩转也确实有难度。家装e站孟德曾向记者透露,投资家装O2O在300亿元以内都是亏钱的。而爱空间陈炜也说过,雷军承诺他先期可以亏10亿元。

  “O2O体系建立好,需要大资金投入,例如资本的看中。他们大多关注领头羊,目前包括土巴兔、齐家网等在内的企业都获得了资本注入。”鲁振旺说。

  确实,已有很多资本在关注互联网家装。去年4月份,金螳螂投资了家装e站;今年3月份,家装O2O平台土巴兔获得58同城、红杉资本、经纬创投共同投资的2亿美元融资;2月末,齐家网也获得了1.6亿美元D轮融资;爱空间也在此前宣布获得6000万元的A轮融资。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乐易家居试水O2O几近崩盘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