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加快墙材行业转型升级

提要:(二)进口均价上涨,出口稳定  1.进口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均价上涨  2015年1~2月份,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数量3.18万吨,同比下降0.13%,进口增速减缓;进口金额1.29亿美元,同比下降0.11%。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伴着春天的脚步,我们迎来了“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球经济也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2015年一季度,我国玻纤/复材行业基本延续2014年的稳定态势,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全行业实现(1~2月份):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324.83亿元,利润总额24.38亿元。

  一、玻璃纤维行业

  (一)产量小幅增长,价格回升

  2015年一季度,玻璃纤维纱总产量77万吨,同比增长1.4%。由于下游风电市场需求旺盛,池窑纱供求良好,几无库存。巨石集团自元旦涨价后,4月再次提价;泰山玻纤3月上调纱价;其他部分主要玻纤企业也陆续提价。与此对应的是球窑企业面临库存压力,春节期间坩埚法基本停产,元宵节开工后,市场行情仍不太景气。

  2015年1~2月份,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10.53亿元,同比增长11.16%;其中主营业务成本178.43亿元,同比增长11.27%。2015年1~2月份,全行业实现利润13.98亿元,同比增长38.35%。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近几年利润逐步恢复并有所增长。2015年将延续上一年度稳定增长的趋势,但还应注意控制产能总量;随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玻璃纤维及制品的应用领域将不断得以拓宽。

  (二)进口均价上涨,出口稳定

  1.进口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均价上涨

  2015年1~2月份,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数量3.18万吨,同比下降0.13%,进口增速减缓;进口金额1.29亿美元,同比下降0.11%。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均价4087.32美元/吨,重回4000美元/吨以上价位,略高于去年同期价格。

  玻璃纤维粗纱进口量3981吨,同比增长38.81%,进口均价849美元/吨。玻璃纤维细纱进口数量4821吨,同比下降28.03%,均价3448.85美元/吨,远高于2014年同期2710.79美元/吨的价格。2012年玻璃纤维细纱全年均价为3208.44美元/吨,此后两年,细纱价格均在3000美元以下。2015年1~2月份,细纱进口均价重回3000美元/吨以上价位。

  2.出口数量持平,贸易顺差1.91亿美元

  玻纤及制品的出口经历连续两年下降之后,去年年初开始形势逐月好转,并达到2004年以来出口量最高值。2015年1~2月份出口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出口数量18.48万吨;出口金额3.21亿美元,同比增长0.09%;出口均价1736.03美元/吨,同比增长9.4%。

  玻璃纤维粗纱出口量81357吨,同比下降1.45%,出口均价979.62美元/吨,高于进口均价130.62美元/吨,进一步拉大粗纱进出口差价。玻璃纤维细纱出口量6786吨,出口金额0.18亿美元,出口均价2648.75美元/吨,相较于2014年同期1875.56美元/吨的价格,增长了41.22%之多。自2014年一季度开始,细纱出口价格上了2000美元/吨的台阶,并一直保持增长势头。深加工制品出口方面,各主要产品均保持增长势头,其中玻璃纤维布出口量4053吨,同比增长63.1%。

  二、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行业

  2015年一季度,185家规模以上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约为54.28万吨,同比增长7.3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项目一季度投资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7.58%。2015年1~2月份,441家规模以上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4.3亿元,同比增长11.4%;主营业务成本96.4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6.3%。2015年一季度延续了上一年度的稳定态势。

  1.热塑性复合材料

  随着热塑性复合材料越来越多的为市场所接受,国内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如火如荼,各大玻纤、复合材料生产企业纷纷加大了热塑性玻纤品种的研发与生产力度,不断推出专为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设计研发的新产品。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高,地方政府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予以重视。

  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生产2.72万辆,销售2.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随着政府全面出台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企业对产品的升级改进和社会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度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几乎可用“井喷”形容,但是若要达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力争在2015年达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50万辆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所以随着政策的延续性,会继续对2015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产生影响。汽车工业是复合材料最大的用户,交通运输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最大市场。铁路交通设施、车辆热塑制品的应用必然形成强大市场。

  2.风电复合材料制品

  受《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动,风能产业成为复合材料又一个重要应用领域。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风电装机量刷新历史记录。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15年2月底,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达到10004万千瓦,继续稳居我国第三大发电类型和世界风电装机首位。2014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1053万千瓦的44个海上风电项目被列入开发建设方案。风电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风电在当前形势下更具竞争力。中国风能产业铿锵有力的发展势头,将持续带动多轴向织物、转子叶片、轮毂、机舱罩、整流罩等玻纤、复合材料制品的发展,为复合材料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遏产能,稳增长,推动行业新发展

  1.推进玻纤准入公告管理,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

  玻纤行业自2007年起实施准入管理,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同时为加强玻纤行业准入管理,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信部制定出台了《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产业[2012]528号)。玻纤生产企业要进入准入公告名单,要经过企业申请、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审核、专家和中介组织复核、工信部网上公示、实地核查等环节。第二批准入公告申报工作于2014年6月启动,经过初审及复核,共有15家企业于2015年1月21日至2月25日进行了网上公示。

  2015年3月,由工信部、玻纤协会和鲁、苏、赣、鄂4省经信委及行业专家组成的核查组,走访了以上4省公示的12家玻纤企业,核查企业在生产线审批手续、技术装备水平、产能规模、能耗、环保等方面,是否达到新版准入条件要求。同时,核查组也就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市场拓展等企业运转情况给予诊断和建议,并对企业在搬迁入园、转产转型、技术改造、装备更新、节能减排、人才培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研与指导。

  准入公告管理制度的建立,给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达不到准入要求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或联合重组等方式寻找发展出路。坚持没有合法(规)项目建设手续不予公告原则,使得项目未批先建得到抑制;坚持存有落后产能未淘汰不予公告,促使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坚持主体工艺装备和规模达不到准入条件不予公告,引导企业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坚持节能环保设施和指标达不到要求不予公告,促进企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保证设施的完善和正常运行。下一步,协会将继续协助工信部完成第二批准入企业的实地核查工作,并选择符合准入条件的玻纤企业召开第三批准入公告管理申报会。

  2.延伸产业链,促进玻纤增强材料的新发展

  我国玻璃纤维70%以上用于增强基材,在国际上也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但在品种规格和质量上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据统计,2013年,美国人均复合材料用量排名世界第一,约为7.254kg;其次是德国,约为3.9kg;中国的人均复合材料用量为2.177kg,在品种规格、质量和数量上与先进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以我国2004年至今的玻纤织物进出口均价来看,2004年玻纤织物的进口均价为3904.84美元/吨,出口均价为2666.35美元/吨。10年后,玻纤织物的进口均价上涨了78%,达到6946.13美元/吨,而出口均价却仅上涨了13.6%。“经营之法不在于降低成本,而是通过创新改变困境。”我们的企业必须要突破同质模仿的困境,通过创新将触角伸到深加工制品的市场,改进和发展纱类、缝编织物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玻纤协会和复材协会合署办公的契机,推进玻纤、复材两个行业深度合作,延伸产业链,促进玻纤增强材料的新发展。

  3.连横合纵,做大做强

  复合材料行业与交通、建筑、能源、畜牧、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国民经济应用领域的传统行业合作越来越深入,产业边界也日趋模糊。而针对我国复合材料企业小而散的现状,兼并重组、甚至跨界重组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将成为发展趋势。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是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而提出的。通过兼并重组使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并充分发挥兼并重组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方面的作用。复合材料行业要做大做强,纵向与玻纤、树脂等上游行业加强合作,发展深加工制品;横向要参与到汽车、建筑等下游应用领域中,在跨界合作中消纳产能,拓展新技术,并推动材料的演进更替。

  4.挖潜增效,向机械化、自动化进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在欧洲乃至全球工业业务领域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认同。反观我国复合材料行业,2014年手糊成型工艺制品产量92.8万吨,虽然同比下降9%,但仍占纤维增强塑料制品行业总产量的21.4%。我们仍处于工业2.0、3.0阶段。所以复合材料行业必须要明确打造机械化、自动化工艺装备的发展方向,手糊成型工艺将来只用于做异型产品。协会坚持带领企业走出国门参加展会和考察公司已10年有余,目的就是考察、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装备,知人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此外,要实现中国智造,除了装备的引进和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必不可少。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5年是攸关的一年,也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为之奋斗的一年。中国的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玻纤/复材行业作为新材料产业重要的一份子,在这个历史洪流中有着大好的发展机遇。行业的发展要从当前阶段性特征出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由被动创新转向主动创新,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新的效益增长点,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