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促进石材行业发展
表三:2015年1~2月区域企业数量及亏损情况
表二:2015年1~2月规模以上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同比增长速度
表一:2015年一季度区域板材产量增幅及比重
表四:2015年一季度区域投资增幅与比重
■中国石材协会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与上年同期相比,一季度石材企业生产、销售及进口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均显回落;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提高,主营业务利润及利润总额增幅均好于去年三、四季度;加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矿山开采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亏损企业数量增加,企业亏损面扩大,在行业整体经营效益好转的形势下,企业分化现象日趋明显;国际市场复苏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石材企业也在不断调整经营发展策略,在产品标准化、规格化、进家装方面不断探索,转变营销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2015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实施,并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了调整,但相关政策带来的利好影响在石材行业存在滞后效应,企业仍需在相对低迷的国内市场环境中争取发展空间,把握转型升级的机遇。
1.板材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增幅继续回落。
201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大理石板材产量598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6.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增幅回落6.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花岗石板材产量1343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9%,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7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增幅回落7.5个百分点。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大理石板材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比上年回落17.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大理石板材产量比重逐步上升,日趋接近东部地区,加工能力分布趋于平衡。
东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花岗石板材板材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22.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比上年高出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比上年回落26.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花岗石板材产量比重逐步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东、中、西部区域差距明显,加工能力分布不均,产业转移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2.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及利润增幅显著回落,盈利水平回升。
2015年1~2月,规模以上石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5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幅回落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4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2.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幅回落4.1个百分点。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相比,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且成本增幅回落更为显著,说明企业的开源节流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实现主营业务利润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5.9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幅高出8.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3.9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幅高出10.6个百分点,企业盈利水平回升,好于去年三、四季度。
其中,规模以上开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2%,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13.6%,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3.5%。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0.2%,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长10.0%,主营业务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5.2%。
3.亏损企业显著增加,亏损面持续扩大。
2015年1~2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3094家,其中亏损企业190家,亏损面为6.1%。其中,上年末的开采企业中处于亏损状态的有59家企业,比上年末增加35家,亏损面为9.4%,比上年末高出5.4个百分点。加工企业中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数量为131家,比上年末增加66家,亏损面为5.3%,比上年末高出2.5个百分点。在企业盈利状况普遍好转的同时,亏损面持续扩大,说明企业的分化更加明显。
4.存货增幅回落明显。
2015年1~2月,规模以上企业存货价值18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7个百分点;其中,产成品为9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5.6个百分点。应收帐款15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年初企业通过清理库存回笼部分资金,缓解资金压力。
5.加工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2015年一季度,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业投资完成额3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1%,增幅比上年同期高出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石材企业建筑装饰用石开采投资累计5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3.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增幅高出10.3个百分点。建筑装饰用石加工投资累计25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4%,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3.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增幅高出7.1个百分点。
从区域看,随着中西部石材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东部地区资源的枯竭和政府对石材开采的限制,开采投资比重逐渐向中西部倾斜,但东部地区在加工领域的投资却仍然领先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在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将确保东部地区在技术、装备等方面的领先优势。由此也看出,西部地区在吸引投资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避免低水平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6.进口量持续下降。
2015年1~2月,石材进口192万吨,进口货值3.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5.4%和29.4%。进口量值自2014年9月以来同比持续负增长,环比除上年12月外,也均呈现负增长。进口数量变化真实反映出国内市场需求放缓,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的境况,预计3月份进口环比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但进口量不会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7.出口量价齐增。
2015年1~2月,石材出口465万吨,出口货值1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6%和69.4%。扣除海关税则号25174900项下商品(石粉、碎石及粉末),2015年1~2月,石材出口170万吨,同比增长22.7%;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同比增长69.5%。海关税则号6802项下深加工及制品的出口量同比增长98.2%,出口额同比增长131.6%。
从主要出口市场看,欧盟、东盟、中东、韩国、美国等地区和国家总体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可以看出国际经济进一步复苏的态势,因此不少企业正在重新审视国际市场,希望通过出口来弥补国内业务下滑的局面。
二、促进石材行业稳定增长的措施
石材行业发展的形势是严峻的,我国已开始进入中高速发展时期,过去石材行业的快速发展的形势很难再现,石材行业和企业必须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调整,努力适应新常态。结合石材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中国石材协会明确提出了石材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建设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石材业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我国石材行业面临转型、转移和产业升级三大任务,石材产业转型即由主要面向工装市场为主转到公共工程与家装工程并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水平的提升,工装市场将会逐渐减少,是一个逐步下降的趋势。而家庭装修市场潜力巨大,石材应逐步适应家装需求,抢抓高档家装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行业共同努力,从产品结构到营销模式,都要有所转变,特别是研究石材的规格化标准化问题,既要适应家装市场需求,也要做好引导消费。石材产业转移也即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逐步由沿海开放地区向中西部石材产业资源地区的转移,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建设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石材业的要求来实现产业升级。
1.必须坚持行业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
协会要积极引导石材产业集群地根据各地情况要组织制定行业发展规划,通过园区化发展、集约化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等措施,加强对石材行业的管理和规范。努力促进园区化发展形成规模,使新的产业集群地不断发展壮大,行业整体面貌有所改变。
2.必须坚持石材企业转型向多元化发展。
进一步促进石材企业通过差异化经营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延伸产业链,成为集矿山开采、石材加工、工程服务为一体的石材工程专业配套服务商;向经营玉石、珍稀石材品种的高端石材供应商方向发展;向石材地产方向转型,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注重打造企业与产品品牌,建设品牌产品的营销网络,拓展家装市场;传统石材市场通过建设精品园、体验馆等措施来转型,使石材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使加工与展示分离。
3.必须坚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传统石材企业,由于其加工的自然属性,存在粉尘,废水,噪音等,必须坚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力促企业彻底改变石材行业脏乱差的现象。协会要在出台清洁生产标准的基础上,加强贯标宣传,组织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推广先进经验。
4.必须坚持延伸产业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形成新的增长点。
积极倡导在石材加工园区和产业基地引入上下游企业,使石材行业由简单的石板材加工向开发超薄板、复合板、异型产品的多品种方面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对在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石粉、碎石)进行开发利用,如:制砖、提取钾长石、生产人造石、石材碎料做建筑用碎石等,实现减量化,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协会要加强组织引导,开展经验交流等活动。
5.必须坚持降本增效、优化存量资产,挖掘潜力。
协会要加强鼓励和引导石材企业积极盘活库存产品(包括荒料和板材),利用矿山废弃的石料和加工厂的碎板材,开发新产品,搞好综合利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6.必须坚持“五个紧扣”的要求,促进石材行业发展。
中国石材协会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建材联合会提出的行业发展要紧扣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线,实现结构调整向纵深转折的要求,通过创新“三新”,为推进结构调整向纵深转折奠定基础。在石材行业大力推进落实“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坚持以优化结构,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工艺装备为重点,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及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步伐。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先进适用的石材开采、加工、应用护理工艺技术和装备,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