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金融创新长期目标:南方财富中心
廣東自貿區定位更突出粵港澳深度合作,特別是在金融合作方面,強調投融資便利化、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金融創新以及人民幣國際化。
“橫琴金融創新的整體思路是,在全面複製上海自貿區金融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區域特色,堅持金融先創先試,促進內地與港澳經濟、金融更深度融合。”財金局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橫琴金融創新短期目標是,推動與港澳地區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創新發展;推動適應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金融創新,推動與港澳地區的投融資匯兌便利化;完善自貿試驗區金融風險防控體系。長期目標之一是,建成南方財富中心。
那麼,橫琴新區未來會具體落地哪些創新金融服務呢?
?橫琴金融發展媲美“火箭”速度
在昨天橫琴自貿區掛牌後的中銀推介會上,橫琴財金局負責人透露一組數據:2014年,橫琴財政預算收入26 .6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46 .81億元,G D P為58 .07億元,比去年分別同期增長1 3 6 .6 7 %、66.86%、82.73%.而在2009年,這三項基本數據僅為0 .36、19.08、2.85億元。
橫琴金融業在其中舉足輕重,行業2014年增加值7 .6 6億元,占全區G D P比重13.2%.增速同樣強勁,財金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4月22日,金融機構數合計866家,註冊資本1373億元;上月新增數62家,本月新增50家。而2009年,橫琴只有一家銀行金融機構。
港澳企業爭先恐後湧入橫琴,截至2014年年底,橫琴的港澳金融企業共35家。財富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約8500億元。
持牌機構也穩步增長,獲得一行三會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有49家,其中銀行14家,證券類12家,保險類13家,貨幣兌換類9家,第三方支付類1家。
新型金融機構同樣是蓬勃發展,其中股權投資基金類機構447家,融資租賃類24家,商業保理類21家,互聯網金融類17家。此外,至少還有4家省市大型國有金融控股機構落戶橫琴。
粵港澳合作融合漸深
近年來,橫琴與港澳金融合作越來越深入,躍上新臺階。
珠海及橫琴金融工作部門與澳門金管局建立定期聯絡和協商機制,港澳銀行為港澳居民個人購買橫琴商品房提供按揭貸款取得突破;橫琴金投發起設立澳門青年橫琴創業扶持基金和橫琴粵澳發展基金,為澳門企業和青年在橫琴創業、進駐提供金融服務。
就在昨天下午,從澳門來的劉小姐就在中銀橫琴自貿區分行辦理了個人住房貸款結匯業務。她在橫琴購買了一套總價418萬港幣的房子,在中銀澳門分行貸款7成,貸款20年,利率僅有3.75%,同內地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近,可貸金額卻比其要高得多。
橫琴跨境人民幣發展迅速。2014年跨境人民幣結算139億元,跨境人民幣同業存款業務總額超過470億元。本外幣兌換十分方便,國內首張包括港元、澳門元在內的銀聯多幣卡成功在橫琴發行;橫琴新區本外幣兌換機構還首獲銀聯刷卡兌換業務許可。
橫琴近些年屢成金融創新試點熱門,如首批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意願結匯試點地區,全國首個銀行帳戶管理改革試點地區等。
?跨境融資開闢六大管道
據介紹,目前主要的跨境融資管道有六種。
一種是境內外商企業的投注差(指外商投資企業在註冊資本和投資總額的差額範圍內可自行借用外債),可借入外債規模包括短期外債餘額、中長期外債發生額和境外機構保證項下的履約餘額之和,需外管局個案審批,核定專項額度。
第二種是外商融資租賃的杠杆外債,外債規模不大於10倍的淨資產總額與風險資產總額之差,可用於售後返租專案的跨境融資。
第三種是粵港新政模式。不存在投注差的企業和需借入超過投注差額度限制的外商企業,可以通過在港澳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向港澳金融機構申請人民幣貸款,用於廣東省內項目的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所貸款項嚴禁流向股市、樓市;不得用於資本運作,還不得超過境內企業上年末淨資產的50%.貸款前還得打報告給人行同意備案。
第四種是跨國公司外匯資金池。跨國公司國內國外主帳戶的資金劃轉無需進行國際收支申報,國際主帳戶從境外融入的外匯資金不佔用外債指標,但需要辦理外債登記。
第五種是集團內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境內成員企業有一項條件是上年度營收不低於50億元人民幣。賬內資金不得用於購買理財產品,不得向非成員企業發放委託貸款。
第六種是外資股權投資基金,這種進入門檻低,設立程式簡便,結匯與資金使用方便,沒多少限制,註冊資金還不設最低限制。
還有一些創新,如外匯資本金結匯新政,首推外匯登記代辦業務(橫琴內企業)等,程式進行了優化簡化。
五大創新金融服務將落地運用
創新金融服務中,一大類是帳戶及結算類服務創新。這類創新包括自貿區內企業帳戶開立和資金劃轉、兌換融資等創新;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項下使用人民幣進行支付提供資金匯劃服務;經常項下按照指令付款,簡化單據審核和流程;進一步落實直接投資外匯登記等外匯管理改革措施。
第二類是融資類服務創新,使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包括跨境人民幣借款、區內企業境外發債、大宗商品融資與保值、跨境融資租賃等。如珠海長隆一期已投入100億元,二期工程總投資200億元,有意向工行廣東省分行及工行澳門分行申請跨境金融服務,融資金額據悉約200億元。
第三類是資金管理服務類。強化企業跨境財務管理能力,提高企業運作效率。為區內企業開展境內外關聯企業之間的經常項下人民幣集中收付款,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跨境外幣資金池,最主要為跨國企業集團服務。
第四類擔保類服務。借助銀行信用,為企業增信並降低物流成本。如為自貿區企業開展“保稅展示交易”稅款保函、“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稅款保函、“融資租賃”稅款保函等。
第五類是促進個人跨境結算便利化。如港澳居民將其境外人民幣資金匯入自貿區內個人開立的同名帳戶,其中香港居民每人每天限額8萬元,澳門是5萬元人民幣,以及境外居民購買區內房產,將外幣匯入境內結算等。將來橫琴還可開展特色信用卡服務,打造更順暢的跨境消費服務。
案例
自貿區設立子公司 獲海外銀團並購貸款
在昨日橫琴的一場銀行金融服務推介會上,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東風集團的案例,說明創新金融的重要性。東風集團是中國三大汽車集團之一,2013年10月東風集團開始與法國標緻雪鐵龍洽談收購事宜,並於2014年2月簽署框架協議,雙方約定東風集團須於2014年4月底前完成融資收購。東風集團在融資方面面臨時間短、任務重難題。東風集團根據中國銀行設計的融資方案,以在香港成立的特殊目的公司為融資主體,在較短時間融得8.3億歐元銀團貸款資金,用於收購法國標緻雪鐵龍14.1%的股權。其中中銀集團參與金額2億歐元。
在該並購專案中,上海中行幫助東風集團設計了融資方案,建議東風集團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平臺子公司東風汽車(上海)有限公司,然後通過該子公司向自貿區管委會申請備案在香港成立東風汽車(香港)國際有限公司,並以香港公司為融資主體,獲取海外銀團並購貸款。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該專案的跨境融資示範作用,中資企業“走出去”獲得實質性利好。
采寫:南都記者 李慧 張應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