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批”搬迁后面的“城市病”现实

  ●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动批”雏形大约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服装批发及零售业的发展,在北京市二环至三环的动物园区域形成了多个服装批发市场多足鼎立的现状。随着人流、物流、车流的不断集聚,该区域交通、治安、环境等社会问题日渐突出。1月16日,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透露,“动批”已经确定外迁河北,待选迁入地有三处,目前正在论证中,最终结果将于今年6月份前落定。 

  17日下午4点半,位于北京西二、三环之间的动物园路,聚集着几大服装批发市场和若干流动小商贩的地区下班了,一天的动人心魄的奏鸣曲又即将合页。

  一辆警车停在世纪天乐市场南门外,环绕它四周的是川流不息的人海。逛街一无所获的人,提着两三个黑色塑料袋的人,推着满载货物的小车冲往物流公司的人……7路、15路、65路公交车纷纷进站,旁边的“黑车”、人力车,不紧不慢地躲闪着。

  “帽子10块,便宜甩了!”地铁站入口,一对卖小饰品的夫妇使出最后的劲儿吆喝。

  “50,不能再少了!”跟三轮车夫交易未果,两个要去西单的女孩眉一皱,“还是坐地铁吧。”

  “大红门,20上车。”一辆开中华的“黑车”司机往后备厢塞客人拿的货,凑齐人数随时走。他从挡风玻璃上取了一张名片递给记者,“需要用车就联系,兄弟们很多。”

  ■“第二只靴子”何时落地

  “这就像第二只靴子的故事,它一刻不落地,你就一刻也睡不踏实。”时间回到上午10点,世纪天乐市场里人群熙熙攘攘,两层厚厚的御寒门帘被蹭得油光闪闪,到处都是“小心扒手”的提示。河南姑娘连利华手脚利索地帮批发商装货。她说的“第二只靴子”,是批发市场搬迁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方案。如今只知道要搬,但具体方案一概不知,但这却决定了连利华们的命运走向。

  从去年风传搬迁到现在,连利华心情起着微妙的变化。刚在网上看到动物园批发市场可能要迁的消息时,她并不相信。“那时刚发生楼下流动商贩打城管的事不久,影响挺不好,但我想30多年的老市场了,不会就这么搬了吧。”但进入12月后,新闻里几次传来消息,她不得不信了,“但还是觉得挺突然的”。

  在北京心脏地带西城区,还能存在着这样一个乱治难管的地区,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还在2013年的西城区两会上,区委书记王宁就指出,“动批”每年给西城经济带来效益约6000万元,但政府支付的交通、环境等管理费用超过1亿元。

  究竟哪件事使政府下了决心搬迁“动批”不得而知,但眼下,政府确确实实开始治“城市病”了,西城区已成立了北展地区建设指挥部,负责对“动批”所在的北展地区产业进行规划和布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业态升级。正在进行的北京市两会又证实了“动批”搬迁的事情,工作报告称,要推进中心城功能疏解,引导服装、小商品、建材市场逐步退出。

  “没人通知我们,不过私下大家都在交流,谁也不想搬,哪里能比这儿更合适?”连利华来北京11年,“东家”从市场买断20年的摊位,转租到她手里有7年了。“我第一次来动物园买衣服就领教到这儿有多乱,羽绒服被人划了个大口子,手机偷走了,我丝毫没察觉到。”但来逛过几次后,她发现了“动批”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气。

  7年来,每天早上5点就从西四环外的南平庄坐公交车到动物园,连利华除了春节几天放假,从没休息过。房租一月800元,摊位每年租金17万。连利华还没结婚,但她自豪的是这几年已经在老家给父母买了房和车。“如果真搬到河北,能有什么人气?人是活的,我不会跟着去,不行就回老家开个网店。”连利华不是没想过出路,但她也并没有清晰的规划。

  “没个两三年肯定搬不成!”东北人杨银花(音)在这儿“盘踞”20来年了。她阅历更深,也有更加稳定的销货渠道。11点半了,在汗味儿、饭味儿和皮革味儿混合的空气里,杨银花站着吃盒饭,一点儿也没受影响。“进来看看吧,不买没关系。这大衣进价都180,27号就放假了,甩货100元一件。”市场规定不让顾客试衣,她穿在身上给顾客看。杨银花的摊位也是从“二道贩子”那里盘过来的。现在,她面临着一个要紧的问题,明年底合同到期,还续不续租?她知道有些商户是租了一二十年的,就挨个打探别人的口风,“都说就是搬也不会那么快,三四万人,扯皮的事儿多着呢。”不过她也承认,现在生意已不如从前。

  “以前,一天销上千件不成问题。现在,批发还勉强,零售太难做了,有时一天都难开张。”杨银花无奈地说,小年轻都上淘宝买衣服了,现在来的中老年居多,要真搬了,连这份市场也保不住了。

  ■“肯定得升级”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区长王少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动物园区域现有服装批发市场9个,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经营面积20万平方米,摊位数1万余个,从业人员3万多人,日均客流量6万至7万人,年纳税额6000万元左右。在该区域还聚集了20多家物流公司。

  东鼎市场门外的天威货运就是众多物流公司中的一家,牌子上写着直达满洲里和乌鲁木齐。绿的、黄的、灰的各种打包袋圆滚滚地躺在地上,上面标着收件人地址。面包车就停在旁边,几个穿军大衣的中年人负责收货装车。杨银花有几个做服装批发的老客户,就是在网上看好东西,人都不用来,直接请她托运过去。

  “便宜是便宜,就是太乱了。”在白石桥一座大厦附近上班的白领吴凡心里,动批就是脏、乱、差的典型。一次,她和同事去逛街,差点儿被“阿拉伯烤串”满地横飞的竹签和卫生纸滑倒。路面沾染上厚厚一层的油腻完全变成黑色,鞋踩上去都黏糊糊的。酸辣粉、米粉店里的油烟味儿,促使她们火速逃离。她纳闷,就这样,“动批”的名气怎么还能飞到外地。

  去年暑假,在江西读幼师的妹妹来北京玩,吴凡本打算带她去故宫和颐和园,但妹妹提出要去动物园。

  “上次不是带你去了嘛!”

  “不是看熊猫那个,是卖衣服那个,听说那儿衣服挺潮的,还特便宜,我同学还让我带几件T恤回去。”小姑娘早在网上查好交通和购物攻略了。“看来是年轻人的天堂。”吴凡说。

  “动批能坚持这么多年,简直就是个奇迹。”章凌义(化名)在QQ上告诉记者,“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动批;如果你恨她,也送她去动批吧!”章凌义就在附近的展览路长大,他对“动批”有种不可名状的感情。上大学时,他周末常陪女朋友到“动批”淘衣服。“她特有生意头脑,去了几次就开始拿货,回女生寝室去卖了。”学校在昌平,学生进城不是很方便,这女孩因此每年都小赚一笔。但工作后,章凌义再也没去过“动批”。上次他一个云南的同学来外交学院进修,慕名想去近处的“动批”逛逛,被他劝阻了,“那环境,要么丢东西糟心,要么吵到你想骂人。”

  章凌义承认,现在丰厚的薪酬和零负担的生活,让他有条件挑剔消费环境。“为什么北京有了西单、王府井,还要有燕莎、新光天地,现在又有了老佛爷?这就是发展,发展就有需求。“动批”的低端业态、造成的污染和拥塞,已经跟不上北京的发展了,肯定得转型,得升级。”

  对于迁出地,网络上已经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在普遍猜测可能性最大的河北廊坊等地,当地人有的发帖表示欢迎,可以预见的利好有解决就业、发展交通等,但有人则对企业在那里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北京到了疏解的拐点

  “动批”搬迁只是一个缩影。对于商户连利华所担心的“第二只靴子”何时落地的问题,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大约在2014年上半年出台。北京市同期开展的中心城小商品交易市场整治工作还包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红门和十里河这3大商业交通堵点的治理。

  “批发市场搬迁这个事情,从学者研究论证到政府决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陈耀介绍,在中心城市发展初期,往往表现为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效能的集聚效应。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达到了规模经济,但发展到一定程度,过度的集聚造成拥堵和环境污染,致使人们出行成本高,健康受损害。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功能疏解,向周边地区扩散其生产要素和经济成果,并实现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北京已经走到了这个拐点,现在城市病突出,中心城必须向周边疏解。伦敦、巴黎等国际大城市都有过这个阶段。眼下,北京将要整治的四个批发市场人流量、物流量都很大,给城市造成的压力不小,外迁符合北京现阶段的选择。”陈耀表示。

  从另一个角度看,产业搬迁也有助于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陈耀说,他注意到,这个消息传出后,北京周边,尤其是河北的一些区县,已经跃跃欲试,主动提出承接北京的产业外移了。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