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LED快速发展 行业呼吁质量标准
来源:能源世界
与前几年相比,2013年,确实是LED快速发展的一年。截至目前,国家已相继出台了19项相关标准来规范LED市场。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研究员邓茂林表示,LED照明产品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方面的表现不言而喻。不过他还表示,目前LED行业进入门槛低,一些企业,尤其是小作坊生产的不合格产品性能较差,达不到3C认证的安全标准。同时,他认为鉴于目前有部分LED相关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并不强制执行,“推荐性标准企业不一定会遵守,这点很难保证”。另外,针对LED照明产品的质量标准,邓茂林表示,从一定程度上,产品的性能标准决定了该产品的质量,“通常来说,符合性能标准的产品质量都不会差,除了之前我提过的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产品”。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蔡建奇认为,LED质量标准不能笼统归纳为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应考虑多方因素。他表示,性能指标、健康指标共同构筑了质量标准。只有在达到性能指标后,进一步优化,完善安全要求,提升健康要求,使人体健康所受的危害达到最小,才是真正的“质量好”。
“尤其是现在,人们追求视觉健康,LED质量在深层次其实就是对人体健康是否会造成潜在影响。”蔡建奇认为,鉴于目前LED行业发展迅速,一些相关标准、规范只能“赶着”跟上LED行业的发展脚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因为发展过快而没有相应标准,为了继续发展而盲目采用欧美标准——忽视了黄种人与白种人的人种体征结构差异。在LED照明产品方面,不同人种对色温、显色指数、照度等指标的视觉健康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我们认为LED质量标准应该在切实深入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研制、出台并落实,这一标准应是建立在大量科学、客观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的,而不是简单地翻译采用欧美国家的相关标准。这一出台、落实并不仅仅是LED产品的性能规范,更是依据不同人体特征对消费者健康的一种把控。”他建议道。
随着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制定相关标准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与传统照明相比,半导体照明涉及半导体材料、散热、光学、封装、控制等领域,是多学科交叉、跨领域应用的产业,复杂性较强。”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解释道。另外,他认为,目前产品尚未定型,LED相关技术仍在不断更新变化中。这些对于标准的制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制定LED国家质量标准有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是切实可行的。出台LED国家质量标准不仅能规范LED行业的发展,还能更好地衔接LED与其他应用领域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