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市场的治理与信息化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提要: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发展不断深化,以及市场主体法语日益成熟,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见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此“工程建设市场的治理与信息化”国际研讨会于12月7日-8日在清华盛大召开。
 许溶烈:谢谢赵红蕊做了很详细的介绍,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请邓晓梅主任给我们做总结。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教授 工程担保与建筑市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邓晓梅

  邓晓梅:各位来宾,非常高兴我们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我们会议也非常成功的完成了我们最初的目标,要对我们正在进行住建部的课题请与会者充分的研讨,最后发现需求,寻求凝聚共识,我这样的总结也是非常仓促的,因为这两天研讨信息非常多,可能并不是很全面。我努力把我们讨论得到的成果,包括我们在通过问卷调查已经反馈过来的一些信息结合起来。我想谈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一个是共识。首先由于我们建筑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外部性的市场,所以要求政府在建筑市场不能缺席。也就是说建筑市场需要治理,政府在市场当中的角色应该是引领方向,捍卫法制,应该是这样的公共目标的实现。

  但是当前中国的建筑市场监管存在着缺位,更多的是越位和错位急需纠正。由于当前的法律法规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很多有一些过失,而且不同时期的立法相互冲突,不能完全的适应我们改革的需要,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整个市场监管呈现着碎片化的状态,所以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需要顶层设计。建立市场的监管需要顶层设计,明确目标,再分步实施。

  形成共识有两方面体现,我想顶层设计是一方面,第二就是大家对建筑市场监管的战略方向,宽准入,严监督,高服务普遍的表示赞同,也有专家提出来,说严间吨,政府是不是更多的依靠政府?我们想政府不能缺位,但是它更多的要借助公共治理的网络,调度市场化的力量参与这样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依靠政府。监督监管引起起义也,政府是不是扩权,我们把战略修订成宽准入,高服务,严问责,监督最后落实到问责。

        我们希望理想的建筑市场治理,只要市场主体能够合法合规,政府就像不存在一样。但是一旦违法乱搞的话,立即问责,问责是针对所有的从政府到市场主体所有你应该负责任的,你没有负到责任,没有尽责都需要问责。

  第三点大家最终一致的赞成最终用户的质量诉求,应该是规范建筑市场的源动力,所以要理顺建筑市场问责的机制,问责链条,健全风险保障机制,使责任追究能高效便利,激发最终用户的源动力。

  第四建筑市场的规范从规范业主行为着手,业主行为的规范是可以借助担保手段。Lynn Schbert女士主持业主共同担保板块谈到业主责任担保责任设计,她说我们应该把担保品种带回美国去。

  第五建筑市场的治理需要以专业人士为依托,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同时要为专业人士的作用发挥创造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首先要建立一个权责对等的法制环境。在房建领域要落实建筑师负责制,而且要赋予建筑师全过程服务的权利。当然建筑师的服务和其他咨询工程师的服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其他的领域可能就不是建筑师负责制了,可能是其他的更加适宜于来做统筹整个全过程设计施工管理的角色来负责,更广泛的来说,应该有一个首席专业人士来负责建设过程的全过程。

  另外,要为专业人士建立有效的风险保障措施,就是职业责任保险。专业人士要充分发挥作用,要依托专业人士的资质,要使行业组织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专业人士作用发挥的条件当中,要推进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建设。专业人士有高标准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在建筑市场治理当中的角色。需要完善专业人士职业化的专业培养体系。比如说现在的建筑学教育,离职业建筑师的要求,我们感觉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是需要完善的。

  第六可以充分的借助工程担保和保险市场化力量完善市场治理。由于工程保险是有保监会在监管,它本身的信用问题,就是说政府的源治理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工程担保市场,政府还缺位,所以规范工程担保市场需要整理的源治理,与行业和再担保机制有机的结合,形成值得整个建筑市场信赖的工程担保行业,在这样的行业实现建筑市场的有效监管,最后为各方创造价值。为最终用户提供满意的质量。

  第七市场治理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我们已经看到现在BIM的技术,智慧城市,大数据,各方面技术条件的发展,包括农民工工资拖欠的解决,包括在建筑工地的劳务用工量的统计测量,这些方面都已经非常出色的发挥起自己的作用。这些信息技术将会使得整个建筑市场各方之间原来极为不对称的信息状态,会变得越来越对称,越来越透明。我想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这个透明度能够使得整个建筑业变成非常规范发展的市场。这就是我的总结,谢谢大家。

  许溶烈:谢谢邓晓梅主任,发言非常全面。我认为三位专家发言都很好,概括了这两天的讨论。中国建筑史上,建筑改革的需求和共识。邓老师的课题,邓老师领导的住建部的课题,这个研究和我们中共中央十八大三中全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是符合的。我认为我们这个课题,对我们建筑业界,对中国建设意义很大。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把会议在中国建设报有一个全面的报道。第二这次会议的精神跟我们住建部承担的课题,能不能跟有关的主要领导做一些详细的汇报。应该提倡中共中央的政治局常委定期学习的精神,我看建设部的领导应该听听我们两天的会议,对我们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的精神是符合的。我愿意尽我的可能搞一些渠道,你们试试看。我个人听了会议,确实是很好,国际的朋友也能发表意见我觉得很难得。今天邓主任的总结,一边开会讨论互动,一边补充上我们的思想。原来政府监督强调政府干预太多了,监督应该是按照规定监督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监督的责任。政府的监督,政府的指导绝对不能缺失的。我听了很激动,所以我总结一下。他们讲了以后我做了一个总结。总的情况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下面请施教授,他也是国务院的参事,请他发表一下意见。

  施祖麟:各位嘉宾和出席会议的各位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其实我是没有资格的,邓晓梅副教授整个的课题的进程,她的整个研究,我都是参与了的。每次讨论会,研究生,专家的讲座我都听,我之所以关心,我觉得她的课题非常的重要,而且她是抓住建筑市场恩的主题。讨论怎么监管和怎么改革的问题,这是一个大事。所以刚才主持人说了,很符合三中全会的精神,我们早就看出来了。刚才外国朋友说了,不光是建筑业,所有的市场都有问题,都存在问题,这是客观现实。她抓住建筑市场讲问题,结合她的专业,能够把里面的问题研究透了,能找出一些办法,这对其他的行业是有借鉴意义的。从政府治理的角度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在哪里?你怎么制定?我一直参与。因为前一阵我有一点小毛病,所以昨天开幕式我想来,但是没有来成,但是今天来了我想讲两点。

  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公共管理学院应该研究的主题,也是这次会上讨论的主题,也是三中全会讲的主题,所以主持人讲的非常好。三中全会有两句话,一句话叫做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一句话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讲的很辩证,很清楚。要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作用,必须有两个条件,这是我的想法。

  第一要有公平的环境,要有法律规章制度保证它公平,第二要有诚信的环境,每个人在里面必须是诚信的。其实出现的问题都用在诚信上,外国人说是腐败,腐败是官场上的事,市场就是欺诈。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的根本问题,我们政府之所以要出来管理,我们说行政管理也好,叫什么治理也好,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我们政府也是人组成的,政府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政府里面的人也是倦怠的,不认真的,确实出现不诚信,甚至其寨。欺诈指对有一些事情动一些手脚,所以这个事是非常辩证的。我们所有人类,包括我们这次讨论的问题,解决问题,都想找出方法解决这个。建筑师责任制,什么治理,什么监理,担保了,能想出来的事,都是想把我们缺失的东西解决好。建筑市场很重要,其他的市场也很重要。

  第二个我想说的,任何制度,设计的时候都是非常好的,随着执行,随着变化,最后都会发生变化的,任何制度,所有的制度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不光是过去的,我们批判过的和现在的我们施行的,还是古时候的,只要你去看,只要是制度,开始都是好的,最后都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改革是有永久的主题,不光是现在我们要全面改革,深化改革,我们永远要改革。因为你看市场经济在亚当斯密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说它好的时候,最后出现了大危机。凯恩斯看到问题了,马克思早就批评过了,凯恩斯看出问题来了,政府就干预,政府干预又出现问题了,之后就有里根和萨齐尔夫人的改革(音译)。最大的问题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的,说明这时候又需要改革。所以现在我们正在走在改革的路上,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我们都需要不断的探索。这是我最后的想说的,谢谢大家。

  

关键词:工程担保    监理      信息化    项目      清华人居      建筑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