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市场的治理与信息化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郭重庆
郭重庆:谈不上做什么总结,经过两天,老老实实坐在这个地方,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建筑市场治理信息化的命题,我觉得选的非常好,是非常贴近中国情景的命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中国35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伟大的变革,强大的引擎就是投资,差不多30多年以来,我们投资率高居GDP的一半左右。其中近四成是建筑业,所以建筑业是功不可没的,从理论层面来讲,中国伟大变革的缘由,解决思想改革开放。从物理层面来说,工程改变了中国,一点都不假。如果你好几年没回家的话,你回家总找不着门。这30年山河巨变,不仅仅是一线二线的城市,你到三线四线城市走一下的话,常常感慨万分。
今年早些时候我去了一次新疆库尔勒,现代城市元素一个也不少。近几年制约经济交通运输业的瓶颈,五种运输方式爆发式的发展,所以我们出门不难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建造崛起,李克强出国的话,地铁,高铁,核电要走出过门。地铁六千公里,这差不多了世界地铁的长度,差不多世界一半的核电在中国。
我们表述建筑业好的一面的时候,别忘了负面的一面,人们对工程建设的垢病也不少。前几天大家说建筑市场已经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根源在权力和市场的驳议,听了两天以后我得出这样的概念,建筑市场是权力和市场驳议。市场经济自由开放的程度和政府不相容。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和政府的强制性不相容。各种审批管制泛滥,权力配置资源,权力天然的回避了监管和制衡。因此权力失衡必然导致发展过度,负债过度。
这几天大家等待审计局最后地方云平台的审计结果(音译)迟迟不发布,加三万亿BT和一万亿乡镇地区,债务大概是20万亿,不得到借新债还旧债。中国的经济全是骗局,地方债务地是这样的问题。过度的负债,过度的消费资源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要反思,我们的建设。
另一方面市场也是失灵的,因此出现很多信用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坏市场。对建筑市场我自己的看法,我们必须两头抓。首先管住权力,把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第一点转变政府的职能,卸下政府的建设职能交还给民间和市场,民间和市场的能力组可以做这个事了。第二个放松管制约束,这是李克强上台的特点。我觉得市场治理和市场规范的提法比市场监管好听多了。第三建立各种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当做建筑市场的治理的时候,必须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的决议。我觉得三中全会的决议,充分的理解以后你才会做这些文章。市场怎么起决定性作用。建筑市场一定是决定谁说了算?是权力说了算,还是市场说了算?我们做这个题目,一定有一个指导的理念。
关于BIM这块,我觉得建筑信息化,当时晓梅说做这个论坛,加BIM,我很反对,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个会开的是对的,我们把BIM加进来是对的,符合现代业改造大的趋势。最近我在到处吆喝互联网技术,重新定义各行各业,在沈阳和其他制造业都说过,互联网要重新定义制造业,互联网将重新建筑业。从建筑业的各种价值链的环节,每一个环节,从项目决策,项目的规划,项目设计施工,项目的运营,项目的服务,都必须让互联网重新定义一下,假如不这样做,我们建筑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一下把人类拉到计算机互联的普惠时代。人拿着一个手机就可以随时得到一个解决方案。IBM原来的头,08年危机以后对奥巴马说,人类历史第一次出现了,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实现数字化互联化。我们一手连互联网,一手连物联网。一个桥梁一个道路都可以互联起来,可感知、度量、操作,使人们操控方便,得心应手。
技术在人类面前呈现这样的情景,云计算相遇大数据,这就是EMC说的,信息技术两大技术突破的合交汇,我们建筑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各行各业发展的方式,创新的模式,都要从这里面寻求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互联网与服务经济发展的时代,是产业大融合的趋势,互联网将重新定义建筑业,未来建筑业将拥抱互联网。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也洗脑了,学习到很多东西。建筑有很好的环境有一个起点,未来将会有一个健康的建筑市场。我们正处在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点上,抓不住就是挑战,抓住就是机遇。当然,建筑业在信息化道路上,按照新的理念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谢谢大家。
许溶烈:非常感谢郭院士很精彩的总结,把这两天的会议的内容浓缩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鼓励。随着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赞成课题应该把伦理经济学融入在一起。建筑伦理跟道德也是很重要的事。今天我们听了三位朋友的总结,又听了施教授和郭院士总结性的发言,结合BIM带来很精彩,很深刻,很浓缩的讲话,让我们会议议题更加明确。让我们对几位发言嘉宾表示热烈的掌声,会议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