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市场的治理与信息化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发展不断深化,以及市场主体法语日益成熟,加速转变政府职能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见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此,“工程建设市场的治理与信息化”国际研讨会于12月7日-8日在清华盛大召开。
Lynn Schbert: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会议,我是Lynn Schbert,我是美国忠诚与担保协会主席,这是保险公司之间的行业协会,我们在美国市场做很多工作,我们是一个社群机构,我们允许每个州的保险工作做数据分析,我们有超过500多个保险公司,也做教育方面的项目,我们也做忠诚与担保领域的工作。忠诚与担保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我们这个学会来说,以及对于国际忠诚担保是很重要的,Daniel J.Miterhoff也是我们这个领域非常重要的工作,邓晓梅教授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几年前我们开了很多会议以后,并开展了很多合作。
我们希望在中国进一步促进忠诚与担保,目前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在这里我祝贺清华大学在这个领域取得的进展。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一些发言人,这些发言人是来自于清华大学的著名专家。第一位发言人是冯珂,他要跟大家介绍的是如何进一步的促进工业担保以及在中国如何能够进一步促进集成建造以及集成交付。
为此“工程建设市场的治理与信息化”国际研讨会于12月7日-8日在清华大学盛大召开,以下是本次会议的演讲实录!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冯珂
冯珂:谢谢主席女士,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绍的主题是如何解决烂尾楼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工程担保与产业基金。我的发言有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定义一下问题。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我会表述一下我们如何使用工程担保以及房地产基金解决烂尾楼的问题。然后我介绍一下是不是有可能将两者联系起来,最后一部分是总的设计和总结。
首先我们看一下问题,什么是烂尾楼呢?根据文献综述,我们认为烂尾楼是很多地方都面对的问题。我们看到在欧洲、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没有烂尾楼的问题。我这里有一些图片,它可以让我们看一下这个问题具体的影像。
就定义来说烂尾楼就是房地产项目已经完成了规划和景观设计,但是却没有按时完成是因为开发商的资金链断裂了,所以它指楼宇目前正在建造,但是一些建造过程中的环节,却变得非常的缓慢。所以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开发商的资金链的断裂,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因素造成的。
开发商有可能借了很多的钱,借了很多的私人债务,但是没有办法还高额的债务,也许是因为经济危机造成的,在经济危机过程中,很难获得新的贷款,也有可能是因为房地产监管规则发生了变化,在中国北京、上海,政府想要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时候,会推出一些新的政策。比如说在北京,没有身份证的话,你就买不到房子。
另外,也有可能是由于投资失败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开发商也许同时开发了几个项目,他们想使用自己最有限的资金来做所有的项目,但是有一个项目失败的话,其他的项目也有可能受到影响。根据我们对目前烂尾楼的调查,在2011年调查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观点。
烂尾楼有什么样的危害呢?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这个问题有三个视角,第一个从银行和其他的借款人来说,这个楼成为烂尾楼的话,他们的贷款就无法收回,对施工现场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也没有办法拿到自己的工资了。另外烂尾楼也会占据非常珍贵的土地资源。接下来我们看看,我们如何使用工程担保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有三类担保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第一类就是支付担保。如果业主无法支付项目的资金的话,如果项目的业主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可以购买担保,担保公司可以向承包商支付费用了。
除此之外还有农民工的工资也可以得到保障。除此之外还有绩效担保,如果业主无法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担保就可以交付给其他的承包商。
这边是担保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担保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局限性,所以首先在中国保险以及工程担保的罚金还是非常低的,与美国不同,可能占到10%-15%的损失额,对工程担保来说,担保公司支付资金弥补差额,10%-15%的损失额,不足以弥补成本。第二这种方法还没有广泛应用其他的建设市场,只是在一些省份和一些城市加以使用。
我们怎么使用房地产信托基金呢?如果我们使用房地产基金的话,我们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的话,可以将它分成三个应用领域。第一在项目开始之前,作为一个股东参与进去,或者是你可以进入成熟的商业地产获得收入,或者投资于烂尾楼建造一个项目赚钱。我们在这里主要提的是第三个使用领域。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些冲突。
第一个冲突就是它可能比较困难,对于基金来说,选择合适的项目会比较困难。第二个问题你只能完全用于房地产基金,它可能有一个时间的滞后。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这两种方法各有局限性,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综合起来加以使用呢?
烂尾楼也有投资的潜力,有一些烂尾楼还是值得投资的。它们开发成本比较低,而且花的时间也比较短。还有一些烂尾楼有着非常好的投资潜力,而且它们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工程担保可以为产业基金提供什么呢?工程担保可以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筛选合理的项目,他们也可以节约调查和研究的时间。
产业基金可以向工程担保提供什么呢?产业基金有着非常独特的功能,他们有着破产孤立的非常特殊的功能,他们能建立起一个特殊目的工具,也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实体重新开始整个项目。如果你们不了解破产孤立概念的话?信托法受托的房地产,不会在最初的客户以及受益者之间出现债务纠纷出现任何的影响,这也会进一步的保障资产的隔离性。第二部分是房地产产业基金于工程担保来说,有着内部借贷提升的功能,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险。
内部借贷提升意味着什么?我们把资产进行分类的话,可以赋予它们不同的价格,对他们愿意接受高风险的人来说,他们也会得到更高的收入。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合作的时候,第一部分就是评估烂尾楼,并不是所有的烂尾楼都值得投资,只有一些烂尾楼是值得再投资的。
标准有简单的债务结构,资金缺口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工程担保公司可以帮助完成这项工作。第二设计信托产品这个工作可以由产业基金完成。第三与政府进行谈判,获得优惠的条件。
第五部分就是合作计划的设计。总的来说我们在设计整个体系的时候,会有6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项目评估,第二步是建立起一个房地产信托,第三步决定支付订单,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吸引一个投资者,必须给他们担保,他们的资金会投资于这个项目。首先他们的资金会得以有限的偿付第四筹集基金、建立基金,之后我们销售这个项目,最后再结束基金。
所以在改变之前,主要有三个主体,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工程担保公司。银行向开发商提供借贷,工程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向开发商,开发商再向工程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这样的话,如果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断裂的话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
工程担保公司会做出判断,他们是提供担保还是建立起一个产业基金之间的合作关系?然后基金可以与银行,与其他的债权人进行讨论,他们可以向基金提供贷款,基金可以保障向其他债权人提供收入,最后基金会进入房地产开发商这边,项目就可以成功的再启动了。项目可以向房地产资金公司会获取相应的股权,这样的协作的设计,对于投资者,对于债权人,开发商以及政府都能带来收益。实际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实验,谢谢大家。
Lynn Schbert: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方法解决中国面临的具体的问题,当我们开始调查中国的工程担保问题的时候,大家告诉我的第一件事对于中国的建设市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业主不付钱,我们也提到了业主支付担保建议,但是毫无疑问,也没有办法完全解决问题。第二位发言人提出新的建议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位发言人是薛晋,向大家介绍业主责任保涵的设计。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薛晋
薛晋:谢谢主席,我的名字是薛晋,我跟大家介绍的主题是业主责任保涵的设计。在我们做研究之前,实际上提出了一下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这么多的建筑工人没有办法获得自己的支付呢?因为有一些人说,他们的老板不付钱,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看一下我们的老板,就是承包商和分包商,我们发现他们也拿不到钱,为什么呢?所以我们觉得有可能是业主造成的原因?我们看看业主的话,我们发现即便是这些业主非常的富有,但是他们仍然不给钱,为什么呢?实际上所有的这三个问题可以综合成为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工程款拖欠,以及保护好公众利益不受侵害呢?
我们所做的研究既是中国问题,也是一个学术问题。左手边是建筑市场的层级结构,业主是位于最上面的,如果我们想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的话,想监管建设市场的话,首先我们需要着手的是业主的行为当我们分析业主行为的时候,我们发现每个业主都有两种类型的责任。
第一种类型就是合同责任,第二种类型责任就是公众责任。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业主他们在这两个领域做的都不怎么样,业主主要责任是对下游工程款的拖欠,对公众责任来说,欢乐污染以及烂尾楼问题是非常显著的。当我们分析了业主的行为、责任之后,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定义业主的责任,基于这两种责任,我们进行了分析。
如果业主能及时的支付承包商,同时尊重公众利益的话,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业主,而这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监管的业主行为的目的。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规范业主的行为呢?
在这里我们列出了一个美国政府的例子。美国政府的许可证担保的政策。在美国,如果你想要开展一些商业活动的话,你必须要向政府机构申请许可证担保,保证业主的活动是遵守法律与合同的,这是它的第一个功能。如果它的活动没有尊重法律或者是公众利益的话,政府就可以要求担保公司支付罚金。所以我们这边列出了第二个功能就是保证罚金能够被支付。第三个就是我们说的许可证。实际上可以监管他的行为。
因为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会让担保公司监管他们的行为。同时我们也知道比如说像担保公司不愿意说,我们替业主买单,他们都希望做这单业务从中国来赚钱。正是因为这样,他们会和政府进行合作,保证政府的监管规范业主的行为,所以政府的监管更加有效。
根据许可证担保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担保公司合作的方式可以规范业主的行为。尽管我们主要针对于向企业的业主,并不是说项目的业主,但是我觉得这种合作的方式,也可以用来设计我们整个的担保合作。
这里面是我们显示受益人和权利人分离的方式,在传统的担保模式当中。受益人还有索赔权利人是同样一个人。但是我们把政府放入了受益人,让项目的参与方成为索赔的权利人。就是说政府和担保公司合作监管业主的一些行为。如果业主没有尊重法律,没有遵守法律,保证公众利益,政府可以让业主公司买单。如果项目的参与方,不能及时得到费用的话,他们也可以让担保公司买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业主的行为,同时受到了政府以及担保公司的监管。
另外包括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他们的权利都由担保公司进行保障。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式,让我们监管业主的行为,同时我们可以避免公众利益受到损坏。
这个显示的是索赔权利人的结构。在整个建筑项目当中,越低层的这些参与者,他们往往会越需要担保的保护。比如说建筑当中的参与方,任何人没有及时得到费用可以让担保公司及时支付他们的费用。
另外我们有一个建索即付的模式。因为我们知道大部分的索赔,比如说索赔人,比如说像建筑工人,或者说一些分包商都是比较穷的,而且也缺乏这方面的背景,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设计特别复杂的话,他们没有办法执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使用的建索即付的模式。
在这个模型当中,如果设计单位得到了客户的索赔的证明,他们主要看两点就可以了,第一看支付有没有付,第二这种索赔有没有争议。如果对于这两个问题答案都是否定的,我觉得担保公司,包括索赔公司,就应该给他们索赔支付。
这张图显示的,我们几种不同的凭证,我觉得我们可以提供多种渠道,让索赔人获得索赔凭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觉得有多种渠道获得索赔凭证的话,可以增加索赔人的机会,可以获得他们的索赔。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保护索赔人的权利。
跟传统我们所说的合同担保不一样,我们还会在担保金额的制定中考虑公众利益的价值,同时我们也会量化价值。比如说在一些项目造成一些罚金或者滞后的费用。在这方面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我们整个担保设计的架构。但是我们设计当中可能有不公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已经付给了承包商,但是承包商没有给他们分包商或者建筑一线工人。这样的情况下,业主承包责任的情况下,分包商对担保公司进行索赔的话,对于保障人来说,担保公司来说,还需要支付这部分,但是这不是业主的问题,这是承包商的问题,所以对业主来说是不公平的,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如何解决刚才我说的对业主不公平的情况?我在最后一部分我想介绍一下另外一种合作方式。业主责任保涵和付款担保协作解决工程款拖欠。比如说如果业主已经把钱付给了承包商,就会要求承包商把支付的担保涵交给业主,这样就保证承包商可以把钱付给分包商,如果总包商没有把钱给分包商,他们可以向担保公司索赔。左边这种方式保证他能获得他的一些损失得到偿付。对于分包商来说也是一样的,他们需要把支付保涵交给承包商。你收到了钱,就要把保涵交给人家,这样才保证他们把钱支付给工人。
我们在业主责任保函和付款担保的协作之间的合作,使得我们的保函成为一种体系,可以解决现在中国建筑市场当中拖欠付款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设计也是自己的想法,谢谢大家。
LyWnn Schbert:介绍的非常好,我后面会把这个概念带回去,看看我们在美国市场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谢谢大家。在美国我们大概有100多年的担保的的经验,同时也有相关的权利、业务,包括各方之间的权利、业务,但是我知道在中国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下一位发言人是李钰,给我们介绍一下基于工程保证担保视角下的美国与中国担保权利的对比研究。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李钰
李钰:谢谢主席女士,谢谢大家。今天我发言的主题叫中美保证人权利保护比较研究,以工程担保为视角。从我的发言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希望在两国之间不同的法律的框架,特别是建筑担保方面。首先我介绍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担保。第二个我会介绍一下我们希望在两国之间整体担保框架的差别,我们希望进行风险的识别。另外,我们看两国法律措施来进行比较。
正如我们所说的对于保证担保,实际上它自己都是避免出现违约的风险,从担保法来说,担保法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保证他们的信用的权利。中国的担保法是为了保证债务人的权利。担保显示了法律的方法,另外他觉得对于担保持有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什么叫最好的担保?best bond,对于担保是刺激风险担保之间的信用风险的转移,并没有改变最主要的责任制。对于担保保证来说,它只是二级风险或者二级责任。
建筑保涵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最常用的就是美国的best bond,每个涵当中,这种保涵的责任都不一样。比如说pefonance有三种形式履行义务。最主要的保证,在担保过程当中二次责任要得到保证。同时对于他们最希望的合同得到履行。对于债务人来说,担保公司要履行他们责任的话,我觉得对于建筑的目的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有很大的损失。
对于保涵的担保进行分析的话,我们采用了风险识别的风险。我们并没有确定所有的保涵当中的风险。我们发现有一些主要的风险都是需要法律控制的。同时我们觉得对于一些担保来说,应该有法律进行保证。这样的话,风险会比较小,成本也会比较小。我们觉得这些风险,最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这些都是由法律进行界定的。比如说主体不理性,就是说有一些风险,做担保的时候,主体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第二我们所说的机会主义,第三个就是外界因素,第四个就是信息的劣势。
根据我们的理论分析,风险分类其实和其他的学者不一样。不管是担保还是非担保,或者分成内界因素,外界因素,有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的主体。但是我们觉得风险分类主要分成两个类型。第一个就是担保涵的多样性,主体多样性,第二个就是期限性。所以我们把风险分成四个类型。第一个来自于债务人,第二债权人,第三利益相关方,第四就是特别的担保条款。之后我们把这些风险进行具体的划分。
看看有哪些控制的措施,首先对于债务人来说,最主要的履行合同业务没有实现,在中国担保法20条可以界定,给担保公司采取反击措施,担保公司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针对债务人的风险进行化解。第二比如说担保的条件没有满足,比如说债务人可能觉得超出了担保的期限。第三我们所说的担保的时间,实际上对于债务人来说,做索赔合理的时间。
一般来说担保可以应对这些索赔,但是如果是共同责任索赔的话,没有办法解决。中国的法律,如果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担保是一般的担保,还是共同责任担保的话,就应该是默认为共同的责任担保。所以对于权利人来说,我们还需要考虑整个的担保的结构。如果债务人说,他们希望有权利,比如说对于本金进行索赔的话,所以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的担保涵之间权利的关系。
同时对于债务人来说,他获得了一些抵债重要的信息的话,那么在中国要求债务人有权利,有义务把这些信息告诉给担保公司,但是如果他只是限于破产相关的信息的话就太晚了,其他的重要的信息,对于担保债务人来说也有义务告诉担保公司。
第四提高索赔额。中国的担保公司给了他们真实的信息,如果说债务人放弃了这个权利的话,相应的责任会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但是我们觉得这个需要更加深入的解读。比如说什么叫做真实有效的信息?什么叫债务人放弃了他们的权利?以及其他的我们所说的都需要具体的法律法规的支持。第22条和第25条当中,22条写了主要的合同变化,25条主要和债务权人之间有严重的欺骗或者其他的行为,这些我们都有一些具体的细则。
下面我介绍一下债权人的责任,比如说他破产了怎么办?我们看到破产情况之下,担保公司可以事先进行索赔。第22条当中,要求有一个追偿权。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法律虽然和债权人有联系,但是担保人权利保护方面规定是非常少的。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中国法律没有很明确的规定。
这四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个就是财务人预先履行,第二债务人的重大的变化,第三就是债务人违反原则等等。如果债权人没有履行责任的话,我们担保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我们在合同法当中可以看到,对于债权人来说,他没有履行合同的话,对被权利人可以选择终止合同。担保的关系是非常主观的标准。同时在债务人包括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要得到保障。
如果担保公司可以终止和债权人的合同,但是担保公司仍然对债务人来说,还要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我觉得只依赖这个不能保护债权人和担保人的关系。如果债权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比如说数据的变化,改变法人结构,或者改变地点,这些都是有可能会提高担保的额度,但是现在也没有很明确的体系。
对于其他的利益相关方来说,比如说共同保证人拒绝赔偿的话,会不会引起我们担保法和物产法制建的矛盾。实际上担保法要保证不会产生风险和责任,那么在物产法当中对于担保公司来说,需要从共同的保证人进行赔偿。根据法律来看,我们看到对于担保公司来说,我们没有办法保证债权人的偿付。
我们选择了美国常规的规则,这些规则跟我们刚才提到的规则之间,有所不同。第一债权人隐藏很重要的信息的话,在中国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破产的信息的隐藏,但是在美国如果债权人知道这个信息,会影响他们的担保的风险的话,债权人就有权利来纰漏这样的风险,他们提出三种条件对于债权人纰漏信息的时候。债权人的行为增加补偿风险的话,美国有两种不同的措施,第一反担保损害,债权人有能力保护抵押品,如果没有保护抵押品的话,担保人将会要求相应的额外的应对措施。
如果一个担保法支付了另外一个人的债务的话,就有权利获得所有的对于债务人的债务的支付得不偿权。如果债务人没有能够履约的话,我们中国没有这方面的规则,但是我们看到对于担保人来说,有要求支付或者预支付,或者预履约。另外对于担保人来说,也有权利要求债务人提前履约。这种情况下,担保人也有权利要求债务权提前支付资金解决。
美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就是一揽子的协议,我们不知道在中国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协议。虽然目前并不是具有法律约束的措施,但是它各方的协议,它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能非常有效的确保共同法的规则,或者是美国的横品法(音译)规则的实施,它是书面一揽子代偿协议,对于担保人是重要的工具,能提升担保人建立起来的共同法的权利的实施。
一揽子代偿协议对担保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工具。对于债权人的责任来说,首先它面临信息纰漏的责任,同时还有维护抵押物的权利。对于担保人来说,也会在支付之前有自己的保护措施。对于担保人来说支付之后有保护措施。担保人这边出现了支付任何违约的情况都可以利用代偿权进行解决,谢谢。
Lynn Schbert:非常感谢之前三个发言人,他们都是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硕士研究生,我想说的是,邓晓梅教授应该对他们感到非常的骄傲、自豪,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提出了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想法,我向每位研究生表示祝贺,祝贺你们的精彩发言。接下来的发言人Daniel J.Miterhoff,Daniel J.Miterhoff是中国湄公法律中心主任,他对这个领域有丰富的研究,对这个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这对担保专家来说会是非常有益的经验,今天没有高兴邀请到Daniel J.Miterhoff先生给他们做中国工程担保市场结构的思考。
中国·湄公法律中心主任 Daniel J.Miterhoff
Daniel J.Miterhoff:大家好,我会说中文,但是我肯定不用中文讲课。我想用英文,因为用英文讲的话简单得多,上次我来的时候说了中文,但是我当时大概说10分钟的中文,实际上我也是中国的一个工程担保领域的一个小学生而已,跟其他的学生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我对中国的工程担保市场已经研究15年了,我理解它了,可是我有一些思考,我回应一下对于邓教授的祝贺。因为我们听到非常有趣的一些数据以及改革的建议。这些数据非常的建议,这些硕士研究生的发言中,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对于他们的发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做的研究,他们提供的信息,我想要告诉邓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我们希望有更好的运气说服中国的决策者们采取他们的意见。我的发言跟之前三个发言不同。我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考意见。
我用10分钟看一下这个体系的话,我没有办法涵盖所有的中国市场的动态。虽然我们有很好的数据和很好的想法。我最终怕一件事,我们将这些想法带到中国的政府体系中去,但是这个体系会把我们的想法全盘推翻,我们有可能跟不同的监管者进行游说沟通,我们说服他们,把这些想法综合到一起,从而提供完整全面的担保市场管理的架构,这可能对我们今天的会议来说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我这里有八个问题跟大家介绍。我指出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以及更常见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工程担保。
刚才我听了李钰的发言。因为我对中国的比较做的不是特别好,但是她对美国与中国担保权利的研究做的非常好。她可以证明说,我在讲课的时候,从来都不用PPT的。我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绍。第一个问题以及第二个问题,对业主不支付是不是建立中国担保体系主要的驱动因素呢?
我感谢冯珂介绍了烂尾楼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果大家看中国担保的话,每个人都告诉我说拖欠的问题,30%的建设债务都没有支付,所以我想要在这里问的是,为什么这些楼能够成为烂尾楼呢?从美国的角度,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如果承包商还有分包商,他们作为劳动者,他们没有得到偿付的话,整个体系就崩溃了。或者最低的来说,这些开发商,建筑工人就罢工了。从美国的角度来说,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中国似乎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球,因为我们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承包商还继续工作呢?都没有给他们钱。
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30%的未偿付的问题,如果这个体系没有崩溃的话,这就不是市场经济,有一些东西再支撑它。好的消息是,冯珂刚才向我们介绍的,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正视烂尾楼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以及在Lynn Schbert看来,政府已经开始加以关注了,或者我们应该促使政府进一步加注了,对业主不支付的问题来说,他们是承包商,分包商还有劳动者和业主之间的博弈,你们的建筑市场经济,给业主太多的权利,目前还在给业主太多的权利。我们都知道我们会有一个方法非常快的解决这个问题。
房地产开发商不付钱的话,任何没有付钱都可以在项目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将这个项目转移到其他的开发商手中,这立刻就解决问题了,做起来是却是很容易的。我们知道对于我们的业主来说,我们还可能需要土地的再登记的体系,而在中国还没有非常好的体系。我们知道对于中国来说,目前我们在土地使的认证方面,以及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方面,中国还需要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但是毫无疑问对于这些烂尾楼的问题,可以亟待解决。如果这些建筑物没有钱支付的话,资金链断裂的话,我们需要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在中国很快的推行另一个系统。我们如何在这两方之间平衡他的利益呢?
目前还在推动保险担保体系的人来说,基本告诉业主,你需要有一个支付担保确保承包商和分包商以及建筑工人得到支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履约的担保。如果中国市场考虑为什么采用担保呢?承包商使用的产品是从美国借来的,在美国是这样的问题,在中国要解决定外一个问题呢?金融行业发展的还不够充分,我们希望在业主这方面,他们需要支付项目的担保的成本作为项目成本一部分,需要业主支付。
作为大多数的建筑承包商来说,对于承包商以及对于建筑来说,目前中国已经有很多,这两方有很亲密的个人关系,他们不需要任何担保的参与,但是业主觉得对于承包商,他们需要提供担保。对于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来说,很多的房地产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很多的承包商也是国有企业,他们不用承担全特的市场风险。
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这个体系还没有崩溃,因为你可以继续赚钱,你可以继续浇这个体系中的水(音译)你不付钱没关系,我给你5%,你明天可以吃。你没钱买食物了,我给你再多的钱买食物,这个项目赚不够的话,我再给你另外一个工程,但是对体系来说是没有好处的,会逐步腐蚀这个体系,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环境。
实际上目前在市场上也产生一些后果了,比如说烂尾楼,我们也有政府在做干预,对于今天的民工来说,他们获得了更好的保护。农民工人,我们叫农村的工人,他们现在获得了更好的保障,现在政府的确在保护最底层的供应商,还有民工,他们获得更好的保障。现在最底层的这些人,反倒可以拿到钱了,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是一件坏事。为什么民工拿到钱了呢?如果拿不到钱他们去哪?他们去当地的建设部坐在门口,这就使政府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存在的。政府说我们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解决他们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让政府了解到,承包商也没有拿到钱,分包商也没有拿到钱呢?我们怎么让政府知道呢?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提到监管者的面前。目前农民工付款担保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因为他们的确得到了解决,但是我们只解决一部分,但是我们还没有解决全部的问题。接下来的第三个问题,目前对于担保公司和银行之间的战斗,也是非常的感兴趣,到底谁应该开起担保呢?应该开起什么类型的担保。
第三个问题什么样的金融机构更有能力保证业主的支付呢?我不相信担保公司有最好的能力做到这点,我也相信作为担保公司来说,他们提供业主支付担保的时候,实际上是金融方面的担保,而不是工程担保?谁最有能力提供担保呢?银行。为什么?因为银行知道承包商的钱在哪?银行也许是借贷实体,它可以控制业主的钱,它可以看到这个钱在哪?也许可以借这部分钱。
根据法律的规定,业主有全部的合约资金,这就违反了法律。如果你让银行承担起责任的话,银行确保业主是支付的话,担保公司是外部的第三方,它是合同承包商和银行的第三方,他们没有能力承担风险。谁有最大的能力对建筑合约履约来说提供担保呢?什么样的金融机构能最好的对于承包商的资质进行预审查呢?这对中国的担保体系来说也许是核心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建立起第一赔偿额类型的担保呢?就是10%的担保。
当业主所赔的时候,你根据需求提供担保,你不做任何调查,是不是有违约,是不是承包商违反了合同?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就不需要保险公司了。因为一般来说,我们的这种担保,100%是这些抵押品,我们建立30%,40%额外的担保的话,担保公司有更好的权利对承包商进行筛选,他们会承担更高的风险,他们想要控制风险,对担保提出索赔,你不需要支付40%,在这种情况下支付15%就行了,谁发起担保,就取决于你建立什么样的体系。中国这么多的担保规则,比如说法律规则的,业主必须证明不是自己的错误,另外担保公司还交15%的担保。担保额定本身就很低,这种担保额也不是特别的有效。
但是我觉得中国建立起来的,有很多公司,在很多地方,系统是混合的,成为了银行和担保公司之间的混合体,由银行给一个保涵。银行不找合同商,由担保公司找。银行不用面临风险,但是担保公司有这种专业知识,担保公司找担保公司有这个资格。但是我觉得其中有一个问题。你会把价值进行划分,对于担保公司来说,没有办法证明,他们自己可以承担保涵,所以对监管当局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监管当局没有考虑质量,他说银行做这个工作,如果银行给了担保的话,我们就不用监管了。对于承包商来说,保涵成本更高一些,因为你要支付给银行,还要支付给担保公司。
在中国有很多担保公司,当然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他们有一些企业原来是别的领域比较成功的,赚了钱了,现在建立起来的担保公司,这个不是说公共的公司,它是一个私人的公司,但是它没有办法实现规模经济。如果你在地区之内的话,全国的监管当局就不监管了,地方的监管当局进行监管,每个地方的监管都不一样。你需要在这个行业当中实现规模经济,通过这样的方式,你才有权利进行游说,把银行从担保体系当中弄出去。或者让担保公司根据保涵来做。如果你是小的公司,非常分散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实现规模经济。
同样也要建立全国的评级体系,现在有一些地区的评级体系。这是广西的。大家当地的企业,你请客喝酒,评级合评高一点,这不是非常可靠的评级的级别,还有一些地方的保护主义。对本地的公司评级比较高,外面的公司评的比较低,希望你不要进入这个市场,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全国的评级体系。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和我们整个的建筑行业的担保公司和整个的全国的担保体系之间有什么关系。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厦门的规定。如果作为建筑公司的话,必须下发保涵。你首先成为担保公司,之后才能成为建筑行业的担保公司。我们怎么把这两个产品进行区分?我们是整个金融担保体系当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住建部或者发改委来说,他们都希望能够推广我们的体系。同时包括资金方面的借贷,不会把我们作为特别的体系,他们认为我们和其他的金融机构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可能是整个金融担保体系当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却不是这样的,好的谢谢。
Lynn Schbert:谢谢Daniel J.Miterhoff教授。我觉得大家都可以看到,为什么10年之前,当国际担保协会做了中国担保方面的研究,当时由Daniel J.Miterhoff先生帮我们做了研究,我觉得他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还有一位发言人来自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研究生江汉臣,他会给我们介绍一下基于实时跟踪技术的大型水利工程中用工消耗检测系统。
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研究生 江汉臣
江汉臣: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水电工程项目里面推广应用的一项关于用工量测量的技术,这项技术现在已经在溪洛渡项目上成功应用了,今后会推广白鹤滩和乌东德项目当中。
其实研究的背景在整个的建筑行业的领域,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施工企业选择低价中标之后索赔获利,劳动力成本是项目可变成本当中比例最高的成本,劳动力成本的比例占项目总成本的平均值是11.5%,5年过去之后,这个比例已经超过20%。部分项目当中劳动力成本比例已经超过30%。劳动力投入是项目质量进度控制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的劳动力成本控制存在着比较大的漏洞。
第一用工量的具体信息,停留在包工头和队长的层面,我们的业主和监理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我这块的工作需要多少劳动力完成。第二项目的设计细节不足,给我们施工企业虚报用工量的空间。虚报指粮店,第一施工企业完成某向工作投入的劳动力,并不能达到合同承诺的标准。第二在某些用人工费计量的工作当中,比如说计日工,索赔当中的人工费率的提高,但是事实上并没有投入那么多的劳动力。最后监理没有时间,也没有经历,没有很好的方法统计实际的用工量。
水电项目有这样一些特点。它的用工种类多,量非常大,像三峡项目,据称有2万多名工人共同完成的,现场非常的复杂,现场有各种电线,管线,整个的施工受到水文地质各种影响,在质量控制和索赔协商当中,业主和监理难以掌握具体的用工量的信息,导致在协商中没有一个主动权。事实上在我们水电行业当中,施工方往往是非常强势的。因为目前没有这样的经济合理的方法解决施工方信息的垄断。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用工量信息部对称,导致后果施工方掌握劳动力信息的优势,向业主多要钱,导致项目成本成本增加,导致业主和监理信用危机。
这个是人力机械以及材料的报告,如果施工方在这方面做一些手脚的话,我们业主和监理是非常难以发现的。我们研究的目的,希望通过我们实时定位技术,打破业主和施工方关于用工量信息不对称,实现质量成本精细控制,重塑三方的信任,GPS,GIS和3G的网络。
现在这些定位技术,像射频识别技术,RFID,wifi,都是无线技术。这些技术根据水电项目施工现场特点,以及对实时定位技术的要求,要求实时定位技术工作覆盖范围非常大,病人由于我们现场很负责,要求你在现场最好不要有过多的设备,同时要求我们昼夜施工,要求稳定性高,能监控时间长。同时我们统计用工量的信息,只需要知道这名工人在不在现场,以及在现场哪个坝段,对精度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GPS3-5米的范围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系统的结构。工作的逻辑是这样的。我们给现场的工人,如果他们有智能手机,我们给他们装上定位软件,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会发给他智能手机,这个智能手机会采集我们工人位置和身份的信息,上传到我们的数据库,同时我们的GIS系统里面事先定义现场地图和项目各个坝段的定义。这里面的地图可以随着坝的高度实时更新。通过这两项信息可以判断数据采集到的位置信息点是否在坝上以及坝段。我们可以在最后的协商认定当中业主和监理可以掌握主动权。
夜间结构是这样的,最底下派法每个现场人员的智能手机,通信依靠公共基站,有一些水利工程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我们在现场有状用的通信基站,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处理,最后呈现在我们管理者的电脑和多媒体调度台,进行可视化的显示。我们开发的手机,最上面是定位功能的开关,上班打开,下班关掉,也可以设置上传数据的间隔,设置服务IP地址和设置服务的端口。
这是我们软件界面网页端。这是数据库记录内容。姓名,公司,部门,植物,公众,经度,纬度,时间轴,这是现场采集的,IMSI是识别手机卡唯一的标识。我们统计报表的原形设计是这样的,2013年9月10数量是10个,平均工作时间是7.5小时。我们在现场做了一些测试,首先是电池电量消耗测试。用了非常普通的安卓手机,1500毫安的电池,测试用安卓自带的电量应用统计的界面测试的结果如下。我们把手机放在露天场地,打开我们的应用,GPS定位和数据上传的应用,持续一个小时,测试它的耗电量,每小时耗电量是80mah。
我们现场实验情况是这样的,这是溪洛渡拱坝,也是中国第二大拱坝,右边是现场仓面情况,非常复杂,不适合在上面布置基站接入点。这是我们从CAD导入我们GIS系统里面的地图,定义好31坝段,现场两个专用通信基站布置在右岸,可以覆盖我们整个坝的范围。
这是我们试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试验轨迹,红点就是他走的路径,从左岸走到右岸,并且在特定的地方进行停留。大概的点都是在大坝边界范围内的,GPS精度还是有一定的保证。现场试验是这样的,我们试验者带着手机,装着应用的手机,带着计时的装置,在坝段试验,有5个试验者在5个坝段停留10分钟的时间,他们把自己的时间记录下来。我们通过系统生成了一个各个坝段,大家平均停留的时间。我们比较一下,系统生成的和我们工人实测的时间,平均相对误差是4%以下,绝对偏差是1分钟以下,对于粗略的工日或者半个工日的估计判断我觉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个试验验证了我们系统对于工程测量的可行性,但是现在完全改变合同系统,或者改变支付系统是不可能的。他的推广还有一段时间,可能在之后大坝建设上会应用到,现在的应用其实更多的应有到考勤方面,这是我们10月份,以及11月份给溪洛渡建设部业主,以及施工单位的几名管理人员,以及监理单位的一些人。他们手机都装了系统。我们看到考勤的结果就在表上显示出来了。每一天哪人在坝上,哪些时间在坝上,都会显示出来,这是一些记录。
这个研究提出了一种分区域测量,施工用工量的方法,可以帮助业主和监理掌握信息。使用智能手机为终端保证可推广性,现场试验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满足监理的要求,这个技术可以应用wifi技术覆盖整个现场,也可以应用于安全和施工机械等领域。
郑思齐:各位嘉宾,各位部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主持今天下午的主旨发言。今天下午从1:30-2:40有四位演讲嘉宾,首先发表演讲,然后我们再利用一段时间进行互动讨论。第一位请世行中国代表处采购部门负责人阿科菲,他的演讲题目是政府项目采购的战略选择。
世行中国代表处采购部门负责人 阿科菲
阿科菲: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来到这里给大家做介绍。邓教授提出来的几个话题我可以做一个介绍,最后我想谈一下在建筑领域里面的反腐败,为什么?
首先第一,我为什么要采用反腐败的测试?或者说为什么反腐败很重要。大家知道在建筑行业,实际上对整个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有很多其他领域的联系,也非常的密切同时对我们的社会,包括环境的影响都将会非常的巨大,整个涉及的金额也是非常巨大的。在整个建筑行业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会有很多的机会会出现腐败。所以你需要对于它进行一个监管,出现权利滥用的可能性太多了。包括建筑过程,设计过程,我们说的运行维护过程当中都会有这些漏洞。
同时一旦发生腐败的问题的话,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首先我谈一下有哪些影响?第一造成质量很差。如果今天我们坐在这里面,如果我们这个楼建筑不太好,质量不好,可能对我们的建筑和公共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涂料不是环保的,对我们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影响。比如说可以使得公众对公共官员信心的缺失。
因为对于公共政府官员来说,他们可以做出一些决策,比如说什么时候投资,哪家公司中标,还有参与到项目当中的这些专业人士。比如说我们选择投资,以及监理,还有建筑过程当中,都会造成对他们信心的缺失。另外也会影响到对好的治理的定义。
另外它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稳定性。一旦当公众看到,比如说政府官员由于腐败的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他们会对于政府的公信力和稳定都会产生质疑。还有我们说的白象效应(音译)我们选择建的动作不是我们最需要的。对于政府官员有一些预算,有一些钱,可以来做投资,但是这些投资其实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就是说,这个资源实际上只是为了投资而投资,实际上是浪费了,获取谋求个人一己私利来进行投资项目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资并不是一个对公共资源最佳的选择。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浪费。
那么,下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整个项目周期当中,有哪些问题?首先最初进行资源筛选的时候,选择投资的时候,选择什么类型的投资还有投资的地点?有的可能并不是出于对公众公平的角度考虑的。或者说他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建立在一些个人的私利,个人自己的偏好当中。
比如说在中国,城市换一轮政府,一个新市长上任了,整个投资的循环周期就会发生变化,上马一些新项目,停止一些旧项目。第二对于设计师,对于建筑师的选择,可能也不是建立在资质,实力,水平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可能是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的。还有哪些重要的措施呢?我觉得首先最重要的,第一是透明,公民要获得这些信息,公民有权利获得这些相关的信息。比如说这笔钱为什么放到这笔投资当中,没有放到别的投资当中,还需要进行公共的咨询。什么类型的投资,投资的地点。
另外还有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当中由于竞争可能带来很多好的产品,一旦你有一个好的竞争机制,你就会变得透明,同时竞争也可以帮助你选择最好的东西。所以通过这种竞争性的选择,我们通过招标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调查。另外我们还需要鼓励进行第三方独立的,对于投资或者选择进行评估。
下面我谈一些其他的阶段。比如说初期设计以及项目的最具体的设计的阶段。实际上这个阶段也会存在很多权力滥用腐败的可能性。比如说在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方面,一般说来官员往往说这个是最好的技术,这是现在最先进的技术,我们也选了最好的咨询公司,也选了最好的承包商,但是如果说这个咨询顾问真的像他说的最好的,如果是最好的承包商的话,他们不应该害怕通过一个招标或者竞争的过程,拿到这个项目。所以竞争往往会让你能够大浪淘沙,选到最好的。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可能会发生腐败的情况。比如说让你选择的项目,整个的设计规模,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可能希望做的越大越好,可能觉得说,我们要求楼越高越好,以及能够把这个盘子做的越大越好,这样就会有很多机会在其他地方谋取私利。
从工程设计来说,有的尽管在设计阶段,实际上量有的时候会特别大,我可能拿10%的回扣或者怎么样?这些都是我们觉得很模糊的地方。除了从量化角度来看,还有可能在建筑过程当中,比如说你选择了某一家承包商带做你的项目,你给了他很大的项目。但是承包商会非常愿意拿到这样的项目,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出现一些腐败,或者行贿。关于过程透明度方面,我们就需要能够有第三方核查的机制,看看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存在着这种漏洞。
另外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的监管的机制对于流程进行检查和审查。下面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采购环节,大家也知道,这也是非常出现问题的地方我非常喜欢采购这部分,原来我给政府,给企业,给银行都工作过,所以做采购这方面,我知道采购的这些环节,我也知道这些流程当中,有哪些会出现问题。比如说像投标商,有的时候没有同等的获得信息的权利。这个过程出现问题了,有的承包商知道的东西就比别的承包商多,实际上对他也是一种照顾。
对于承包商来说,可能他们自己,或者对于咨询专家来说,他们对于一些资质,有可能会夸张。或者说为了赢得这样的大的项目来撒谎。另外对于政府的官员来说,比如说限制和打压他不喜欢的承包商。在这个过程当中,就像我们所说的透明度,透明度也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避免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权力的滥用。另外我们在招标过程当中,采用公共招标,对于投标商进行同等的待遇,进行独立资质的认证审查等等。公开化的一些招标文件,同时还要做一些尽职调查,对他们提交上来的东西是不是真实有效进行检查核对。
我们还要有独立投诉机制。然后到建筑阶段也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说建筑要花一百万美金,最后出来发现花了一千万美金,我们必须要有人员检查不同的模式,利用专业的工程师,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检查。包括我们所说的行为准则,我觉得行为准则对所有各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对政府官员还是承包商都要按行为准则去做。对承包商要宣誓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和准则。另外进行独立的第三方的核查,你对那些有权力滥用的人进行惩罚的话,大家就会觉得没什么,所以要要有惩罚机制。鼓励公民社会,让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
同时我们采用电子商务,电子采购,开放式的合同招标等。我们考虑到利益冲突,特别是相关方之间的冲突利益,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能够保障所有这个行业当中参与者,大家都是开放的,都可以接受独立的第三方的审计。如果他们出现阻碍调查行为的话,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惩罚。
最重要的一点要建立公众认知的机制,让公众有这个意识,让公众对他进行监督,同时希望公众能够了解。这不是政府的钱,这是我们纳税人的钱。所以我们必须要保证这个钱能够用在恰当的地方,能够用在对于公众的利益最好的地方。谢谢大家。
郑思齐:非常感谢阿科菲博士给我们带来的演讲。第二位演讲者是来自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孙继德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建筑市场主题信用评价问题探讨。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孙继德
孙继德: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会汇报一下我们的思考。关于中国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问题有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我们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的紧迫性必要性的思考。第二信用评价与政府监管的关系,来自于官方更多的思考和关注。第三信用评价的组织和机制。第四信用评价依据,就是标准和方法问题。最后如果要搞信用评价,怎么能够长久的建立这样一个运行的机制和市场信用评价主体怎么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十六大已经提出来了,直到现在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我们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以后,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越来越重要。什么原因呢?可能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们全社会陷入信用危机,我们身边有很多例子我们就不详细列举了。第二我们建设领域里面,信用缺失的现象非常的严重,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现在我们在座各位都是行业里面的人,大家都有体会的。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际上对这个问题不是不清楚,他知道,那么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这个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什么原因呢?我们说有很多原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表明传统的行政监管方法和手段可能已经无能为力了,就是力不从心,政府管制失灵的现象在我们建筑领域越来越突出了。
面对信用缺失问题和政府管制失灵问题怎么办?必须要依靠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共同解决。如果开展信用评价或者评级的工作的话,依靠社会和市场力量解决失信问题的重要的手段,也将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市场乱象的治本之策。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两组数据。这是2013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这样的规定,从10月24日开始公布,到11月4日为止,全国公共部3万多名,很快其中有1045名看到自己的名单。原来找不到他,现在他突然冒出来,赶快联系还款了,这个反映很快,以前怎么都找不到他。其中北京广州等地,20%的人听到这个风声以后,都自觉提前履行了相关的义务,这是一个数字。
第二个数字,我们看上海地铁,上海地铁逃票现象非常的严重,根据统计,2012年查处20余万人次,实际上每天逃票的人非常多,我曾经有一次坐地铁,后面一个人推了我一把,我以为是小偷,实际上对我笑一下,实际上就是逃票,各种各样的逃票方法,有的是从下面钻的,有的下马的。把套票纳入个人诚信系统,效果非常的显著。以后在上海买房子很多问题都要受监控了,这个问题非常的显著。2013年1月到7月下降了很多。这个是立竿见影的。
我们从逻辑来讲,为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体系建设是治本之策,企业主体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这个没有错,他需要不断的交易才能实现。不良商家丧失道德底线,有限的道德监管不足以管制,通过评价体系就可以进行管制了。
我们建筑领域推行信用体系评价也很快了。2002年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可能每年都有。后来2007年出台了一个东西,不良行为认定标准,有十几类市场主体,依据招投标法,建筑法等等,违规违法行为暴光,在建设部的网站公布。后来我们发现上面记录很少,为什么很少。我们前面讲的政府监管失灵,主要的原因,各个地方政府地方保护。公布了本地的企业,对本地有影响,影响本地的企业的经营,甚至就影响GDP了,所以这个问题到最后也是监管失灵了。
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仍然摆脱不了政府失灵的困境,所以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必须加大力度,引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加以决定。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变过去的政府一元管理转向多元管理,改变过去政府单纯的行政手段转向多种手段。我想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改变现状重要的手段。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是我们整个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评价和政府监管的关系的问题来自于住建部的主管人员,多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你政府评价和资质管理以及政府监管是什么关系?我听到这个问题有点奇怪,后来想想这个问题有道理。信用是什么?信用看市场主体履约的情况,信用评级看履约的风险等级的衡量。政府监管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规范与制约,有很多手段,包括资质,就是手段之一了。资质管理,我们国家发挥到极致了,它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事建设活动有关的人员素质资金各个方法进行审查,确定承担任务的范围,从而给相应的资质证书。
我们看了这两个概念之后做一个对比,资质管理和信用评价到底是什么关系,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看一下,信用评价资质管理从目的来讲,信用评价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履约的风险,资质管理是确定企业能够承担任务的范围。第二从实施主体谁进行信用评价,一般是政府主导的。第三是标准依据方面。进行信用评价主要看你的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资质管理主要看你的能力,你有这个能力,给你发一个资质证书。而且它就是一个及格和不及格,达标了就给你证书,没有80分,90分区别。我们信用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是每年每个季度,每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就影响到你的信用等级。而资质管理,一般是相对静态的准入门槛,达到这个条件给你证书,一般就保险了。最后就是机制问题,是企业付费,你寻求交易对方,获得交易对方的信用等级,你付费让别人给你评,然后展示给别人。资质管理,企业提出申请,政府批准的过程。
这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是不同的两件事。在中国体制下资质管理是政府管制的重要手段,信用管理是补充的手段。信用评价的组织和机制怎么长久运行,这里面需要一些条件。
我们国家的建筑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机构可以考虑三方面,我们分析以后长远的是以行业协会和中介企业为主的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改革措施,涉及很多方面,非常重要的就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由市场机构做这样的事实也许是符合这个精神和长远的发展方向。
运行机制怎么建立,谁需要信用评价结果,我们说是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看你交易对手履约能力和意愿,你不了解需要掌握,这个就决定了市场运行机制问题。主要为交易某一方了解对方的,这样的话可以考虑这样的机制,谁需要谁购买。你要了解交易对手的信用情况你去委托,还有卖方提供。大的企业委托机构给自己做评价,然后展示,信用评级一定是可信的。在这个事上政府必须鼓励推动,在咱们国家没有这一条这个工作很难推广。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公开信息。
我们国家已经尝试很多年信用评价标准和方法,全国各地做法五花八门,最后的做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说北京建委有,建筑业联合会,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我们说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是比较可能信的做法。我们现在建立建筑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标准。建筑部领导发生变化了,现在思路不清楚,中国的现状就是这样的。主要考虑哪些方面?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
信用评价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好的东西从国际引入过来,没有很好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一个是政府推动,一个是行业自律,一个完善立法,一个是政府示范。上海推荐政府首先采用信用产品,这是4月份开的会,这个很重要。把区县的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考核指标,列入考核指标就是立竿见影。
信用评价机构长远发展的条件,加强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具备较强的数据获取能力和长期全面数据积累,拥有稳定的专家队伍,最后形成持续的研发能力。
郑思齐:谢谢孙继德教授给我们做的精彩报告。第三位演讲者是清华大学建设学院的姜涌教授,也是工程担保与建筑市场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演讲题目是建筑师与建筑市场治理。
清华大学建设学院副教授 工程担保与建筑市场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姜涌
姜涌:我演讲的题目是建筑师与建筑市场治理。信用和资质也是建筑师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我们今天拿出来的报告大家也会看到,我们所谓的建筑师作为行业中的一个主体,我们未来的改革方向希望建筑师更多的承担专家的职能,大家就问为什么是建筑师,为什么不是别的。原来我做这个研究是好几年前开始的,因为看到国内外建筑师差别很大,原来我是建筑学院的,我们学建筑系最重要的,大家养成一个习惯,老师跟我们说伟大的建筑师产生在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不是画家就是艺术家,雕刻家,建筑师。当时觉得很高。我记得有本书说建筑师产生于英国,觉得很吃惊。发现中外建筑师区别的时候就想这个问题。
我自己回头重新梳理我自己做建筑师的过程,就想一个问题,我们说了半天建筑师,我们建筑师干什么,为什么要我们建筑师。任何一个职业产生,包括今天我们说的,不管我们设计出来的叫什么项目的责任建筑师也好,项目责任官员也好,我们设计任何一个职位都有社会需求。同时我们能响应社会的要求。
回到建筑物的研究,建筑师就是设计房子的,还是盖房子的,不管怎么样回来道路建筑物本身来说,讲到建筑物就有建筑物的标准,也有生产方式,也有生产关系的种种的东西。不管怎么说,现在咱们看到的建筑市场,更多的是从建设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熟悉的图。说白了,我们是典型三方关系。业主委托设计方监理方进行设计咨询监理,签订设计合同咨询合同,横向的是业主和施工方的签订的是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后面一堆。这个表非常的简单,其实非常有意思。
几方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或者位置是不一样的。位置不一样,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什么位置想什么事。承包商想的是什么大家都明白,业主想的是盖好房子,业主想别的东西不出现,因为业主是我们的客户来源。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永远是对的。建筑师会想什么也不管,承包商想什么大家都明白,承包商一定要赚钱,建筑师一定要赚钱,所有人都想赚钱,谁为业主赚钱,这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说建筑师产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儿。我一直在找,找到一个美国人MIT的教授讲到建筑师历史的梳理,中间给我很大启示就讲到建筑师职业的产生,从学术角度来说建筑师是从英国开始的说法。我从2004年开始在建筑学院一直教授建筑师业务知识,你们大一学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在整个建筑师该执行业务中非常小的一个范围。建筑师的产生,不是为了美化城市,美化建筑,不是为了盖优美的房子,而是优美地盖房子。
从埃及开始有建筑师,但是实际上有建筑师这个名字,按理从中世纪开始划分的,中世纪之前也有建筑师,但是那时候不叫建筑师,因为建筑师这个词是希腊语,实际上是大匠,最主要的工匠。我看所有人的记录里面都有自己的包工队,一个包工师傅,这个人就是建筑师,带着一堆各式各样的工人,工种跟我们差不多。铁匠,水管,暖通设备,玻璃,一系列的人组成的团队都在干所谓建筑师的事情,但是不叫建筑师,非常奇怪的是建筑师学院老师十分认可,大家认为画画还是很好的事。画图这件事不简单,中世纪,包括米开朗基罗这拨人从学徒学出来,为业主解决所有的建造问题,没有说我设计一个,你再找其他人盖,所有的工作就由这些人干起来,就是EPC。为什么大家说建筑师产生文艺复兴,因为从文艺复兴开始第一次用其他的方法,比如说有科学的办法,透视图,有一些书籍,通过这些方法学习建筑的新方法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
文艺复兴前期所有的巨匠,这三巨头里都是从工匠出身。米开朗基罗是钟表匠出身,那些人都是从工匠出来的。他们突然有发现古罗马买了很多的遗迹,一个是画画,还有写游记的也能当建筑师。咱们现在没有摄影,大家跑到英国用流利的英语说英国的房子什么什么样的,也能盖房子。那时候建筑师用绘画的手段,从绘画培养建筑师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
这人是很有讲究的,穿的衣服少,不是穷,穿的衣服少,在西方来说宙斯穿的更少,维纳斯连衣服都不穿,穿的越多越肮脏,把业主画成这样,建筑师跟劳动人民衣不遮体就是一块布。这时候就是当时的状态,那时候就有业主和建筑师是对立的状态。
当时最著名的就是从文艺复兴开始,出现了画艺建筑师,把一个房子按照画的方式盖起来,是文艺复兴开始的,当时第一次出现我们在建筑里面不合构造,不合逻辑的装饰。乱七八糟的花纹都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这完全是维新的状态,不是盖出来的是画出来的。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很多建筑的样式。
现在我们建筑师,或者建筑界受到影响最深的是巴黎美术学院体系,十七世纪,第一次在欧洲出现民主国家,所谓民主国家突破了地域,突破血缘关系的,一帮人以民族方式形成新的共和体。我凭什么说跟你是老乡,平凭什么信任?当时就产生了主旋律。十七世纪第一次出现这种状态。米开朗基罗的研究,都离不开当时的有钱人,把艺术洋起来的人。第一次以国家的形式养起来的人,主要是绘画建筑雕刻,成立了法兰西法院。这个体制的目标让所有的人集聚信念,让大家在一起。在这个时候,由国家出力系统教育建筑师,很多建筑师希望说我们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建筑学院到现在的题目都是巴黎学院的题目。
80年代的时候,穷孩子跑到清华上大学,第一年的设计题目居然是别墅的设计。我们单位连楼都没有,同学毕业出去就是筒子楼,家里也是两三户住的,让我们设计别墅设计,牙医诊所设计。过了10年,8年到外国留学才发现,巴黎美院几百年前就是这样的题目,某富有银行家的乡间别墅。没有环境,没有特殊的个人需求,只是来设计,就是比样式。当时中国建筑师都是这样的题目,第一批的中国建筑师都是这样出身的,在巴黎美院的体系下出来的。
现在说我们职业建筑师,那时候的建筑师就是画画的。职业建筑师的产生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因为投资非常复杂了,投资额很大,第二个问题建筑市场有腐败,自然又不会管,怎么办?找个人帮我管。就跟你帮我打官司,打不赢我换一个。当时这拨人跟巴黎美院说的画画的建筑师是不一样的,现在成立一个同盟,我们这些人发现业主很需要我们,因为他们不会盖房子,我们承诺,我们有技术,我们懂所有盖房子的细节,我帮你管理好,我有技术能力,我有资质。第二我有信用,我向你保证,我决定不拿别人的钱,我决定为你服务。我们怎么办?我们成立一个同盟。这个职业是这么慢慢产生的。中间还有新技术革命,建筑法规的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逼着大家不得不盖这些房子。奥斯陆在巴黎拆迁比中国大得多。
建筑师的产生就两个问题,一个要有技术,第二要有诚信,就是信用体系和资质。我怎么保证呢?我们通过考试保证资质,通过独立行业协会的运作保证我的诚信体系。我们在建筑学院学完以后,我们拿到不是工学学位,拿到的是建筑学学位,我们毕业以后就能工作,跟医生一样。大家还想回到画画的状态,但是不得不面对建筑师事务里面。从1948年成立UIA,就是著名国际建协,建筑师应该做什么?鲁班能干的事加一个建筑师,建筑师干什么?跟业主签订合同,不跟承包商有任何的关系,代表业主管理承包商,就是这样的简单的关系。
承包商最恨建筑师,本来我能干EPC,你为什么找建筑师,你签一个合同我全帮你干了。最牛的EPC在日本,我在日本盖房子,督导建筑施工,房子照样施工。你压价太狠了,我也要挣钱,我压分包商,再压材料商。不勇冠什么方式,这种古典的三角关系,奠定了我们从建筑师到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所有的基础,包括银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这个。咨询工程师的满意就代表工程的合格。我们自己创造一个比他们更牛的行业监理。我们施工做的这么好,为什么要让洋人工程师定是不是好的?中国工程师能做。从建筑师角度理解的话,建筑师是市场的主体,第二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因为它要代表一部分社会公正,第三他还是所谓的仲裁员,仲裁员放在建筑师协会。一般法院不干涉专业组织内部的事务。因为我要保住铁饭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保证我们在第三方监督下,让市场更稳定的运行。
台湾跟咱们接轨的问题,谁说台湾工地比大陆工地差,但是人家台湾一个人就能注册。通过信用平台,信息化公开的平台的话,放开资质,放到个人手里就能做的更好。在整个社会的运行中间已经有完整的制度制约它,我们中国早就用了它,但是我们误用了,我们现在重新拨乱反正,让它重新发挥作用,我们建筑市场一定会更好。
郑思齐:谢谢姜涌教授的演讲,最后一个演讲者来自于美国忠诚与担保协会主席,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客座将士Lynn Schbert。
美国忠诚与担保协会主席 美国东卡莱纳大学客座讲师 Lynn Schbert
Lynn Schbert:谢谢,非常高兴来给大家介绍工程的担保,还有建筑市场的治理关于美国的情况。我觉得在市场当中,在美国治理的概念就是一个公平和透明,这也是我今天想要介绍的话题。美国工程担保是必须的,我们有一些法案,首先就是heard的方案和MILLER方案。还有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城市,一些小镇和学校也要求进行工程担保。在这种企业方面,企业的建筑也要求。
在美国这些工程担保都是由保险公司来做的。有一些地方可能要求采用WC(音译)的方式,但是这些都是有条件的担保,同时也没有银行会说,我们对100%的合同的价格进行担保,所以这方面的银行,竞争的压力是比较小的,只有保险公司愿意做,银行是不愿意做的。在联邦政府的层面,会允许个人可以来做保票担保,但是限制非常多,有它的资产,向联邦政府申请,非常有个人来做工程担保,大部分都是由保险公司做的。
保险公司如何做?首先必须有政府帮助企业获得执照。在美国我们有50个不同的州,我们有50个不同的州的法案法规的要求,你在州里作为企业注册,作为保险公司,之后你会找企业,州的保险部,作为一个保险公司获得保险执照。如果你想为联邦政府做工程担保的话,或者联邦部门,比如说美国交通部,或者其他的一些工程部,联邦政府任何一个部门,也需要得到联邦政府的授权,为联邦政府写工程担保,这是由美国财政部颁发的授权。
如果是保险公司,或者建筑公司,怎么获得许可呢?你必须作为企业获得企业执照。比如说企业的合同规章,董事,每一个周要求都不太一样,你在一个州获得许可只能在一个州用,叫本土的州。你是建筑公司,可以在州里面作为合作公司,合资,或者说每一个州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律师,比如说我自己就是一个律师,我们也希望通过美国,我们了解50个州不同的要求,但是大部分的州,实际说都要求你要提供一个许可的保票,我们前面也曾经听过。
你将要满足自己州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满足其他的法律,以及其他的法规相关的要求。所以作为保险公司,你们的许可证,以及作为保险公司,你还需要在50个州,他们都有保险方面的监管机构,每个监管机构都有自己的法律,你必须在自己的母州得到承认,除此之外,你还要在想要开展担保业务的州,需要获得承认。在保险公司方面,他们在联邦,以及在州政府层面在进一步推进法律法规的统一化,但是目前还没有实现。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国家的保险协会机构目前已经通过了一个审批流程的统一化的标准,这也使得整个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可以提交申请材料,但是每个州需要对申请材料自己做审批,从而决定是不是他们愿意在这个州接受你。
还有很多的文件,都是你需要在这些州提交申请资料的时候,提交的东西,我在这里也列出了清单,其中列举其中的一些材料,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就是申请费,否则的话,你就无法获得许可证,没有办法作为保险公司开展业务。还有最低资本金的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作为一个财产保险公司,你就必须要有一个注册资本金,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大概在100-260万美元之间,作为监管机构,他们也有自己的财产权,对你的公司具体是什么样的金额,在加利福尼亚你必须超过500万美元的资金,或者整个公司的责任险10%,无论是哪个资金额你就需要遵循更大的资金额要求。在蒙特那州(音译)这个地区要求最少只有50万的要求。金融担保是由不同的部门监管。
担保公司也在推出金融担保的产品,但是他们有大量的损失,有一些破产公司,有一些资金不在了,没有办法提供资金担保业务,有一些保险机构创建特殊的法律,对金融担保产生做监管。在这里你给我最大的资本金提供金融担保业务,这是因为风险比较大,比传统的工程担保业务风险更多,在其他的州,必须要有一个许可证,尤其在提供金融担保保险产品的时候,要有特殊的许可证。有的州特别的特殊,他们也是有法律规定在纽约州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告诉你不能出据某种业务类型的时候,你想在纽约州获得许可证的时候,他们的法律是适合任何一个州,你是金融保险公司的话,去纽约州担保保险公司的,你可以在任何其他州也获得承认之后才能提供同样的产品。在各州必须在这些监管机构这边,也会作为一个公司,你必须有另外一个要求,你必须将你一部分资产在你自己的母州提供抵押,有一些要求国内还有外国的保险公司都需要这样做,还有一些州,如果你提供担保业务的话,是需要提交10-100万美元的保证金,这是取决于不同州的具体的要求。
你还要获得名称的审批,每个州要求都不一样,你需要有一个简单的简单的介绍,你需要三年的资产负债表,还有三年的损益表,还要提交问卷调查,有一些州要求你作为一个行业协会的组织。对我们协会我们在佛罗里达州帮助我们的会员,提供我们的手册,或者提供他们所要求的文档做工作。比如说ICC(音译)的申请,作为保险公司,你是一个持股公司的话,你必须进一步的提交你在保险业的监管机构提交资产负债表,作为保险公司提交任何其他的一些监管的协议,你需要提交其他的托管协议。
对于你的每一个管理人员,或者是你公司的持有人的个人信息也要纰漏,还有其他具体的要求,在你的企业内部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指纹也需要留档。我们财政部每年都提交我们资产和资产声明的文档。这里有一个T清单,每年都会做分析,当他们决定你可以写的担保金额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你可以写一个更大的担保,但是你必须有再保险,这些再保险的文档也需要向财政部提交,这样才决定你适不适合,你保险够不够?你是由美国财政部和美国的保险部进行监管,对于美国的公司来说,基本上规则都是一样的。保费,清单,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由保险部监管的。
我们还有索赔处理的相关的法规,你进行索赔处理的时候,根据相关的规则。反垄断也有相关的规则规定,公司之间不能成立垄断机构,美国的财政部每年都有相应的法规推出,他们也要求你们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他们也会确保找出这些担保行业中的任何可能出现的违约的情况,以及任何欺诈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承包商的监管机构,包括美国的监管政府机构,还有各州的参与机构,比如说参与海军项目会有自己的监管规则,各州有具体的比如说反垄断机构,会对于承包商进行监管。承包商需要满足不同的法律的要求,对于担保以及保险公司来说,他们都会需要遵守我们的案例法的规则。
在美国,比如说有一个案件,实际上对这个案件来说,我们需要看一看,目前立法的状况,我们看看目前的立法中对于建筑行业过去的判例,对法院来说,他们将决定这些判例法是不是合适,你的债务人,或者债权人,你的受益人有什么样的法律和合约的关系,你还有履约的责任,也会得到保护。判例意味着美国的法律必须遵循之前法律做出同样的案件中所做的判决。
总的来说,担保许可以及它的监管与所有的保险公司是一样的,由各州的担保机构进行监管。承包商的监管以及承包商的许可,根据企业的许可和监管是一样的,非常感谢。
郑思齐:四位演讲嘉宾做了精彩的演讲。大家有没有问题?
邓晓梅:我的问题是Lynn Schbert,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在美国的工程担保具体的细节呢?
Lynn Schbert:在美国工程担保,在中国应该也是如此的,分成合约担保和商业担保,过去我们讲的叫非合同担保,对于官员的担保来说是许可证的担保,有一些公众官员有责任对于纳税人负起责任,所以他们也需要有义务做个人担保。他们通过这样的形式,确保他们开展业务的时候,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比如说是一个县的财政部,会有一个责任收集纳税人的钱,将它们放到正确的投资或者银行帐户中去。政府官员会发出一个担保,保证这部分钱会放到州这边,而且用于正确的目的。如果州的财政部的这些官员,在另外一方面经常或者时不时把钱拿出来,比如说去拉斯维加斯赌博或者去干别的事了,这样的话,就可以对于这些官员提起诉讼,这个时候担保公司就需要赔付了。
郑思齐:我想问一下同济大学孙教授,你的演讲非常有趣,关于中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你讲中国有一些信用缺失,现在正在努力建设信用体系。从本质驱动力来说,市场对信用体系的需求是什么?你说住建部建了体系,上面列的企业非常少。比如说一个行业协会或者非政府机构想建立这样的信用体系,是不是有很多的市场主体需要。比如说私人投资商和政府投资商需要这样的体系。绿色建筑的评级体系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住建部建的体系,真正评级的建筑也挺少的,市场是不是真正的需要信用体系评级,这可能是真正的驱动力。
孙继德:如果这个企业想长远发展的话,应该是非常欢迎这样的做法,因为整个市场非常乱,及施工为突出表现的主题,其他的设计好一些,监理也非常的乱,我们整个行业里面,现在有11类主体,总体来说,好的不是很多,大家都在乱搞,这里面有一些情况是触目惊心的,我们大企业其实也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们在听他们介绍迪斯尼项目的情况,迪斯尼项目情况是保密的,不能说的。但是有一个专家参加,有一个结论,我们中国队伍走到哪里乱到哪里。我们投标对招标文件视而不见,里面的很多要求,规定,中标的时候讲我当时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应该不可以再持续下去了。我想我们很多企业还是愿意很好的发展,只不过是大环境不行,大家都是乱中取胜,各尽所能,我想正常的企业家还是从发展眼光角度来看,后面还是有很大的需求。
郑思齐: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参与,我们这个环节结束。
许溶烈:大家好,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个节目了。这个节目指定我主持,希望大家支持。我先介绍我们几位嘉宾,参加闭幕式的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郭重庆,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施祖麟,加纳艺术与科学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建设系项目管理与建设法律法规研究中心主任George Ofori,还有清华大学3S研究中心主任,土木工程师赵红(微博)蕊教授。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工程担保与建筑市场治理研究中心邓晓梅副教授。
经过前两天来精湛有序的报告和研讨,我们建筑实例,工程建设市场的治理与信息华国际研讨会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下面我们先请George Ofori教授和邓晓梅主任做总经报告,最后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院士做闭幕发言。下面先请George Ofori教授做发言。
加纳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设项目管理与建设法律法规研究中心主任 George Ofori
George Ofori:大家下午好。我参加了两天的讨论,我会读一些我们在发言当中的内容。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比较严格的准入,更好的服务,可以实现比较好的监管,以及很好的服务。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希望达成这样的目标。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原来有很多时候效率并不是很高,表现并不是很好,我们在中国也听到了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中国的同事也说,很多的时候,大家对于工程方面不是非常的满意,但是我觉得这也不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其实每个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业主来说,总是不满意的,政府对于我们的行业往往颇有微辞,他们不喜欢我们的方法,我们的流程,也不喜欢我们提交的产品,最后我们设计出来的东西,包括后期的服务等等。
但是我觉得这些对于项目,还有产品,确实让人失望,但是我觉得在任何一个国家,我们都希望改进这个情况。比如说在美国,像建筑行业协会,也曾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提出很多的倡议,同时在很多其他的国家,他们建立委员会。中国有住建部,还有其他的一些主管部门。所以我也非常高兴听到在中国,现在邓教授做了中期的研究,主要看看建筑行业当中的重点的问题。我读了他的发言,也是听了她的介绍,我觉得她是非常战略性的方法,非常好。
在改革当中,我们对中国进行改革有几方面,首先市场监管,第二公共治理,第三就是工程担保,另外还有就是建筑师责任制,包括监理。我觉得监理在中国是比较特别的,我觉得其他的国家也需要设立中国监理的职务。另外一个就是行业改革,在中国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希望不断的改进建筑行业,我们这组讨论也介绍了各个方面不同的角度,我也非常感兴趣。当时主要听了把这些问题如何转换成实际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看我们这次会议之后的一些论文,看看中国后期改革的措施。
但是我觉得在建筑行业当中,表现不好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想用经济的词汇,但是有的时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由于腐败所造成的。或者说由于这种欺诈,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质量不足的问题。昨天我听了一些发言,在建筑流程当中,我们隐藏一些环节,包括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有的时候可能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设计的地方,而是根据当地业主的要求进行设计,有的时候设计的流程非常的复杂,所以对于复杂的流程当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也会比较多。
讨论当中也涉及这些问题,大家也知道我们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采取一些协同。比如说在别的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但是我还是想谈一下,这样的腐败的行为,对于我们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管理不善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欺诈。
首先第一个可能带来法律当中的漏洞,今天我们听到了发言人说的,带来资源和金钱的浪费,我觉得中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昨天我们听到说有30%,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浪费,其实这个可以更好的建筑,来实现我们的建筑。第二个我们所说的道德观念,职业观念,出现这样的问题的话,会影响公众的信心,另外还会导致建筑质量的下降。另外还会带来整个项目当中的风险的上升。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这样的企业,工程担保公司做出担保的时候,它的价位比较高,所以市场机制和经济机制是扭曲的。我们也会说他职业操守有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加在一起,我觉得都是今天发言当中涉及的。
很多国家也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比如说我们也听了别的国家的实践,其中有一个我们所说的建立廉情评价体系,还有最低的廉洁要求。可以建立相应的工具,对于一个城市当中的项目廉洁的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还在其他的一些国家还有其他的措施,我觉得当时我到的非常好,另外我想谈一下成本的问题,成本也是全球化头疼的问题,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政府的参与,公民社会,还有行业的社会,参与到COST的项目当中,对于我们COSTD项目,我觉得公众的参与是最重要的,可以保证透明度,公开性,同时还可以保证我们在采用的这种事先防患于未然的方式,而不是亡羊补牢的方式。
中国在建筑行业方面的改革也听了一些介绍。第一个就是监管体系的加强。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这个非常有帮助,其他的国家也应该来学习。第二个建立一个建筑师责任制,现在还在初期探讨过程中,我听到一些人的建议。研究报告当中应该有更多的灵活性。也就是说不应该只是从一个角度说,由建筑师负责,同时由监理,我们要有一定的空间了解不同的项目,可能有具体的情况。比如说透明、公开、反腐败,但是还有其他的领域我们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工程担保行业。
有的人认为工程担保跟治理没什么关系,但是我觉得工程担保跟治理关系是很大的,我跟治理行业的朋友说,我们应该鼓励并且支持资助在治理和工程担保方面的项目。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公平透明的目标。如果我们有好的治理,有很好的公开透明度的话,我们就可以减少我们的风险,你可以做更多的业务,你的客户实际上也获得了更多的保障,你的表象会更好,同时保证你不会出现资金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也希望在我们在我们协会,还有一些行业协会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实现我们整个的公开透明的目标。
我觉得有更好的治理,更好的表现,客户的利润就会增加,你也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因为这是一个学术的会议。做了很多学术的研究,还有操作方面更多实践的经验。我介绍一下其中的联系。刚才我介绍了工程担保,另外一方面就是BIM,我原来参加过相关的会议,但是我觉得要把BIM和治理,包括工程担保以及其他的一些行业要联系在一起。因为如果我们有BIM的话,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看不到它们之间相互的联系,但是通过BIM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的纰漏的,其他就容易很多。
我们还谈到云计算,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点,因为往往我们觉得建筑行业表现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数据太多了,数据之间没有同质性,数据之间都是异质性,很难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处理。如果没有GIS的参与,我们怎么对项目进行监督,GIS帮助我们提高项目监理,技术是有的,我们必须要考虑这些技术。同时还要考虑相应的理论的支持。
我觉得未来的研究方向。刚才我们前面发言人介绍过,我们向政府提出建议的时候,我们需要认识到它就是政策方面有几方面需要考虑的,我不知道这些宏观的政策,什么时候才能进行调整,我们必须给出建议。中国有8个监管部门,都来监管建筑行业。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就说8个监管部门意味着什么?它多么复杂,以及出现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找谁解决问题。第二个每次提出建议,都要建立商业模式。比如说像反腐败,我们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做一个研究。
我们希望了解全球其他的反腐败的情况,我们听了其他国家的介绍,但是我们还没有很完整的了解,所以我们知道中国现在在这方面做的情况,但是我们可能还需要了解到其他国家的作为。对于国际的反腐败方面的工作。另外还有一点,我们所说的BIM的管理,以及加强企业管理,另外一个就是使用GIS的技术用在我们的建筑领域。所以刚才我介绍了在中国的一些改革的项目的简单的总结。我非常高兴看到改革的发展。另外建议我们的同事在做改革的这些同事,也应该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策略。对于整个的行动计划应该有一个后续监督的追踪。
最后我想说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不断的进展,不断的发展。所以大家对于我们提出的建议,可能三到五年将来还要对它进行调整,非常感谢大家。
许溶烈:非常感谢George Ofori给我们做的演讲。下面请3S研究中心赵红蕊主任。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 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3S研究中心主任 赵红蕊
赵红蕊: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我站在这里做一个我们信息化论坛这部分的总结,实际上我是不太具备资格做总结的。究竟为什么我不具有资格做总结呢?是因为这是一个交叉学科,学科交叉的特点非常明显。所以我在想,到底以什么样的总结,才能让大家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才能使我们有那么多的收获。
信息化BIM智慧城市与建筑市场治理。大家看起来这是特别混搭的名字,这样的安排,当时我们和邓老师一起,我们讨论做会议组织,怎么安排这些专题的时候。后来我们思考,信息化的研究有很多,也有很多相关的会议,BIM的会议刚刚开钢,包括我们聆听报告的胡振中教授,在BIM会议上都做过会议的组织,开的非常的成功。智慧城市的会议也刚刚开过,建筑市场治理就是一个特殊的专题。我们把这些放在一起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我们觉得它们有联系,但是怎么建立这种联系,怎么使得这种联系为未来能够服务?我想把它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尝试或者是一种创新。我从几方面给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再看一下报告者的风采,我们从其报告当中汲取一点精华,最后看看信息化的今天与未来。我按照报告顺序来看。
第一位报告人是成都市住建委监管处的曾处长的报告,以成都市系统的管理平台做的非常具体的尝试向我们展示数字网络平台的作用和前景。他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已经取得的成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在交流的时候,知道他们通过这样的一种手段,成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
接下来是四川大学美女教授,一位是熊峰教授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化建筑周边实景构建方法研究,充分立了网络资源,现在网络上的建筑实景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建立起了?最早根源来自于测绘。现在测绘的方式发展成为人人测绘,全民参与的模式。大家参与,大家服务,大家共享,一种新的数据获取和展现共享模式摆在这里,熊教授很好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周边实景的构建,给出我们构建方法,并且把构建的实景模型和BIM数据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非常有义的常识。
董娜教授把基于BIM和PDCA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给我们展示施工管理非常好的范例。我们如果把BIM和建设管理施工具体过程具体结合起来,这是不是推动BIM向前发展非常关键的一步呢?我想回答是肯定的。接下来转换了一个角度,为我们带来报告的是党安荣老师,他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老师为我们介绍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胡振中老师在BIM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他们所做的BIM研究和很多实际工程进行有效的结合,我们从胡老师的报告当中有所感受。
李建红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是建筑师的BIM服务。他从需求分析形成的价值链为我们系统阐释了BIM的价值。梁士毅先生把GIS,三维激光扫描和BIM看似不相关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用于闹市区古寺庙的改进。当时我主持论坛的时候,我们能给菩萨住的环境能提供很好的服务,当然我们对人居环境更能提供很好的服务。这是他们提供服务的例子,这是很技术集成之后给我们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效果。
同样关于可视化这方面也是我们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在这个领域当中做出非常出色贡献的一位先生,是迟伟先生给我们展示智慧城市的可视化,非常漂亮。张楠老师是我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当时我跟张老师说,我说我们其他的老师教我们技术,教我们怎样动手,张老师的报告其实在给我们洗脑,怎么洗脑呢?他认为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一个是技术,另外一个创新的,他指出来创新2.0。从这两大基因告诉我们不能少了一个,听了他的报告之后,在智慧城市方面能走的更好。
接下来是赵雪峰老师讲的BIM与施工组织设计和BIM技术在IPAD上的应用。赵老师给出我们一个整体的概念,BIM整体上的应用,以及在具体环节上的具体的技术细节。我们怎么从整体的环节,从设计,施工整个环节能看到BIM的全程是由张弘博士给我们带来的。
我们还欣喜的看到,在论坛当中由同济大学孙继德教授和他的学生王丽丽带来的,对于劳务工人方面的研究。还有从行业的角度,我们祝总从行业角度,为我们介绍关于建筑设计企业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问题。指出现在我们建筑师幸福指数不高,怎么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怎么转型的问题。还有陆教授,从乙方的BIM,甲方的SCM。BIM解决对象复杂度的问题,但是不能降解流程很组织复杂性的问题,为我们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当然很好。
我们邱院长给出一个在现阶段BIM怎么具体很好的应用,在2D,3D,4D,5D,不同维度BIM的应用。关于信息化涉及到的这几个名词。BIM究竟是什么?BIM究竟怎么发展?我想大家都有了共同的共识。BIM沉浸在信息怎么获取,未来必定是影响深远的技术。
从信息化的技术,以及智能化的应用和以人为本的社会,从几个方面解释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怎么建造智慧城市,更想思考我们生活在怎样智慧城市当中,最后的落点还是人。建筑市场治理也是从技术管理和人的角度。就像我们专家所说的,当中国跨也了大拆大建的过程之后,咱们变革和跨越。这也是我们两天的论坛,大家是不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信息化的角度上,我们考虑的问题,包括数据是怎么获取的?从数据当中是怎么获取信息,信息怎么变成我们的知识,这些知识怎么应用怎么产生效益,我想这是一个思维的链条。
说到信息技术,我简单介绍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就是回答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目标发生什么变化,并且把时空信息提供给每一个人,服务到每一件事,这是我们测绘的一些产品。大家可以看出,已经从获取数据,提供知识,我们提供应用,多个环节,给出了一个可能和我们传统的数据获取和应用不太一致的这些现象。大家看到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是一个学科交叉互相碰撞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综合性的话题。
我之所以不敢去点评,是因为学科交叉,但是刚才我和有一些专家我们在讨论,为什么BIM现在存在那么多的问题?为什么还这么热呢?大家还非常关注它。我想就像我们关注一个小婴儿一样,我们关注一个婴儿的时候,我们不会用关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他,但是我们能看到他发展的未来。而且他的发展也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最后我用郭院士的话来结束我的演讲,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互联网和信息化重新定义行业发展,我们必须改造,否则就没有前途,谢谢大家。
许溶烈:谢谢赵红蕊做了很详细的介绍,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请邓晓梅主任给我们做总结。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教授 工程担保与建筑市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邓晓梅
邓晓梅:各位来宾,非常高兴我们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我们会议也非常成功的完成了我们最初的目标,要对我们正在进行住建部的课题请与会者充分的研讨,最后发现需求,寻求凝聚共识,我这样的总结也是非常仓促的,因为这两天研讨信息非常多,可能并不是很全面。我努力把我们讨论得到的成果,包括我们在通过问卷调查已经反馈过来的一些信息结合起来。我想谈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一个是共识。首先由于我们建筑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外部性的市场,所以要求政府在建筑市场不能缺席。也就是说建筑市场需要治理,政府在市场当中的角色应该是引领方向,捍卫法制,应该是这样的公共目标的实现。
但是当前中国的建筑市场监管存在着缺位,更多的是越位和错位急需纠正。由于当前的法律法规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大,很多有一些过失,而且不同时期的立法相互冲突,不能完全的适应我们改革的需要,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整个市场监管呈现着碎片化的状态,所以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需要顶层设计。建立市场的监管需要顶层设计,明确目标,再分步实施。
形成共识有两方面体现,我想顶层设计是一方面,第二就是大家对建筑市场监管的战略方向,宽准入,严监督,高服务普遍的表示赞同,也有专家提出来,说严间吨,政府是不是更多的依靠政府?我们想政府不能缺位,但是它更多的要借助公共治理的网络,调度市场化的力量参与这样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依靠政府。监督监管引起起义也,政府是不是扩权,我们把战略修订成宽准入,高服务,严问责,监督最后落实到问责。
我们希望理想的建筑市场治理,只要市场主体能够合法合规,政府就像不存在一样。但是一旦违法乱搞的话,立即问责,问责是针对所有的从政府到市场主体所有你应该负责任的,你没有负到责任,没有尽责都需要问责。
第三点大家最终一致的赞成最终用户的质量诉求,应该是规范建筑市场的源动力,所以要理顺建筑市场问责的机制,问责链条,健全风险保障机制,使责任追究能高效便利,激发最终用户的源动力。
第四建筑市场的规范从规范业主行为着手,业主行为的规范是可以借助担保手段。Lynn Schbert女士主持业主共同担保板块谈到业主责任担保责任设计,她说我们应该把担保品种带回美国去。
第五建筑市场的治理需要以专业人士为依托,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同时要为专业人士的作用发挥创造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首先要建立一个权责对等的法制环境。在房建领域要落实建筑师负责制,而且要赋予建筑师全过程服务的权利。当然建筑师的服务和其他咨询工程师的服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其他的领域可能就不是建筑师负责制了,可能是其他的更加适宜于来做统筹整个全过程设计施工管理的角色来负责,更广泛的来说,应该有一个首席专业人士来负责建设过程的全过程。
另外,要为专业人士建立有效的风险保障措施,就是职业责任保险。专业人士要充分发挥作用,要依托专业人士的资质,要使行业组织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专业人士作用发挥的条件当中,要推进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建设。专业人士有高标准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在建筑市场治理当中的角色。需要完善专业人士职业化的专业培养体系。比如说现在的建筑学教育,离职业建筑师的要求,我们感觉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是需要完善的。
第六可以充分的借助工程担保和保险市场化力量完善市场治理。由于工程保险是有保监会在监管,它本身的信用问题,就是说政府的源治理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工程担保市场,政府还缺位,所以规范工程担保市场需要整理的源治理,与行业和再担保机制有机的结合,形成值得整个建筑市场信赖的工程担保行业,在这样的行业实现建筑市场的有效监管,最后为各方创造价值。为最终用户提供满意的质量。
第七市场治理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我们已经看到现在BIM的技术,智慧城市,大数据,各方面技术条件的发展,包括农民工工资拖欠的解决,包括在建筑工地的劳务用工量的统计测量,这些方面都已经非常出色的发挥起自己的作用。这些信息技术将会使得整个建筑市场各方之间原来极为不对称的信息状态,会变得越来越对称,越来越透明。我想在不远的将来,可能这个透明度能够使得整个建筑业变成非常规范发展的市场。这就是我的总结,谢谢大家。
许溶烈:谢谢邓晓梅主任,发言非常全面。我认为三位专家发言都很好,概括了这两天的讨论。中国建筑史上,建筑改革的需求和共识。邓老师的课题,邓老师领导的住建部的课题,这个研究和我们中共中央十八大三中全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是符合的。我认为我们这个课题,对我们建筑业界,对中国建设意义很大。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把会议在中国建设报有一个全面的报道。第二这次会议的精神跟我们住建部承担的课题,能不能跟有关的主要领导做一些详细的汇报。应该提倡中共中央的政治局常委定期学习的精神,我看建设部的领导应该听听我们两天的会议,对我们贯彻十八大三中全会的精神是符合的。我愿意尽我的可能搞一些渠道,你们试试看。我个人听了会议,确实是很好,国际的朋友也能发表意见我觉得很难得。今天邓主任的总结,一边开会讨论互动,一边补充上我们的思想。原来政府监督强调政府干预太多了,监督应该是按照规定监督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监督的责任。政府的监督,政府的指导绝对不能缺失的。我听了很激动,所以我总结一下。他们讲了以后我做了一个总结。总的情况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下面请施教授,他也是国务院的参事,请他发表一下意见。
施祖麟:各位嘉宾和出席会议的各位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其实我是没有资格的,邓晓梅副教授整个的课题的进程,她的整个研究,我都是参与了的。每次讨论会,研究生,专家的讲座我都听,我之所以关心,我觉得她的课题非常的重要,而且她是抓住建筑市场恩的主题。讨论怎么监管和怎么改革的问题,这是一个大事。所以刚才主持人说了,很符合三中全会的精神,我们早就看出来了。刚才外国朋友说了,不光是建筑业,所有的市场都有问题,都存在问题,这是客观现实。她抓住建筑市场讲问题,结合她的专业,能够把里面的问题研究透了,能找出一些办法,这对其他的行业是有借鉴意义的。从政府治理的角度与公共政策制定,问题在哪里?你怎么制定?我一直参与。因为前一阵我有一点小毛病,所以昨天开幕式我想来,但是没有来成,但是今天来了我想讲两点。
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公共管理学院应该研究的主题,也是这次会上讨论的主题,也是三中全会讲的主题,所以主持人讲的非常好。三中全会有两句话,一句话叫做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一句话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讲的很辩证,很清楚。要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作用,必须有两个条件,这是我的想法。
第一要有公平的环境,要有法律规章制度保证它公平,第二要有诚信的环境,每个人在里面必须是诚信的。其实出现的问题都用在诚信上,外国人说是腐败,腐败是官场上的事,市场就是欺诈。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的根本问题,我们政府之所以要出来管理,我们说行政管理也好,叫什么治理也好,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我们政府也是人组成的,政府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政府里面的人也是倦怠的,不认真的,确实出现不诚信,甚至其寨。欺诈指对有一些事情动一些手脚,所以这个事是非常辩证的。我们所有人类,包括我们这次讨论的问题,解决问题,都想找出方法解决这个。建筑师责任制,什么治理,什么监理,担保了,能想出来的事,都是想把我们缺失的东西解决好。建筑市场很重要,其他的市场也很重要。
第二个我想说的,任何制度,设计的时候都是非常好的,随着执行,随着变化,最后都会发生变化的,任何制度,所有的制度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不光是过去的,我们批判过的和现在的我们施行的,还是古时候的,只要你去看,只要是制度,开始都是好的,最后都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改革是有永久的主题,不光是现在我们要全面改革,深化改革,我们永远要改革。因为你看市场经济在亚当斯密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说它好的时候,最后出现了大危机。凯恩斯看到问题了,马克思早就批评过了,凯恩斯看出问题来了,政府就干预,政府干预又出现问题了,之后就有里根和萨齐尔夫人的改革(音译)。最大的问题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的,说明这时候又需要改革。所以现在我们正在走在改革的路上,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我们都需要不断的探索。这是我最后的想说的,谢谢大家。
许溶烈:下面我们有请郭院士给我们做精彩的发言。他的题目是中国情景下的建筑市场治理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郭重庆
郭重庆:谈不上做什么总结,经过两天,老老实实坐在这个地方,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建筑市场治理信息化的命题,我觉得选的非常好,是非常贴近中国情景的命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中国35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伟大的变革,强大的引擎就是投资,差不多30多年以来,我们投资率高居GDP的一半左右。其中近四成是建筑业,所以建筑业是功不可没的,从理论层面来讲,中国伟大变革的缘由,解决思想改革开放。从物理层面来说,工程改变了中国,一点都不假。如果你好几年没回家的话,你回家总找不着门。这30年山河巨变,不仅仅是一线二线的城市,你到三线四线城市走一下的话,常常感慨万分。
今年早些时候我去了一次新疆库尔勒,现代城市元素一个也不少。近几年制约经济交通运输业的瓶颈,五种运输方式爆发式的发展,所以我们出门不难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建造崛起,李克强出国的话,地铁,高铁,核电要走出过门。地铁六千公里,这差不多了世界地铁的长度,差不多世界一半的核电在中国。
我们表述建筑业好的一面的时候,别忘了负面的一面,人们对工程建设的垢病也不少。前几天大家说建筑市场已经到了不改不成的地步。根源在权力和市场的驳议,听了两天以后我得出这样的概念,建筑市场是权力和市场驳议。市场经济自由开放的程度和政府不相容。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和政府的强制性不相容。各种审批管制泛滥,权力配置资源,权力天然的回避了监管和制衡。因此权力失衡必然导致发展过度,负债过度。
这几天大家等待审计局最后地方云平台的审计结果(音译)迟迟不发布,加三万亿BT和一万亿乡镇地区,债务大概是20万亿,不得到借新债还旧债。中国的经济全是骗局,地方债务地是这样的问题。过度的负债,过度的消费资源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要反思,我们的建设。
另一方面市场也是失灵的,因此出现很多信用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坏市场。对建筑市场我自己的看法,我们必须两头抓。首先管住权力,把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第一点转变政府的职能,卸下政府的建设职能交还给民间和市场,民间和市场的能力组可以做这个事了。第二个放松管制约束,这是李克强上台的特点。我觉得市场治理和市场规范的提法比市场监管好听多了。第三建立各种机制,加强服务型政府。当做建筑市场的治理的时候,必须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的决议。我觉得三中全会的决议,充分的理解以后你才会做这些文章。市场怎么起决定性作用。建筑市场一定是决定谁说了算?是权力说了算,还是市场说了算?我们做这个题目,一定有一个指导的理念。
关于BIM这块,我觉得建筑信息化,当时晓梅说做这个论坛,加BIM,我很反对,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个会开的是对的,我们把BIM加进来是对的,符合现代业改造大的趋势。最近我在到处吆喝互联网技术,重新定义各行各业,在沈阳和其他制造业都说过,互联网要重新定义制造业,互联网将重新建筑业。从建筑业的各种价值链的环节,每一个环节,从项目决策,项目的规划,项目设计施工,项目的运营,项目的服务,都必须让互联网重新定义一下,假如不这样做,我们建筑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一下把人类拉到计算机互联的普惠时代。人拿着一个手机就可以随时得到一个解决方案。IBM原来的头,08年危机以后对奥巴马说,人类历史第一次出现了,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实现数字化互联化。我们一手连互联网,一手连物联网。一个桥梁一个道路都可以互联起来,可感知、度量、操作,使人们操控方便,得心应手。
技术在人类面前呈现这样的情景,云计算相遇大数据,这就是EMC说的,信息技术两大技术突破的合交汇,我们建筑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各行各业发展的方式,创新的模式,都要从这里面寻求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互联网与服务经济发展的时代,是产业大融合的趋势,互联网将重新定义建筑业,未来建筑业将拥抱互联网。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也洗脑了,学习到很多东西。建筑有很好的环境有一个起点,未来将会有一个健康的建筑市场。我们正处在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点上,抓不住就是挑战,抓住就是机遇。当然,建筑业在信息化道路上,按照新的理念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谢谢大家。
许溶烈:非常感谢郭院士很精彩的总结,把这两天的会议的内容浓缩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鼓励。随着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我赞成课题应该把伦理经济学融入在一起。建筑伦理跟道德也是很重要的事。今天我们听了三位朋友的总结,又听了施教授和郭院士总结性的发言,结合BIM带来很精彩,很深刻,很浓缩的讲话,让我们会议议题更加明确。让我们对几位发言嘉宾表示热烈的掌声,会议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