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遗体遭拒 红会的冷漠让爱又一次寒心
“想捐遗体?自己上门!”—红会的冷漠让爱寒心
“和红十字会谈遗体捐献的事情,我说我病情危重,不能亲自过去填表,他们的回答也很干脆:要不自己来填表,要不就不捐了,不提供上门服务!”湖北一位病危青年日前将遭遇诉至微博,触动无数网友的心:爱心变成寒心。
病危青年微博反映“想捐遗体,自己上门!”
发微博的青年叫张琪,来自湖北枣阳,今年22岁,原是神龙汽车襄阳工厂的工人。去年6月,他被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去年11月,张琪用姐姐捐献的骨髓,进行了第一次移植手术,结果失败。今年10月,张琪病情加重,须进行第二次移植。主治医生说,即使接受第二次移植,成功率也只有三成左右。
11月11日,征得家人同意后,张琪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决定捐献遗体。他详细说明了病情和意愿,询问能否提供上门登记。“最让我寒心的是,接线员当时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我们也帮不了你,不提供上门服务’。”张琪无奈地说,“我沉默了一阵,然后询问能否亲属代领,对方表示可以。”
当天下午,张琪让姐姐帮自己代领了捐献表,但自己的心却已经深深受伤了,“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将自己的经历通过微博发出去。”
张琪的遭遇引发网民关注,上万名网民转发和评论相关微博。大多数网民对红十字会的做法表示不解。新浪微博网民“ARS公子纯白”说:“中国的公益事业做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此不人性,是中国式的悲哀。”
2
武汉红会:接线员非正式员工 无法上门因人员紧张
2010年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遗体捐献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捐献人可要求登记机构上门办理。为何红十字会拒绝上门?
武汉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陈耘说,当日负责接受张琪咨询的接线员是红会招募的志愿者,并非正式员工。无法提供上门登记,主要是由于红会人员紧张。
陈耘说:“武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14人,办理捐献的仅一名工作人员。今年咨询遗体捐献的人员达7000人次,有1000人办理登记,人员有限,不得不招募志愿者。”
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管理中心主任骆钢强表示,目前武汉市对遗体捐献志愿者虽暂时无法提供上门服务,但可为捐献者快递邮寄登记表,解决登记不便的问题。出现这样的误会,主要是双方沟通不全所致。
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后,武汉市红十字会派骆钢强前往医院探望张琪,并做解释说明。张琪说,此番遭遇确实让他心寒,但不会动摇捐献遗体的初衷,他只是希望红十字会的做法更人性化。
武汉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刘彤说,据红十字会调查,志愿者接电话时确实如实告诉了无法提供上门服务,但并未说“不自己来填表,要不就不捐了”。他表示,这一事件反映对志愿者的培训仍有待加强,如遇情况特殊、行动不便的捐献者,还应考虑更多变通解决办法。
人性化服务怎么那么难?
据了解,除像张琪这样的危重病人,目前我国考虑遗体捐献的志愿者老年人占多数,老人腿脚不便,而红十字会上门办事有难度,这让一些原本有捐赠意愿的人打消念头。
从网曝的“西安七旬病重老汉被担架抬进银行改密码”,到“高州病重老人猝死在信用社”,再到“武汉市红十字会拒绝上门登记”,类似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引发网民对一些机构缺乏人性化服务的痛斥。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表示,既然规定捐献人可要求登记机构上门办理,红十字会就应照章办事。病重患者由于行动不便,更应多些人文关怀,开启绿色通道,这也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表现。
网民认为,制度背后不应缺少人文关怀。服务单位人手少,事情多,这或许是事实,但如果就此搪塞群众需求,难免传递冷漠的信号,潜移默化拉远与百姓的距离。长此以往,本该服务群众的机构成了“大牌机构”,本该为人民服务的人成了“官老爷”。
网民呼吁,社会服务单位应多些温情关怀,多些换位思考,更应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少些“机械化”,多些“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