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污染企业外迁两难:缺乏搬家资金忧心污染转移
10月22日,环保部公布了今年9月份及第三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河北省的七座城市再度入围。
加快污染企业搬迁是河北省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未来5年,石家庄市计划从市区迁出污染企业18家。河北钢铁集团石家庄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家庄钢铁”)等大型企业均被列入搬迁范围。然而,数位外迁企业负责人称:资金短缺成为污染企业搬迁的最大障碍。
政府:5年内18家污染企业外迁
2012年,石家庄燃煤消费总量达到6100万吨,工业产值排名前十位的钢铁、热电、医药、化工、水泥等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8%,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排放总量的94.6%和98.5%。
污染企业是制造PM2.5的重要元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力军”,为此,石家庄市制定新一轮市区污染企业搬迁计划:2013年底搬迁1家,至2015年底共搬迁9家,至2017年底共搬迁18家。
以石家庄钢铁为例,石家庄钢铁是1957年建设的老厂,当时的石家庄市区非常小,石家庄钢铁位于城市郊区。然而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如今的石家庄钢铁已经被圈在了二环以里,处在了城市核心区。
显然,市政府和居住在企业周围的老百姓已经不能再容忍一个钢铁厂屹立在城市中心的现实,因此,石家庄钢铁搬迁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按照《石家庄市市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方案》,石家庄市制定新一轮市区污染企业搬迁计划,政府继续给予“三年大变样”期间搬迁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污染企业加快搬迁改造。
其中,2013年完成威远生化公司搬迁,2014年到2016年完成12家企业的搬迁(每年4家),2017年完成搬迁企业5家,其中包括华北制药、石家庄钢铁等。
为了保障企业顺利搬迁,石家庄市财政局、土地收储中心或市政府融资平台总共准备20亿元启动资金(不含石家庄钢铁、华北制药和常山集团),以确保企业搬迁资金不断链,石家庄市国土局要确保搬迁用地指标的及时足额供给。
企业:搬迁过程问题多
数位将要外迁的企业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污染企业的搬迁很难实现,最大的障碍还是资金问题。
记者了解到,石家庄未来5年要外迁的企业都有出城的规划方案,但这些方案落到现实中却不那么简单。“如果企业还没搬,钱却用完了,这让我们怎么办?”桥东印染厂一位人士谈起搬迁之路显得很无奈。
其实,早在2009年,河北省就曾提出过:以三年为期,到2012年底,河北省城市空气质量将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当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要达到316天;并决定城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要限期完成搬迁改造任务。
该计划还明确了124家企业的搬迁时限:2009年底前,31家重污染企业完成搬迁或关闭;2009年底前,17家重污染企业完成搬迁或关闭;2010年底前,76家重污染企业完成搬迁或关闭。
“尽管石家庄市政府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但由于搬迁企业逐年增多,财政部门的工作一时难以跟上,有的企业获得了搬迁资金,但是由于没有妥善管理、合理安排,使得资金快速流失,企业负债累累,搬迁工作停滞不前。”石家庄一家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称。
同时,不少企业也认为政府补偿政策还不到位。根据对石家庄外迁企业的调查,企业最大的呼声就是希望政府能有多点补偿政策。企业在搬迁过程中有形和无形增加了许多成本。拿上述化工企业来说,企业搬迁时,原有工厂的许多设备无法拆除,只能报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搬迁过程中的停产导致产品市场丢失;停产期间,企业无效益产出,可是企业员工的工资仍需要照常发放。
隐忧:外迁后的“再污染”
目前,按照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的整体规划,石家庄市区内的百余家对城市环境带来污染、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整体面貌的工业企业将全部外迁,这些外迁企业将分别落户于元氏、高邑、赞皇等县的6个工业园区。
而按照这一规划,元氏县境内将再建四个工业园区,分别是城南工业区、万年山工业区、槐河北岸工业区(东区)和槐河北岸工业区(西区)。
据知情人士介绍,那些“退市进郊”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化工、制药等重污染企业。
知情人士说,自从元氏县化工园区建成后,元氏县槐阳镇宋村、大孔村、小孔村、东解村、西解村等10个村庄的3万余村民饮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公开资料显示,元氏县地处太行山东麓,东部平原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是远近闻名的“粮仓棉海”。然而,现在的元氏县槐阳镇,本来一望无际的田野,已被化肥厂、化工厂、制药厂等各种各样的化工企业包围,高高的烟囱矗立其中。
据槐阳镇北苏村村民告知,由于水污染,全村2400亩农田基本绝产。“就算是稍有收成,我们也把打了的麦子拿去换面。”北苏村村民说,不敢吃自己家打的粮食。
在槐阳镇北苏村耕地西侧有个占地130亩的湖泊。“在槐阳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所有企业包括河北诚信有限公司都将污水排进这个湖泊。”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个湖泊已经存在了20多年,如今成了地地道道的污水湖。更令村民们忧虑的是,由于没有任何防渗措施,含有多种化工原料的工业污水源源不断地渗入地下,已经严重污染了地下水。
“上述规定中的鼓励性措施,将‘搬迁’也放在其中,是不妥当的,不能让污染源一搬了之。搬迁并不改变污染的实质,有时甚至带来更严重的污染。我们不能鼓励城市的污染企业搬到农村去,发达地区的污染源搬到欠发达地区去。值得鼓励的还是依靠科技进步减少污染,这是实质性的污染减轻、减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