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城镇化必须强化产业支撑 并非一味建房子

  “推进城市化建设,不开发房产业也不现实……”10月26日,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湖南省浙江商会会长徐文忠还没有说完,便遭到内地前首富宗庆后的反对:“中国不能再建房子了!”

  宗庆后,虽然贵为前首富,但是与任志强比起来,放炮的次数并不多,算是低调的。这次直言“中国不能再建房子了”,我想应是他的肺腑之言。他说,自己在全国都有工厂,现在不光是城市有空置房,农村也有空置房。“房产泡沫已经形成了,再造房子不得了了。”

  房产泡沫这东西,我不想纠结于此。因为泡沫有小有大,小孩吹起的泡沫与魔术师吹起的泡沫就不一样。或许,中国的房产泡沫可以大得如同魔术师在舞台上吹起的泡沫,很大很绚丽,并且不会一下子破灭。

  这两年,“城镇化”成为耳熟能详的概念。大家一致认为,城镇化是现在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但是,城镇化也遭受“摊大饼”、损害农民权益、举债圈地造城等各种诟病。特别是有些地方,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之下,借助推进城镇化之名,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城镇化的主体是人,人是城镇化的核心。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历史过程,并不能靠粗线条的“造城运动”来解决。农民“进城”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咋办?买不起房子咋办?失业了咋办?生病了咋办?孩子入不了学咋办?这些问题都突出地摆在各地政府的面前。

  要解决以上问题,显然离不开产业支撑。也就是说,农民离开土地,他得有活干。在那些有可能积聚人口的地方,有可能培育起产业的地方,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培育产业。没有产业支撑,没有人流物流集聚,只是简单造城,很可能引发乱上项目、浪费土地、劳民伤财,城镇化最后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现象。实际上,浙江、江苏、广东珠三角地区已基本实现城镇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开始的乡镇企业发展,后来的民营企业发展。非但农民就近转移,而且还吸纳大量的外来农民工。

  宗庆后的观点很新颖,他认为让2.6亿农民工从城市回到家乡务工才能真正实现城镇化,而非拥入城市来。现实的问题是,农村人口人均土地本来就有限,粮价又低,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能从土地中刨出多少钱来呢?如果没有相应的产业支撑,没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农民工回到家乡,种地没有出路,又该到哪里务工呢?说到底,城镇化必须强化产业支撑,以工业化为基础,而不是一味建房子。

  订阅会员置业刊 我们将直接把 最新的楼市折扣及动向发送到您的邮箱

  淘郑州好房:质量品牌房 潜力轨道房 纯新盘 精装房 投资房 生态别墅 最新楼盘消息

  需求找房:本月开盘 下月开盘 打折盘 甜蜜婚房 单身贵族 三代同堂 学区置业 观景房

  区域找房:金水区 中原区 二七区 管城区 惠济区 东 区 高新 经开 新郑 中牟 其他

 
关键词:人物观点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