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调控加码或造就新夹心层 全国推广可能性大
10月23日,北京市住建、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指出,北京市今后将加 快发展自住型商品住房,通过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等方式供地,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年底前将形成2万套左右供应,明年该类型住房计划 推出5万套左右,价格比周边商品房低三成。对此,业界看法不一。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7万套房源会切底改变市场的预期,恐慌性抢房很可能会消失。但也有持 相反看法专家表示,从以往经济适用房、保障房的经验来看,大量不公平现象出现的几率较大。
非京籍人士也可购买 5年内不得租售
据悉,自住商品房主要是相对于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而言,将支持中端市场,基于购房总价适中、满足基本需求的考虑,套型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最 大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主要面向全市符合限购条件的家庭。对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实行限购;非京籍家庭持有有效暂住证,连续5 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税,可以购买一套住房。这表示,只要是名下无房或仅有一套住房的北京户籍家庭以及符合购房条件且名下无房的非京籍家庭,都 可以进行购买。其中,两类家庭可优先购买:一是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其中单身人士购买的要年满25周岁;二是已在轮候经济适用住 房、限价商品住房的家庭。
《意见》还规定,自住型商品住房购房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5年内不得进行转让;购房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5年以后转让的,若有增值,应当将差价的30%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同时,自住商品房也不能进行出租。
今年1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已达206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万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达到773.8万人。
对此,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参访时表示,近年来北京每年的商品住房成交量在5万-8万套,明年北京计划供应5万套‘自住型商品住房’,将占到全部商品住房的一半以上,这意味着未来大部分购房者将来都可以通过这些比较便宜的商品房来解决居住问题。
专家:“僧多粥少” 新夹心层或出现
数据显示,2013年10月9日北京可售商品房住宅合计59921套,创年内新低。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同比超过10%的城市达到了15个,其中北京以20.6%的幅度领涨全国,北京可售商品住宅库存已经跌破警戒线。
据了解,北京第一个自住型商品房小区是2011年房山长阳镇起步区6号地,当时房屋销售限价均价为每平方米12500元,而周边商品房均价为 14000-15000元,相比市场价格低20%以上。该小区2000多套房开盘销售后,明显拉低了区域售价。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从以前 的政府做保障房,以外归市场,变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是在不太影响地方土地财政收入的前提下,稳定房价预期增加供应的最快的办 法,对全国房价高涨的一二线城市都有推广意义。
但也有专家对此持有相反意见。有业内人士认为, 2012年北京市曾计划建设收购保障房16万套,竣工7万套,供应量也不小,但实际上并未对普通商品房产生任何影响。同时还要担忧“僧多粥少”,从以往经 济适用房、保障房的经验来看,即使通过政策设线限制以及摇号等方式来购买,大量不公平现象出现的几率仍较大。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自住型商品房看似解决了不够保障房资格、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但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公租房来看,解决一个夹心层,依然会有新的夹心层出现。
楼市调控加码 新试点推广全国可能性大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是自深圳后,本月以来第二个出台强化楼市调控政策的一线城市。这意味着楼市政策已进入窗口期,随后可能将有更多热点城市强化 调控。今年年初,北京在年度房价控制目标中已提出“进一步降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价格,逐步将其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此次出台的意见重点要解决自 住性、改善性购房需求。
“北京出台的自住商品房配售意见可以看作是新一轮调控的开始,相比此前侧重控制‘涨’,此次措施则更重视供应。这一政策很可能会在全国一线城市 推广。”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的推出,对全国房价高涨的一二线城市都有推广意义,这是在不大影响地方土地 财政收入的前提下,稳定房价预期增加供应的最快办法。北京作为新试点很快推广全国的可能性非常大。
分析人士认为,“京七条”中的措施更多是对原有手段的强化,将对市场预期带来影响,但不易从根本上改善市场供需。推出自住型商品住房政策虽属首创,但行政色彩仍较浓厚。
多家机构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政策出台和传统淡季到来,未来一段时间,北京房价快速上涨局面将得到缓解,但由于库存不足,上涨压力仍然存在。上海 和广州可能在近期出台政策,对原有调控措施予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