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淘金偷师李嘉诚 纽约50亿美元收购资产

  绿地集团官网10月11日消息,绿地将收购开发纽约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50亿美元。

  又是一例中国房企赴海外投资的事件。这不由得再次想起 “超人”李嘉诚此前连售内地物业,涉410亿港元撤出市场,便有了“弃港入欧”说法。当时王石微博评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至于是怎样的信号,王石先生未有明言。联系绿地早前海外布局,及近期多家房企“出走”海外市场,王石所提及的“信号”似乎正转变为“现象”。

 纽约收购

  绿地官网披露,10月3日,绿地集团与美国森林城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收购开发后者持有的纽约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项目。

  据悉,上述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超过50亿美元,是纽约20年来最大规模房地产单体项目,同时也是中国房企迄今为止在美最大投资,绿地将持70%股权。

  资料显示,大西洋广场项目位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中心东南角,紧邻新建的巴克莱球场以及布鲁克林最大的购物中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45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以中高档公寓住宅为主的综合社区,住宅产品租售各半,辅以配套底商及少量办公。

  其中,项目一期有两栋公寓已完成所有审批程序,随时可开工,首期剩余地块预计明年初获得审批并开工,计划分两期开发,首期项目开发周期为4-5年。

  外媒报道称,森林城公司目前已对该项目投入5亿美元,并承诺将继续向土地及基础设施投入数亿美元。报道又指,如果交易获批,绿地集团将提供项目完工所需的70%资金,但是不包括项目建筑贷款。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绿地看好美国市场,美国经济正在复苏,市场流动性充裕,回报率稳定,房地产发展前景总体乐观。”

  他还指出,绿地的国际化不做财务投资者,而是坚持做开发商、运营商,通过自主经营来培育自己的国际化精英团队。

 

  海外淘金

  在上述披露中,绿地还提及,由绿地集团投资10亿美元打造的洛杉矶中心区大都会项目已通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批、进展顺利。

  事实上,绿地的海外投资部署并不仅限于美国。截至目前,绿地先后在韩国济州岛、澳大利亚悉尼、德国法兰克福、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美国洛杉矶、泰国等地布局了多达十余个项目。

  据统计,绿地海外项目年内累计投资额将达到近200亿元,而预计年内新增海外投资为1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内房中并非只有绿地一家在积极部署海外市场。

  10月11日,外媒消息指,中国海外母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美国子公司中建美国有限公司,正在就购买美国新泽西州泽西城一处黄金地块与卖家进行谈判。

  消息称,中建美国已就斥资6800万美元购买这块地达成初步协议。在这块地上可能建起包含1000套公寓、可俯瞰哈德逊河的楼群。

  而10月7日,碧桂园总裁莫斌向内部员工发出讯息,其中提及自8月开盘的碧桂园于马来西亚开发的项目--碧桂园金海湾,认购达到93.8亿元。

  据了解,碧桂园金海湾为碧桂园在马来西亚新山所开发项目,也是碧桂园在马来西亚唯一在售项目,碧桂园于吉隆坡另有两个项目正在开发中。

  更早之前,房企龙头万科于2月宣布,与美国铁狮门房地产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

  发旧金山富升街201地块。

  两个月后,万科又通过子公司出资6.78亿元人民币,收购吉宝置业位于新加坡东部丹那美拉区的林曦阁项目。

  据世邦魏理仕的研究报告,按照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资产规模估算,未来或有1.1万亿元流向海外房地产市场。

  李嘉诚路径

  上述多家房企转投海外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海外市场正受到内地房企的空前关注与看好。

  而对海外市场的看好,并采取相应投资举措,便不得不提“弃港投欧”的李嘉诚。

  此前李嘉诚接连出售旗下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写字楼、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及停车场,涉及金额高达410亿港元。

  出售资产之余,李嘉诚旗下“长和系”积极在欧拓展并购业务,仅2013年上半年就完成4宗海外并购共耗资248.7亿港元。

  另据统计,李嘉诚先后以700亿港元和300亿港元收购英国电网与水务业务,又耗资235亿港元收购英国管道燃气业务。目前,李家控制着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1/4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约5%的供水市场。

  2010年时,欧洲业务只占李嘉诚旗下和黄集团盈利比重的19%,到了2012年,这一数据已经上升到34%。

  分析指,从李嘉诚的投资节奏可以看出,香港乃至内地的投资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对资金的吸引力呈下降趋势。李嘉诚此举或与内地房地产泡沫有关,以规避物业、写字楼等可能出现的高风险。

  而当前众房企在海外市场积极布局,亦有分析认为,随着国内房价的大幅上涨,企业拿地成本上升,市场风险不断增大,加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通过拓展海外市场,一方面可以实现资产全球化布局,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也可以借机吸收海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资产价格普遍低廉,估值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获利机会”,上述人士称。

  此前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在博客中表示,资金择善而流,“内地什么时候经济大海成了气候,大鱼自然回流”。

关键词:企业新闻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